APP下载

那个走失在黄土路上的男人

2021-09-13文非

湖南文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棍棒黄土二哥

文非

父亲离开我已有三十四年。

父亲早年扛过枪,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复员后在乡粮站工作。他为人谦卑、坚韧,生命的最后几年疾病缠身,也从不轻易叫苦喊疼。

我对父亲的印象有限,若干年后,只能从亲人、村人语焉不详的叙述中去虚构父亲的形象。

在我们那一带,父亲俨然是个“文化人”。他在粮站做统计和保管工作,粮站和家,中间隔着一条六七公里的黄土路,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在这条尘土飞扬的黄土路上奔波。在我们那,很多男人除了地里的春种秋收,还会编篾箩、打箱柜、垒泥灶、弹棉絮。父亲自然是不会或者说不屑于干农活的,他除了写得一手好字,这些活一概不会。遇上了,只得央人帮忙,完全不像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人。我在学堂里从不和人讲父亲上过战场,仿佛那是一桩并不值得炫耀的事。但有些情况却令我费解:村子里的那些男人、女人,平日里大大咧咧、武聲武气,在我父亲跟前却轻言细语,无比谦恭。

在我们村,大人习惯用拳头教育孩子,他们提着棍棒大声诅咒着,在村巷里追打自己的孩子。我没有这种记忆,也没有这种体验,我的童年没有痛感,被我称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只会拿不动声色的目光“锥”我,目光的鞭打甚于扬起的棍棒。以至于父亲离开后的很多年里,每有懈怠之时,总觉着父亲就站在身后,目光凌厉地逼视着我。

我与父亲有过屈指可数的几次同行。从乡村的集市上回来,我扛着一根他为我买的甘蔗,和他拉开距离走在前面。很多时候,他都会一声不吭地超过我,然后在前面的山坡上、树底下抽烟,等我。他走得太快了,有时走着走着我就被丢下了。黄土弥漫的乡村小路上,纷繁熙攘的尘世间,我再也没见到过他的身影。三十多年了,我非常想念这个目光威严、面目模糊的男人,他在那个粗糙的坛子里一定很憋屈,一如当年我在他目光的逼视下,满是惶恐和屈辱。

戊戌年正月,二哥因病离世,我回故乡奔丧。回忆起历次回乡多半和生死有关,心里陡然一惊。坟山上,坟包挤挤挨挨,站在父亲的墓碑前,抬棺的“八仙”掰着糊满黄土的指头历数眼前坟包主人的死因。百来座坟包,居然有不下三十个死于恶病,其中不乏青壮年。

回南昌后,由父亲和二哥开始,我把目光投向那些身患重疾的人,并尝试以“疾病”系列的形式呈现他们所遭受的肉体之痛、精神之疾。这个系列的文字充满疼痛、疏离、体恤、慈悲,它诠释了我对今日乡村的认识和理解。《风筝》作为其系列的首篇,是我对父亲形象的一次超乎寻常的想象,也是溢出日常写作经验之外的一种尝试。它荒诞不经却又无比真实,它飘荡在空中却又脚踏实地。《风筝》是不完美的、单薄的,但它倾注了我十二分的努力。

责任编辑:刘威

猜你喜欢

棍棒黄土二哥
某县黄土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黄土辞
无意河边走
燧石和棍棒
燧石和棍棒
木手枪
陌生的房间(组诗)
巴山背二哥
土坟
反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