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以为的“成功”引导

2021-09-13李静怡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防空洞长板铲子

李静怡

两年前我刚踏入工作岗位,大班幼儿沙池游戏中的一幕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当时,我看到几个幼儿想要通过挖沙子建一个能够钻进去的“防空洞”,他们在尝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我的多次引导和帮助下,他们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获得了成功。当时的我自认为是我的有效介入让幼儿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因而很有成就感。

如今,当历经两年游戏实践的我再来看当初这个“挖防空洞”的游戏案例时,我发现当时的“介入”以及对游戏中儿童学习的理解都是值得反思的。

一、游戏情景回顾

1.想挖一个“防空洞”

涛涛和小王首先用铲子挖出一个圆坑,然后从圆坑的底部横向往里挖(见图1),原来他们在尝试建构一个防空洞。我问:“你们清楚什么是防空洞吗?”涛涛说:“电视里看到过,是人可以在地下躲的洞。”小王说:“我们先挖个入口,再挖个大洞,到时候人可以躲进去。”我又问:“那么怎么才能挖出一个地下的洞呢?”涛涛说:“我们从底下开始往里挖,上面的沙不动,就能挖出地下的洞了。”接着,我又问:“那么上面的沙是防空洞的什么部分?”涛涛说:“是防空洞的顶。”(见图2)

当时的我惊讶于幼儿的奇思妙想。建构一个有入口、有顶且可以容纳人的防空洞,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不过,他们能成功吗?我既怀疑又期待。

2.“防空洞”的顶为什么总是坍塌

在横向挖掘到一半的时候,“防空洞”的顶坍塌了,我知道这是因为沙子缺乏支撑,所以很容易坍塌。我希望他们能够自己尽快发现这个问题,便放手让他们再次尝试。而涛涛将第一次的失败归因于可能是小王不小心碰塌的。小王再次尝试,可还没挖多深,顶又坍塌了。小王若有所思:“怎么又倒了?”我问:“是不是沙子太松软了?能不能想点办法,找一点工具帮忙加固‘防空洞的顶呢?”但是他们并没有理会我。涛涛对小王说:“我们这次挖浅一点吧,上次挖得太深了。”两个人再次挖了起来。

这时,我有点着急,是我的提问无效吗?如果他们第三次尝试时再遭遇失败,会不会就放弃这个游戏了呢?作为教师,我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

我想,如果我去找一些材料提供给他们,应该能够帮助他们成功。我去材料区找来弧形的蓝色塑料长板(见图3)后返回“防空洞”,问他们:“你们看看这个能用上吗?”涛涛接过塑料长板,毫不犹豫地横向放置在洞的上方。现在想想,幼儿起初并不理会我的建议,是因为他们对眼前这个问题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认为是“挖得太深了”,所以他们马上作出了假设,要“挖浅一点”,这正是他们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的过程,也是可贵的学习过程。遗憾的是,这一过程被我的强行介入打断了,导致幼儿只用了我所提供的这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我当初没有介入,也许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不会局限于此,也许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并进行验证,也许他们能够想到更多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我却剥夺了他们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自我探索和学习的机会。

这时,只听涛涛说:“这个方法太好了,不会塌了!”小王说:“我再去拿一块,这个顶还没洞大。”涛涛说:“你快点去拿,我继续挖。”小王又从材料區拿来了两块蓝色塑料长板,用于加宽“防空洞”的顶。而涛涛一直专注于把这个洞挖得更大更深,他甚至舍弃了原本的大铲子,换成双手各拿一个小铲子来挖(见图4)。

这时,我看到蓝色塑料长板显露在沙上显得太突兀了,防空洞不是在地下的吗?我问:“蓝色板子太明显了,容易被敌人发现,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我尝试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这个问题,希望他们将“防空洞”建得更接近真实。小王说:“找东西盖一下。”涛涛说:“直接盖沙子试试。”他们把沙子覆盖到长板上,“防空洞”看上去越来越像样了。

现在想想,我提问的内容和时机都是不合适的。我看似在提问,实质上是希望影响幼儿下一步的行动。不仅如此,我还打断了幼儿原本的挖洞游戏。更重要的是,这个“防空洞”为什么一定要“接近真实”呢?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是否被允许?其实,我不应该指导幼儿去搭建一个我们成人心目中理想的防空洞,而是更应该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搭建的防空洞不像防空洞。

3.“防空洞”的双向打通

涛涛又换上了大铲子,他往下挖了很久,虽然入口扩大了,但是出口仍非常狭窄。因为上面的四块长板很宽,挖掘的角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很难把靠近出口那边的沙子挖出来(见图5),且因为涛涛坐在入口的位置,小王举着铲子没有地方下手。

一个人挖洞实在是太慢了,这么下去时间会不够用,我忍不住想去提醒“无所事事”的小王快来和涛涛一起挖。我问:“是不是有一个出口、一个入口?”小王说:“是啊,防空洞要能让人钻过去的。”我指着那个很小的出口说:“对啊,那你们能不能同时挖入口和出口,一起合作怎么样?”小王说:“可以啊,我去那边挖!”过了不久,其他孩子说:“快点!再快点……通了!通了!”小王和涛涛欢呼起来(见图6)。

现在想想,我脑海里只想着快点看到孩子们游戏的成功,希望他们快点呈现我所期待的结果,却忽略了孩子们在游戏中解决各种问题的探究过程。

4.钻入“防空洞”

挖通入口与出口以后,他俩尝试用各种办法把这个洞扩大(见图7),挖通后的“防空洞”看起来像一座桥(见图8)。终于到了最令人期待的环节,那就是试一试人到底能不能通过这个“防空洞”。这时,我看到户外游戏快结束了,便让幼儿赶紧尝试去钻一钻。小王戴好帽子以后,准备脸向下往里面钻。我一看不行,便建议他换成脚先下去,倒着爬。

我这一次的介入是为了保障小王的安全,小王也很配合。但是,假如我不介入,幼儿自己能不能发现可能会因为“防空洞”顶部坍塌而让自己陷入麻烦或遭遇危险呢?这种麻烦或危险在幼儿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吗?我有没有必要这么着急去指导幼儿呢?

爬到一半的位置,小王被卡住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见图9)。其他幼儿继续挖出口,他们想用各种办法帮助小王通过,小王自己也在尝试变换姿势(见图10)。“加油,继续挖!”这时,有个小伙伴不小心踩在顶上了,小王大喊:“要塌了!要塌了!别再踩了!”就在这时,游戏结束的音乐响了起来。

二、反思与启示

1.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过去的我总是很在意游戏的结果,很害怕游戏中幼儿会遇到各种问题以至于无法实现我对他们游戏的各种期待。比如,在“挖防空洞”的游戏案例中,我很希望幼儿能够在我的帮助下搭建一个像模像样的防空洞,这既能让幼儿体验成功,又能让我体会到我作为教师对游戏的推进作用。但是,现在的我更看重游戏的过程,因为我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正是幼儿探究和发现的开始,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开始。在这个案例中,幼儿遇到了“防空洞的顶为什么总是坍塌”“防空洞如何双向打通”“人如何钻进防空洞”三个问题,这些问题不正是幼儿学习的生长点吗?假如我不轻易介入,能给幼儿最大的自主权去自由探索,那么他们就会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因为自己的需要而主动创造新的游戏内容和情境,不断通过寻找材料去主动体验和探究各种材料的特点,不断通过假设验证去主动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幼儿的这种主动学习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吗?而我的介入不仅让这个游戏只归于一种可能性,也剥夺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

2.教师要避免成为游戏中的导演

在这个案例中,我从自己的角度替幼儿发现了好多问题,“什么是防空洞”“怎么挖”“是不是沙子太松软了要找工具加固”“容易被‘敌人发现怎么办”“能不能同时挖”“倒着钻是不是更安全”,这一个个问题背后其实都是我在按照自己的期待一步步“导演”这场游戏,为的是让幼儿顺应我的需要去尽快实现游戏的成功。试想,如果没有我这样“导演”,幼儿的游戏会怎样发展?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不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问题会不会提供幼儿新的主动学习的機会?“防空洞”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或者他们对“防空洞”的兴趣会不会转移?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会不会更多?

3.交流分享是启发幼儿反思、解释的好机会

在这个案例中,我发挥作用的方式大都是现场直接介入,而今天我再来反思这个案例时,一定会想到要用重温视频、交流分享等方式来引发幼儿思考、辨析,并借助这个复盘的过程帮助他们实现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比如,为什么顶总是坍塌?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人钻不进去,问题出在哪里?……这些根据幼儿游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提炼出来的话题可以帮助幼儿实现“从做到思”。

而这与我在游戏现场直接提问的区别在哪里呢?显然,我在现场所提的几个问题带有暗示性,我主导了幼儿的游戏,也剥夺了幼儿思考的机会。而游戏后的交流分享是教师在幼儿有了足够的游戏体验和感受之后,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想法来重新反思、解释,这是值得我进一步学习的专业能力。

4.幼儿教会教师等待和谦卑

我以前总以为自己比幼儿强,能够想到幼儿所想不到的,能够给幼儿提供各种支持去帮助他们实现游戏意愿,帮助他们发展,就像在挖“防空洞”的游戏中,我急于介入其实是源于我对幼儿能力的不信任,担心他们做不到,担心他们完成不了游戏计划,担心他们遇到问题就会轻易放弃。而在这两年的实践中,我清晰地看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成长,看到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是幼儿教会我等待和谦卑,当我学着放下成人的预期,沉下心去关注幼儿的动作、语言、表情,去感受他们的感受时,我一次次被他们的精彩表现所震撼。

猜你喜欢

防空洞长板铲子
嘴前长铲子的象
玩家;长板少女阿秀
一种建筑模板单弯可调式紧固件1
进防空洞纳凉有讲究
储藏滑板的简便方式
七把铲子
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