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

2021-09-13孙雅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6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情感

孙雅茹

【摘要】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蕴藏在教学内容中情感因素,运用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审美教育,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情感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活动这一属性要求教师既要充分认识情感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人在认识事物的同时,总带有喜怒哀乐,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从他们的内心来讲,不仅仅是为实现将来远大的理想做准备,更直接、更现实的是为了今天的精神生活需要。他们每天背着书包迎着灿烂的阳光走在上学的路上,心里所想的大概都是今天的快乐生活,今天的求知欲望和情感需求。所以,教学活动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这种需求,即让他们享受童年的幸福和欢乐。这样,学生不仅觉得学习不是苦差事,而且会乐学好学。那么,教师应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挖掘教材语言,注重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般新教师大多只注重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重点难点如何突破,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如果调动不起来,学习效果往往欠佳。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感,注重情感体验,就会产生大大不同的效果。如,《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反映英雄人物豪迈气概的文章,若仅仅是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过程,了解故事结局,这种抽象的缺乏美感的教学手段,要使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同时,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是很难的。若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则能让学生与教师的体验达到一致和相通,产生共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先播放“枪林弹雨”的录音,创设情境,让学生联想激烈的战斗环境。随即运用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地范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情节的发展。学生理解课文时,教师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在教学“英勇跳崖”这一部分时,播放视频,然后教师示范,用动态的形象,奋力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教师的激情使学生感到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学生学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用他们的声音,用他们的情绪表达他们的情感,充分感受英雄人物的豪迈气概和大无畏精神,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灵魂净化,并深深地烙印在幼小的心田上。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感官

教师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先创设“假想旅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桂林,接着教师描述:“到了桂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旖旎风光,不禁让人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何时下凡到人间。”随即出示课文插图,学生带着追寻美的目光,欣喜地看着,教师以导游的身份范读了课文。在学习“漓江的水”的特点时,教师引导:“细雨朦胧小石桥,春风荡漾小竹筏。漓江边有好些小竹筏正等着呢,我们一起坐上小竹筏,轻轻地‘荡舟漓江,让我們眯缝着眼睛,看着这仙境般的美景,感觉漓江的水怎么静得像是不在流动呢?”《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响起,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的想象悄然展开。稍后,教师悄声地问:“你们看到了漓江的水流动了吗?听到流水声音了吗?”学生们在此柔美的情境中,不想大声说,只是轻轻地摇摇头,沉浸在漓江宁静之美的体验中,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充满柔情和诗意的授课,使学生感悟到课文语言的神韵,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得到了一次陶冶。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主动甚至忘我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生谈感受时,有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去年,爸爸妈妈带我去桂林玩,我只顾买好吃的、好玩的,就是没有好好欣赏那优美的风光,真是太可惜了。”有的学生说:“明年暑假,我一定跟着爸爸妈妈到桂林去旅游,也要写一篇优美的文章。”还有的学生说:“我长大了要到桂林去工作,那就可以天天欣赏那令人神往的奇山秀水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情感的发展。

三、在学生已有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比如,有的教师教学《桥》这一课,在突破“老支书的思想品质”这个难点时,采用想象练习的方法,通过例句,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老支书的内心思想。首先,教师朗读“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随后,教师让学生想象老太太会对她丈夫说什么:

教师出示例句:

师:老婆子问:“老头子啊,大难来临,为什么你不先走,还在这里指挥群众撤离啊?”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老太太的丈夫的回答:

师:老支书说:“老婆子啊,在危急关头更加需要党组织的领导和关怀啊!”

学生模仿教师的例句:

生:老太太问:“老头子啊,你明明知道洪水无情,时间就是生命,为什么你非要让党员排在后面?”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出老支书的回答:

生:老支书说:“老婆子啊,在生死面前党员不让群众,还到什么时候让啊?”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想象老太太与其丈夫的对话:

生:老太太问:“老头子啊,你明明知道儿子排在后边就意味着更加危险,你为什么还要把儿子揪出来,让儿子陪你送命啊?”

生:老支书回答:“我虽然是儿子的父亲,但我更是全村老百姓的父母官啊。儿子是个党员,他不排在后面,怎么服众啊?”

生:老太太说:“老头子啊,你和儿子都走了,让我这个孤老婆子以后日子怎么过啊?逢年过节,我会多么孤单啊?”

生:老支书回答:“老婆子啊,对不住了,村里会有新的党支部书记选出来,他会带着群众照顾你的生活,有党组织在,你不会孤单的。你把我和儿子的照片挂在墙上,想我们的时候就看看我们的照片,想跟我们絮叨絮叨的时候,你就到我们坟头来吧。”

教师带着学生用低沉、忧伤的语气诵读老太太和老支书的对话。这样一问一答,教师和学生们眼里噙满泪花,感受老太太和老支书生离死别的悲伤场面,体会老支书不徇私情,无私无畏,把生的希望献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美好品质,不仅突破难点,而且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人间真情、人间大爱。

总之,教师要在学生已有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激活学生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促进学生获得素质的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情感
情感
台上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