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1-09-12梁柳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1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作文小学语文

梁柳媚

【摘要】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了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引领他们步入快乐的作文殿堂,让他们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有话会写。本文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进行几个关键点的探究,让作文教学焕发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广泛阅读;情感体验;实战训练

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课程标准中作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乐意写、写生活、多实践、表真情。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突破五个关键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习作教学注重激发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很多学生却“谈文色变”,是因为觉得它高深莫测,不知从何下笔。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以培养写作兴趣为基础,创设各种与习作内容相近的活动情境,刺激学生的各种器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记得在教学《校园的樟树》这篇习作时,一个早晨,笔者把全班学生集中在樟树下,引导他们观察樟树可以用手去摸,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学生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科学家,用他们锐利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看,有的手拉手围着粗壮的大樟树,有的用手摸摸粗糙的树皮,有的还细心地寻找看有没有虫子,还有的侧着头,用耳朵倾听鸟儿的歌唱……

回到课室,学生们意犹未尽地欢谈。笔者顺势而导,让他们拿出作文本,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习作中,笔者看到了学生们细致地观察,生动活泼的语言,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校园的樟树》就出来了。在这一过程中,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写作对他们而言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二、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阅读能力的高低与写作水平是成正比的,是储备写作素材的捷径,使“读”与“写”相得益彰,学以致用。而教师科学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能让学生阅读事半功倍。

教师可以根据江门市国学读书二期工程推荐的书目,分阶段引导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一、二年级可推荐阅读《中外寓言故事》《世界经典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寓言、童话绘本故事;三、四年级可推荐阅读《万物运转的秘密》《十万个为什么》《小牛顿科学馆》等科普知识类书籍;五、六年级推荐阅读《钢铁怎样炼成的》《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外名著。

结合时代主题,笔者引导学生把建党一百周年红色经典故事的绘本、连环画、报纸等读物带回学校互相交流分享,既丰富学生对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认识,又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充分利用班级阅读角,让学生在阅读区快乐阅读,鼓励他们准备一本“采蜜本”,阅读时把好词好句和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在读书会上分享,并选出每周“读书小达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开展,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词汇丰富了,精彩的语句也就唾手可得了。“润物细无声”,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涉猎各方面知识,才能下笔如泉涌。

三、依托文本,模仿独创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还要重视写法的指导。依托文本写作就是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能够让学生“乐于表达”,真正做到小学生的习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课堂中应以课文为源,激活作文之水。教师要把每课作者创作的结构、布局、思路等内容渗透在授课过程中。

新课标提出低学段作文目标是写话时乐于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了“白花花”“无边无际”,可引导学生仿写出“红彤彤”“绿油油”“无法无天”等词;学了“小鸟在树上唱歌”仿写出“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只有低起点,低难度,学生才想写。

新课标提出高学段作文目标是初步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可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片段和全文。在教学习作《我的动物朋友》,先让学生讨论本单元老舍的《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写作手法,再启发点拨;再进行片段的仿写:《母鸡》一课中“我一向讨厌母鸡”到“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让学生运用这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我很讨厌蜜蜂。”引导学生用几个事例体现讨厌到不讨厌的变化过程。《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学习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游东湖公园》。

新课标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给予他们充分的奇思妙想和独立思考、创造的空间,他们的独创精神便会被激发,他们会观察到教师都观察不到的东西,甚至还会创造很多的“奇迹”。

四、生活实践,情感体验

平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和教师把培养学生的重心放在学科知识上,却忽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实践少了,见识少了,生活经验少了,自然就缺少写作素材,所写的作文就空洞、没有感染力。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我们可采取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趣味活动,找到教学的契机。

低学段学生注重观察和口头表达训练,让他们把所想所感表达出来。如,让学生把捡到的落叶带回学校,引导从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观察树叶显著的特点;自己养的小动物,引导学生观察习性、喜好、饮食等特点,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把观察记录下来;细致观察,在班里寻找爱劳动、助人为乐、爱读书等“最美的同学”。

高学段学生注重动手实践,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表达出来。如,平时笔者会布置一些趣味作业:和家人一起制作最“牛”一道美食,融入情感寫下制作美食步骤,拍上成果视频分享在班级群。放假时记录外出旅游或踏青的点滴,通过文字和图画记录下各地风土人情,写下感悟,回到学校再进行交流。在交流分享会上,学生学会了发现美、领略美、描绘美。“今天我当家”,建议家长给学生一天的伙食费,让他们去市场买菜、做饭,体会钱的来之不易和父母的辛苦。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把生活经验转变成体验,在体验中生成。深刻的生活实践,刻骨铭心的真实情感,才能写出富有感情的文章。

五、生活日记,实战训练

正所谓“熟能生巧”,小学生的作文应该勤于练笔,而生活日记是学生锻炼写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引导学生每天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刚开始,可以引导他们记录当天观察到的一个生活画面,从短语开始训练,到句子再到片段。一开始可以写今天天气怎样,心情如何,最开心的事是什么?简单一两句即可。一周安排几次片段式的作文,四五行,让学生把触动心弦的画面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比如,爸爸换灯泡、妈妈做饭、奶奶跳广场舞等。星期六、日笔者会采用“一周一文”形式,每周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周一及时批改完学生作文后,对那些内容新颖、构思巧妙的学生奖励小笔记本和乐高积木。平时的生活日记,笔者重在引导、鼓励,让学生共同学习进步。

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作文教学中多关注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学生在习作天地中收获快乐与自信,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美)崔利斯(Trelease.J).朗读手册[M].沙永玲,麦奇美,麦倩宜,译.南海出版公司,2009:7.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作文小学语文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