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思维品质推开英语阅读之门

2021-09-10杨捷

高考·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杨捷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领域中一个热点课题,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同内涵,其中思维品质属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新时期下教学的努力方向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用思维品质推开阅读教学之门,促使学生高效阅读,改善他们的英语能力水平。笔者针对如何用思维品质推开英语阅读之门作探讨,并提出部分有效方法。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阅读

基于高中英语核心素养视角来看,思维品质就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推理、分析与判断、理性表达,及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秩序、社会和人文关系都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也不同,高中英语教师用思维品质推开阅读大门,为学生提供多接触英式思维的机会,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他们学好英语语言。

一、营造良好阅读情境,激活学生英语思维

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汉语和英语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与思维习惯,要想用思维品质推开阅读之门,首先需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全身心的进入到英语学习状态中。由于高中英语阅读篇章较长,内容还深奥难懂,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图片、视频、动画,并用语言艺术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其主动运用英语互动和交流,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例如,在进行《Travel journal》的《Journey down the Mekong》阅读教学时,这是一篇介绍湄公河的文章,教师可事先通过图书查阅或网络渠道搜集资料,重点是展示湄公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包括: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的冰川之上,云南西部的深山峡谷,孔恩瀑布,湄公河平原,入海口的三角洲等,并在地图上标出整个干支流水系,整理后制成微课。课堂上,教师先播放微课视频,借此营造生动形象的阅读情境,带领学生领略湄公河的美丽风景,讲述:Enjoy a short video about the Mekong River and look at the map below,then list the countries that the Mekong River flows through。使其結合地图指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询问:Do you want to travel to the Mekong River?他们将会说到“Yes,I do”,初步激活英语思维。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对照视频自主阅读课文,搭配问题:What was Wang Kun and Wang Wei’s idea of a good trip?Who planned the trip to the Mekong?Where is the source of the Mekong River and which sea does it enter?What can you see when you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等,使其阅读和思考行为更具针对性,进一步激活他们的英式思维。

二、发挥提问牵引功能,提升学生思维深度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与常用手段,备受师生双方的共同关注,而且问题还是活化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能够让他们的大脑活跃起来,为其指明思考的方向。具体到高中英语阅教学中来说,为用思维品质推开阅读之门,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发挥提问的牵引功能,围绕具体文本精心设计一系列提问,当作阅读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主动分析和解决,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与内在潜能,使其通过深入思考提升思维深度。

在这里,以《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的《Elias’ Story》阅读教学为例,课文主要介绍Elias的故事,他在Nelson Mandela带领下参与反对种族隔离活动,追求黑人和白人平等的梦想。教师先出示一幅曼德拉的图片,询问:Who is he?What does he do?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引领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自由畅谈这一现代英雄,追问:What qualities does a great person have?Is he a great man,too?使其讨论伟人的品质,起到热身的效果,让他们对新课充满期待。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ela and Elias?What is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story?使其判断文中两个人物的关系,引领他们概括故事大意。之后,教师设置问题:Why did Elias need help?How did Mandela help Elias?How did Elias help Mandela?What unfair situation did black people in South Africa face?Why did Elias help Mandela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Why did Elias’ life change?让学生在问题牵引下仔细阅读课文,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

三、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图形思维工具,能用来表达发散性思维,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实用性极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通常感受知识琐碎、零散和繁多,学习到的知识都是碎片化,很难系统的掌握,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将思维形象化的工具,引领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加工、转化、扩展与迁移,将零碎、复杂的英语知识变得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不仅学习起来更为轻松,还能够有效训练他们的英语思维,使其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比如,在实施《Women of achievement》的《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阅读教学时,课文主要介绍Jane Goodall和同事一起观察黑猩猩的方法,以及她在黑猩猩研究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教师谈话导入:Today we will learn a great women——Jane Goodall。First,let’s enjoy some pictures about Jane an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After looking at the pictures and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think about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课件中同时展示一组关于她的图片,主要是在非洲观察黑猩猩,指导学生结合题目预测课文内容,使其在研读标题与分析图片时,尝试了解文章中更多人物、地点和情节等内容,培养他们思维的预见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一起绘制思维导图,中心关键词确定为“Jane Goodall And Chimps”,四个二级分支分别为:Jane’s way of studying chimps and her discoveries;A whole day in Gombe National park;Jane’s achievements;Jane’s attitude and feeling to animals,使其据此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再慢慢补充和完善思维导图,让他们通过对文章每一段大意的理解,进而理解全文。

四、认真分析阅读语篇,学生形成系统思维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是语篇,不仅蕴含着大量的词汇、短语、句式和句型等基础性语言知识,也体现着英式思维,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结构安排与汉语文章相比均有所差异。高中英语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应当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整个语篇内容,锻炼梳理、整合与概括等四位,使其通过全面分析顺利文本信息,了解文章走向,整合文中的内在规律,最终进行系统化的概括,助推他们形成系统性思维,推开阅读之门。

举个例子,在《Working the land》的《A pioneer for all people》阅读教学中,本节阅读课内容涉及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的贡献,围绕“农业”这一中心话题进行读、写、听、说各项训练,文章难度适中,行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词量丰富,句式也不复杂。教师先在课件中展示一些水稻的图片,詢问:Do you know these grains?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countryside?Can you use some words to describe farming?What does a farmer usually look like?引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水稻、农村、农民等问题,然后讲述:What is the main food in East Asian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If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o one thing to help end hunger in the world,what would you do?出示袁隆平的照片,简单介绍他的生平经历,顺利引出本课重要人物。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整篇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和概括段落大意,即为:Para1——Dr Yuan and his achievements;Para2——His biography;Para3——His personality;Para4——His dreams,使其初步了解整篇内容的大致分布,并分析课文的框架布局与逻辑结构,锻炼他们的系统性思维。

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用思维品质推开阅读之门,是一个值得大力倡导的举措,教师在阅读环节应以思维品质为导向,从情境创设、问题牵引、思维导图和整体分析等方面切入,创新和改进英语阅读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改善他们的英语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黄欢.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英语广场,2020(26):119-121.

[2]丁晓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0(24):53-54.

[3]李进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20(23):63-69.

[4]郑淑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0(22):90-91.

猜你喜欢

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