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程、进展、问题与对策

2021-09-10程亚茹

时代商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金融开放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程亚茹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中国金融业开放的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加速开放阶段、以及发展新时期。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过程,虽然能够在资本流动频繁的环境中加快自身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同时也在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创新与监管等方面产生风险。因此,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平衡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开放;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金融业是经济运行的神经中枢,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持续前进的核心。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进而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中国的金融不是一下子忽然开放的,是长期以来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发展,纷纷摇起金融开放的大旗。金融业对外开放虽然能满足金融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会带来金融风险。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防控风险,稳健有序地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成为热点问题。

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历史进程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它要求更庞大的市场和更广阔的视野。推进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有助于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增强国际金融话语权。我国金融业开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金融市场开放,体现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领域对外资准入的放开;二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包括货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跨境自由流动。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中国金融开放的萌芽阶段 (1949-1977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均国民收入只有几十美元,利率的畸高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同时国际上也存在着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打压,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首先,取消了外国银行在本国的特权,目的是打破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垄断局面,恢复我国金融的独立自主权。其次,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改造我国金融机构,但是1958年之后,中苏之间的贸易往来关系发生变化。此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机器与技术,增加贸易往来。最后,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管理人民币,实行统一的外贸信贷制度,通过民间贸易来拓宽金融开放发展的渠道。这一阶段虽然我国的金融开放已经处于萌芽阶段,但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二)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初步发展阶段(1978-2001年)

这一阶段金融业开放的目的是配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引进外资需要。1979年,中国金融业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并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不断推进。1992年南巡讲话以及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我国证券市场也慢慢走向了国际化。到1993年底,外资银行在中国13个城市设立了76家营业性机构,资产总额达89亿美元。1994年颁布了全面规范外资银行的第一部法规,到1999年,又颁布了放宽对境外银行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以及规模限制的相关法律法规。2001年我国境外银行设立的分支机构已经达到190家,外汇储备量也迅猛地增加到1993年的10倍,总额达到了2121.6亿美元。

(三)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速开放阶段(2002-2006年)

这一阶段,我国金融业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自从中国加入WTO贸易组织,就进入更为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与合作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依旧延续了渐进式的开放模式,一系列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对外开放政策相继出台。200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推出了《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指出境外投资机构在我国境内设立合资公司的相关规定。2003年,放开了外资银行的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取消对入股中资银行的资格条件以及持股比例的限制。2006年取消境外资本在我国设立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时的限制,降低对外资银行营运资金的要求,银行业实现了全面的开放。

(四)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发展新时期(2007年-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金融业开启全面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策略,与上阶段相比,资本在境内境外的流通速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经常账户和资本市场开放范圍持续扩大。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重创了许多在华外资银行,致使他们的平均资产规模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和之前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2019年,为了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外资机构市场准入限制方面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在如今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金融高水平开放将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二、中国金融业开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金融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在金融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我国致力于实现引进和输出过程中资金和金融服务的动态平衡,在金融开放40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首先,金融服务业开放方面,我国尽早尽快地落实开放政策,绝大多数措施已经执行,总体开放程度大幅提升。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条件逐步放宽,因此数量逐年增长,持股比例明显上升。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已有41家外资法人银行及115家外国及港澳台银行分行。其次,金融市场开放方面,中国不断提高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放化程度,优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安排。我国金融业系统化、制度化的对外开放扩大了融资渠道,赢得了国际的肯定。最后,中国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用开放促发展,有效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市场主体越来越适应浮动的人民币汇率。

三、中国金融业开放存在的问题

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影响金融稳定性的问题。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虽然我国从未停止过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但仍存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融资结构失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很容易导致经济体系发生失衡。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动的增强,我国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原有的金融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金融供给的单一性和短缺性使得居民将大部分储蓄资金存入银行。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是不良金融资产形成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国有银行面临着不良贷款率过高、不良资产难以处置的难题,效益低下。

(二)金融创新不足

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核心所在。借助金融创新,能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素质,促进金融开放。在我国当前的金融创新应用方面,银行的创新程度还远远不够,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稳定的体系。当下现行制度对金融创新存在阻碍,银行不能放开手脚干。金融创新体制改革缓慢,不能勇于冲开旧的体制。只有引入先进理论,创新发展金融业,才能使得金融效率得以提升。

(三)监管不足,金融机构过度竞争

随着我们国家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不断涌入我国金融市场,使得本就处于激烈竞争状态下的国内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复杂。目前的情况是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国内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的差距显现出来。再加上监管不足,众多金融机构打“擦边球”,极易导致战略失误的风险。健康发展的金融业作为一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金融机构出现的风险会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并且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风险层层传导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

四、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大金融市场开放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的关键,开放不仅可以提高金融机构效率还可以提升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首先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这不仅使金融机构资本成本合理化,改善经营和管理状况,还可以刺激金融创新,以创新的产品来满足客户不断衍生的新需求,促进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其次要完善和规范发展国内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国内金融业国际化发展,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发展自己。扩大和规范资本市场有助于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二)协同金融开放与金融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现如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提高金融创新能力能够帮助我国扩大金融市场份额,提高金融话语权。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客户更倾向于能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服务,具有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且规避风险创新交易的金融机构。想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就必须坚持金融开放要与金融创新紧密结合,加快全面对外开放步伐。金融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助于快速提高市场竞争力,加速推进资产证券化可以改善目前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间的严重失衡局面,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提高金融市场融资效率,还可以减少银行的信贷融资规模,降低融资风险。此外,还要加快实现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加强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合作。

(三)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金融开放并不等同于放开监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依然要坚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只有坚持对外开放与风险防控同步推进,坚持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完善我国金融业法律法规,保证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行业公平竞争。二是要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随着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必须不断建设有针对性、多样性、有效性的监管手段,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三是要建立审慎、全面、及时、独立与有效的银行内控管理,加强执法力度,内外同时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发生。四是加强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通過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尽快在金融监管制度与方法上与国际惯例接轨,为实现互利共赢创造条件。

五、结束语

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的开放经济理论也在不断进步。中国开始注意到单纯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弊端,外资的主要作用不是弥补资金短缺。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高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对这些变化的回应和政策选择的结果,是中国特色开放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洪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回顾及展望[J].金融发展研究,2018(09):38-42.

[2]郭威,司孟慧.新中国70年金融开放的逻辑机理与经验启示:兼论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开放取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9(10):15-26+88+134.

[3]陈卫东.全面评估中国金融业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J].新视野,2019(01):56-62.

[4]王爱俭,方云龙,王璟怡.金融开放40年:进程、成就与中国经验[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39(03):3-15.

[5]叶辅靖,原倩.我国金融开放的历程、现状、经验和未来方向[J].宏观经济管理,2019(01):21-27.

猜你喜欢

金融开放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金融开放对金融监管影响及对策分析
经济开放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金融开放条件下跨境与跨市场资金流动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