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1-09-10宋海金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传统

宋海金

摘 要: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学生进行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在他们的身上都应该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液。文化底蕴是每一个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传统文化能对一个人的文化底蕴进行集中体现。因此小学数学应该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的数学素养中融入中国文化根基,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子,小学数学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捕捉,在课堂中进行巧妙的融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09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经历和认知局限性,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并没有较深的感知。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就可以激发学生内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对学生数学的基础思维进行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纯的只局限于套用数学公式的层面上,更要对数学公式是怎样得来的进行探究和理解,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更加灵活的运用,当遇到一些相对较难,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自主的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对其进行更加妥善的解决。所以,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对数学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对数学学科的基础思维进行更加有效的培养。

2.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种理论和公式,如果就只是毫无缘由地突然出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必定是不会直接对其进行利用的,就算是拿来用,也显得十分的枯燥无趣。而如果可以将这个数学公式,或者理论知识当中加上一段故事,或者相关的背景,它就会变得生动很多,也会比较有趣。由此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对历史文化故事进行学习,从而对某一公式与理论进行理解和认知,是比较有效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学生们的注意力,以及对于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吸引过来,从而帮助学生关注这个公式,并记住这个公式,清楚这些理论知识的真正含义,从而促使学生们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在课程导入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很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因此课堂导入环节在整节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实践研究证明,通过有效的导入就可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如果在新课导入中融入这些历史故事,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寻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故事,在课堂中进行引入。将其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算盘》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也就是算盘,要将算盘产生的年代以及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给学生仔细讲述。告诉学生,我们的先辈是如何用算盘进行复杂的计算,让学生知道算盘是中国乃至东方最古老的计算方式之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数学文化知识,同时让他们产生民族自豪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他们积极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适当的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教师营造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他们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首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建筑,其中也存在了很多的轴对称图形。两者充分结合,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轴对称图形的讲解,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战国时期的瓷器、脸谱,以及剪纸等吉祥图案,这样既可以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丰富授课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做出深入了解,强化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情感的培养。另外,学生在观看、分析过程中也能够对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变化带给人们的美有更深入的体会。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需要理解每一个定义和概念,因此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定义,掌握数学知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数学史料都是通过故事的形式来记载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那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故事介绍给学生。

例如,在进行圆周率的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去了解祖冲之的事迹。像这样通过对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进行细致的讲述,让学生们可以清楚了解到我国在数学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从而有效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即使是在科学技术较为落后的古代,我国也有这样优秀的数学家。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在一些需要利用实例的地方利用我国古代名人的实例,来进行举例,例如曹冲称象等等,以此来充分地展示出我国古代名人的聪明才智。不仅可以对課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行增强,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通过数学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就要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扩大教学空间和时间,在学生的活动中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喜欢上融入传统文化的数学教学。

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年月日》这一课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手抄报,让学生对我国的历法进行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要掌握在平年和闰年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和问题。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激发他们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后作业当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崇尚节俭和环保的,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中,勤俭持家更是一种极为高尚的思想。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数学学科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督促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作业实践,从而在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完成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教师就也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与之相关的课后作业,也就是观察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具有哪些生活习惯,并在其中列出你认为他们的哪些习惯是最节约的,并将其制作成与之相关的统计图,或是统计表,与此同时,也再列出家长们最为浪费的生活习惯,制作与之相应的图表。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传统文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小学教师善于观察生活,就能够将贴近学生情感需求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

参考文献:

[1] 高波涛《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研究》2015年第1期。

[2] 李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传统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少年力斗传统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