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优秀传统文化为高中语文增添光彩

2021-09-10高超

关键词:古文高中生高中语文

高超

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

传统文学作品是高中教材的重点内容,占有较重的比例,虽然高中语文教材不可能所有的文章都能反映传统文化,但是其中的文言文、散文、诗词等都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读本,可以以高中教材选文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扩散阅读。

在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古文、诗词教学中,教师除了对课文的字词句、中心思想进行解读外,还应当注重引导高中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思考古文、诗词中蕴含的文化魅力,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在古文教学中也可以将古文与时事热点和课文结合起来,以“借古喻今”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从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两个视角来解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即使是一些国外名家的作品,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形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契机。让学生通过比较东西方文学作品的不同,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从高中生开始树立“文化自信”。

二、以传统文化立德育人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从立德育人的角度提出来的,传统语文教学可以发挥出立德育人的重要作用,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生通过传统文学作品的学习,从而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就会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实现育人的目的,让传统文化中的教化功能可以得以实现。

在对古文进行解读的时候要注意视角,要从作者的身份穿透过去,忠实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注重文章中的细节,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字褒贬”,这样去解读古文,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论,让他们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对于高中生认识过去、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帮助高中生消解青春期的躁动和消极情绪,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从思考中寻找力量。我们所说的立德育人中的德就是我们的道德,让自己的言行能够兼顾到他人的利益,照顾到他人的情绪,这样坚持下来德也就立起来了,也就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三、通过传统文化让学生爱上语文

傳统文化中的意境美凝聚着中国人的审美,“小桥流水人家”短短数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让学生从文字阅读中享受到精神的愉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如今汉服、唐装已经逐渐变成了时尚,受到很多中学生的喜爱,诗词大会也成为高中生喜闻乐见的节目,这是我们传统文化逐渐渗透的结果,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乐于接受传统文化深感欣慰,在教学中要避免刻板的、机械的说教,多采用启迪式的、引导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爱上传统文化的同时爱上语文学习,让“学习语文——爱上传统文学——学习语文”循环起来。比如在教学《采薇》这篇课文时,提出一个问题,女孩子取了个名字叫“采薇”,请问这个名字美吗?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告诉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有从《诗经》中取名的传统,传递美好的寓意。然后才去讲解薇之生、之柔、之刚,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女性取了采薇这个名字,也有柔美坚强的含义,最后请学生根据《诗经》来起名字,学生就会很乐意去阅读《诗经》,在阅读中通过自己的理解,有所思、有所得。这样一个过程就是高中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走进传统文化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增长了见识,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意蕴。

教师要以高中语文教学中讲解课文为契机,有意识的立足课本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教学环境,拓展教学内容,利用语文教学立德育人,引导学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高中语文课堂、高中生的生活增添光彩,促进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古文高中生高中语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称象
嫦娥奔月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