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2021-09-10孙杰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孙杰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教学时已经不能再仅仅限于基本知识的教学,还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学生看到新的世界,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成为目前不少人重视的方面。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采用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基于此,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科目,教学的目的性策略主要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语言表述,达到合理交流为主要手段,而阅读教学的目的也是一样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新的世界,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最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不断的阅读练习,达到建立语言学习系统的目的[1]。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时得到进步与发展,真正落实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开展初中阶段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固化,缺乏新型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观念下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语文课本上的教学,注重卷面上的成绩,注重学生的成绩排名,注重学生是否听从老师与家长的安排。就目前现状而言,在教师这一层面,仍然存在教学目的功利化、教学态度不严谨、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一方面在于教师自身对学生的要求不严谨,对于一篇文章的讲解,教师并没有进行课前准备,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并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只是大概了解文章内容,但并不能真正地体会到文章所包含的情感寄托;另一方面,教师只是将自己的教學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向学生们进行传输,但是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高效的阅读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们只是将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思想情感、文章内容的解释,以及结构设计的变化教给学生,并没有让学生们事先进行阅读了解,因此学生不会有深层次的体会。但这不仅是教师的问题,这也是学生自身情况所导致的,高效率的课堂是师生双方共同建立的。

(二)师生地位不平衡,学生主体地位下降

师生地位要想达到完全的平衡是过于理想化的,学生和老师之间往往是,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被动的那一方,学生需要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并需要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我们不能统一全国的语文教学方式,因为它们千差万别,各有各的不同,在教育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看法。所谓良师益友,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对教师进行分析,那么站在教师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分析,学生不是一个被严格看管的犯人,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方式。在主体地位上,无论是学生和老师还是学生和家长,学生的地位总是被动的一方,如果强行给学生一些不必要的压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不会提高。他们思维被禁锢在家长与老师的思想范围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毫无生机,失去了本有的活泼与动力。家长和老师往往更看重的“表现”,指的是成绩、分数和排名,并不是孩子学习是否进步、思想是否活跃以及综合素质是否提高。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摒弃以往的老旧理念,给日常的教学工作灌输新潮的思想,不应该再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在讲台上云里雾里地讲课,学生在台下云里雾里地听的方式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会出现学生一问三不知的现象,给教学带来巨大的难度。传统的阅读理解解答方式就是先把文章粗略地读一遍,找到文章中的主体,接着慢读一遍研究文章的大致内容,理解后带着问题找寻有关问题的片段,接着用自己的语言解答所需要解答的问题。这种方法就是广大教师所教给学生的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使学生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思想去解答问题,也无法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首先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应该再机械式地去教学,应给学生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定的表现空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给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去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追求适合自己的新颖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激情、有信心。

(二)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传统的课堂互动是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导致学生每次面对教师的提问时都显得惊慌失措,因此得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多点拨学生,多与学生互动,在学生碰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

(三)充足的课前准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准备好自己的课前工作,做好自己对学生课前理解的指导工作。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会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迅速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能使学生的阅读不再盲目,更好地思考,更完美地解决问题,也可以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主旨大意。教师还可以针对文章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古诗词等进行课前提问,让学生在课下自主查询古诗词及名言警句等,从而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帮助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以《桃花源记》为例,陶渊明所讲述的桃花源给人一种向往的感觉。教师可以给学生先讲述一遍桃花源记的大致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防止学生面对难以理解的文言文时丧失信心。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在课下查询一下陶渊明所处的年代以及陶渊明的一生,以便更好地理解陶渊明写作时的背景以及陶渊明想要表达的主旨大意。

参考文献:

[1]赵秋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9(10):258.

[2]王小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68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