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2021-09-10李旭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负面影响大学生

李旭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新媒体平台快速发展,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更多的网民能够在网络上实现言论自由,新媒体在给人们生活及工作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会因为媒介语境导致新的社会问题出现。信息爆炸会导致各种思想文化出现激烈的碰撞,诱发社会道德问题及社会心理危机。网络暴力在大学生中出现,不仅仅会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会对社会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暴力;负面影响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网络行为人缺乏网络行为控制能力,对其他网络行为个体进行侮辱性及攻击性的评价或是发表言论,言论本身具备目的性,暴露对方相关身份信息,导致被评价人出现心理障碍或是日常生活受阻等负面社会影响。网络语言暴力这种不理性的行为,对现代大学生及现代网民甚至社会发展造成了现实性的危害及冲击。针对此种问题,需要在现代教育中,从教师、学生、家庭等方面出发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新模式的教育。

一、大学生群体中不断蔓延的网络暴力

(一)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网络空间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网民利用暴力语言或技术手段对网络事件当事人进行攻击、辱骂、审判的一种暴力行为。这种暴力行为主要包括网络语言暴力和网络技术暴力。网络语言暴力表现为肆意谩骂、过激性网络恶搞、恶意散播谣言等;网络技术暴力主要是人肉搜索。在较早期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中,网民主要使用暴力语言对事件当事人进行抨击,对事件当事人的不当行为进行道德审判,这种语言暴力行为仅局限于网络空间,对事件当事人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惩罚力度空前的工具——人肉搜索加入到了网络审判中。人肉搜索的加入,彻底改变了网络暴力的性质,使原本在网络世界的声讨,延伸到了现实社会,将纯粹的道德审判变为了私自对他人施用的非法刑罚。只因事件当事人遭到“人肉”,其各类信息会被公布到网上,一大批的好事网友,纷纷给事件当事人发去信息、邮件,使事件当事人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遭到了双重责难。不堪其扰的事件当事人不得不在强大的舆论攻势下举手求饶,因隐私遭到暴露、名誉受到侵害,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选择轻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如果说网络暴力事件最初是对网络事件当事人的“不当行为”、“错误”、“槽点”进行正常批评,那紧随其后的就是越来越多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网民,对事件当事人进行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和隐私侵犯,借以宣泄自己的阴暗心理。所以说,在近年的网络热门事件中,网络暴力已经超出了维护社会秩序、伸张社会正义的范畴,成了一种“匿名狂欢”。

(二)不断蔓延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却有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大学生正参与其中。据笔者开展的一项关于“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调查结果,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近85%的大学生每天都会抽2-4小时来上网。尽管大部分同学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求职,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时常关注网络暴力频发的网络社区。尽管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从不参与网络暴力,却有近30%的大学生会使用暴力语言评论、攻击或谩骂他人。而在近年的网络热门暴力事件中,15.7%的大学生直接对事件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攻击事件当事人的不当行为,在必要的时候还帮助公开当事人的信息。这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已经具有了网络暴力的色彩。因大学生特殊的年龄心理结构和网络治理的滞后,网络暴力正有在大学生中蔓延开来的趋势,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二、基于网络暴力治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进行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教育

情绪是权衡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心理健康的人具备较多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比较少。大学生还未能进入到社会中去,思想不够成熟,不具备较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在此种情况下,面对比较复杂的网络环境或者社会热点等,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失衡问题。在网络上,大学生可能会因为社交活动或是游戏中出现的情绪而产生语言暴力,部分网络上的语言暴力问题最终甚至会演变成现实社会中的冲突问题。由此得知,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网络心理教育非常重要。从高校教育层面上进行分析,高校需要在学校内进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改变心理咨询方式。正确的心理咨询方式能够使大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并加强自身感悟,从而正确看待内心的不良情绪。

(二)在网络心理教育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能够让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育形式容易被学生接受;另一方面,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者来讲,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能够突破时间及空间上的局限,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保证教育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将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也正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及变迁,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经常出现,网络心理教育也应被学校、家长及社会所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育模式中,需要找到新的突破点[4]。学校可以将网络心理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进行融合,让高校思政教育具备话题感和新鲜感,确保能够形成具备时代特點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及学校实际发展确定教育方式,在教育中应该突出思政教育和网络心理教育结合的地位及重要作用,并且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让网络心理教育辅导作用同时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伊梦寒.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路径探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46.

[2]王宝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与创新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32-133.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负面影响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谈中考体育考试对初中体育课标水平教学的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由“媒介审判”困境带来的思考
“网络暴力”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