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路径研究

2021-09-10曾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教学高校

摘要:在实施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在课堂中交融,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逐渐占据课堂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显然不利。鉴于此,有必要探究英语课程特征与性质,立足于课程思政教育现状,探究有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

引言

立德树人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逐渐将课程思政作为重点内容,与思政课程具有显著差异性,课程思政是思政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继而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协同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政教育的潜移默化影响。基于高校英语课程的特征和性质,开展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具有可行性。

一、高校英语课程特征与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高校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阶段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不仅占据课时最多,影响极大,同时覆盖学生范畴较广,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综合学科。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要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协调。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第二语言,如何交流中获取一项新的交流工具,同时对学生内在潜能挖掘与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除此之外,高校英语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具有鲜明的育人元素,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有机融入,实现高校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由于高校英语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长期接触英语语言文化背景,受到西方文化十分深刻的影响,缺少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教师缺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意识和自觉性。并且许多高校英语教师存在认知错误,关于英语教师主要负责传授英语知识和培养学生英语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教师负责,与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并无关联性,除此之外,高校英语教材中涉及的教育元素并未被充分发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英语课程自证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二、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路径

(一)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内容

在我國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大多数内容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与语言知识,均以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为主,这些教学内容有效开拓学生的英语视野,使其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社会风俗与文化背景,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但是许多学生由于缺少正确引导,深受西方文化消极影响。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英语教师与思政教师统一备课的形式,对英语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其中的四项政治元素,继而与教学内容相融合,通过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第一单元则是大学生活,英语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融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自身的大学生活制定详细的规划和目标,将更多时光用于有价值的事情或体验中,以最爱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发展路径。在第二单元中是围绕家庭展开的话题探讨,高校英语教师在为学生介绍西方家庭的过程中,可以融入中华传统美德,例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培育学生良好的责任感,使其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总而言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课程教学内容,难度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拓展教育内容深度,使学生获取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真正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想要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对现有的课程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必要举措。教学方法不仅要契合课程思政教育特点,同时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学习与研究,提升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例如,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话题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此过程不仅能够了解学生诉求,同时亦能够知晓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基础,使其获得更加充分的语言锻炼。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线上教学渠道的优势,开拓英语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课外积极自主预习、学习和知识巩固,继而实现课内外教学融通,为学生知识学习提供针对性指导。此外,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发展,通过应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以学生学习兴趣选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与积极性,培育其良好的知识实践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人文修养,巩固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三)提高英语教师思政素质

针对当前许多英语教师思想认知偏差问题,在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转变英语教师的传统思想理念,使其正确解读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切实增强英语教师队伍的思想意识高度与政治素质水平,为课程思政校对实施提供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需要学校方面予以充分的配合和支持。首先,对广大高校英语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仔细研读思政教育教材等,发掘思想政治元素与英语教材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并且,及时发布国家针对高校英语教学发布的要求,使其能够结合国家政策、现实课程情况与学生学习需求,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课程实施方案。第二,引导英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在英语教学中展现对本土文化的自豪,带给学生心灵与情感上的治愈,增强学生的文化水平。最后,完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之所以许多高校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实施并不重视,主要原因一方面,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并不纳入教学考核中,另一方面,教师专业素质水平有所不足。所以,学校方面要通过加强英语教师专项培训,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其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必要手段,因此,必须不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整合,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并提高广大英语教师的思政素质与教学能力,发挥课程协同效应,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佳.“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融合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风,2019(11):25-26.

[2]张静静.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8):179-180+194.

[3]刘瑶.“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融合过程中的教学改革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27):64-66.

作者简介:曾媛(1986.1-),女,汉,江西萍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英语教学高校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