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元素融入经济法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索

2021-09-10闵素玲靳肖肖李海燕

红豆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经济法

闵素玲 靳肖肖 李海燕

【摘要】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协同作用。经济法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通过深入挖掘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溶于教学内容,并不断丰富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实现经济法课程思政的探索。

【关键词】思政元素;经济法;PBL

一、经济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经济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校的任务是育人,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教育的关键所在。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自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如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目前自媒体平台的内容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亟需面临的任务。通过传统的思政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思政与专业课相结合,开展专业课程思政。

经济法课程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学习经济法课程不仅要学习经济法的基本法律法规,还要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商,也就是要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在学习和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将经济法的具体法律法规与思政元素相结合。

(二)经济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第一,经济法课程自身内容与思政教育吻合。经济法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包括市场主体法中的《企业法》《公司法》;市场运行法中的《合同法》《票据法》;以及市场规制法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课程内容本身具有良好的思政理念渗透基础。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且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与具体的章节内容有机融合,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二,经济法课程的受众广泛。经济法的课程开设涵盖的层次多,专业广,比如财务管理本专科,会计本专科等均开设经济法课程。因此,经济法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并进一步影响其思想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经济法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说教,也不是生硬的将德育教育与专业课嫁接,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的“盐”自然而然的融入经济法教学内容的“汤”,从而潜移默化的将思政元素传递给学生。因此,《经济法》课程思政应该根据具体法律知识,深入挖掘法律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见表1),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合理地将包含思政元素的素材和经济法的知识有机结合,进行精心的课程教学设计,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统一。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通过经济法课程思政可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如拾金不昧。众所周知,在日常的生活中,捡拾他人遗落的金钱及物品等,应当尽快返还,物归其主,因为这是一种传统美德。但大部分人并不清楚,拾金而昧不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且还有可能触犯到法律红线,金额较大的需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捡拾他人金钱或物品拒不归还,在法律上被称为不当得利。在讲授经济法基础知识部分“不让得利”时,可以结合当前热门的新闻事件如“明星王珞丹微博寻鸭”事件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拾鸭人应不应该归还价值较大的柯基鸭,如拒不归还应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让学生掌握不当得利的法律知识,让学生知道学习法律知识即懂法的重要性,更让学生知道守法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诚实守信教育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诚信是为人处世的立人之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广泛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失信现象却屡见不鲜,比如通过对大学生入党谈话的过程中发现入党动机不纯现象;在期末的考试过程中出现作弊违纪的现象;通过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发现学术不端的现象等。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思政的广泛渗透强化诚信教育。

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要打破以往单纯说教式课堂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情景实践,让学生在讨论、互动以及实践中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并逐步认同诚信,并将诚信规范内化为个人素质,要求学生在诸如考试、买卖等各种实际生活中,坚守牢固树立诚信的道德意识,遵约守规的契约精神,形成诚信的行为习惯。

三、思政元素融入经济法课程的实施方法

(一)丰富教学方法

如果将课程思政简单地嫁接到专业课程,会变成生硬的说教引起学生的抵触,将会使学更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要想将课程思政元素的“盐”潜移默化的溶于“汤”,就必须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兴趣的同时,巧妙的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第一,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鲜活的贴近生活的社会热门法律话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并参与课堂的热情。因此,教师应当时刻关注新闻时事,在课前教师可以就某一热门话题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课下广泛查找资料,做好上课讨论的准备。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同时,完成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学生在课上讨论的时候,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夯实和价值思维的碰撞;从而达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第二,积极开展角色扮演教学。在学期初做好分组等准备工作,对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纠纷,可以开展分组任务。由组长负责组内成员具体角色分工,完成法律纠纷情景模拟。例如每个学生都是消费者,大部分学生在消费过程中遇到过消费纠纷,但并未拿起法律的权益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在教授《消费者保护权益法》时,可以布置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明确了消费者的九项合法权益,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第三,积极开展PBL教学模式。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改革,经济法课程授课学时日趋减少,但课程内容较多。因此必须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解决这个矛盾。对于课程中内容较为简单,重要程度次之的教学单元,可以尝试采用PBL教学模式。为了保证实施效果,在课程讲授前,需要挑选出适合的知识点开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经济法课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视频及PBL任务安排及要求上传教学平台,并将思政元素进一步渗透其中。一方面解决了课时不充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体会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二)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

期末课程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更加灵活和开放评价形式应多元化,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第一,评价形式多样化。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激励机制,通过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PBL任务课堂上的表现,列入平时成绩考核范围。第二,评价主体多样化。改变教师一人评价的传统评价方法,让学生也参与其中。如在PBL分组任务评价模块,可赋予学生一定的评分权重,让学生参与评分,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倩,大思政视域下国际经济法之教学改革[J].新西部,2020.06.

[2]王倩,金融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18).

作者简介:闵素玲,女,汉族,籍贯:山东潍坊,生于:1979-08,工作单位:青岛黄海学院,省市:山东省青岛市,单位邮编:266427,职称:副教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区域经济。

资助项目:2020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经济法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