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代粤西地区文人钟德祥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

2021-09-10梁宇航叶雪露

今古文创 2021年31期

梁宇航 叶雪露

【摘要】 粤西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它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岭南文化中的一部分,亦可称其为岭南文化的亚文化。清代粤西地区的文人钟德祥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和学习,是岭南诗歌在此区域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对钟德祥部分“和陶诗”的浅析,可以粗浅了解其对陶渊明思想观念的学习,对陶生活方式的追慕和对陶诗歌创作方式的模仿。由此亦可窥见清代岭南地区文化分支中诗歌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粤西地区;岭南诗歌;清代文人;钟德祥;和陶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37-03

基金项目: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清代岭南诗歌的书写与岭南文化研究”(YCSW2020088)。

一、清代粤西地区的文人钟德祥

(一)粤西地区与粤西文化

粤西地区地处祖国南疆,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较为特别。从我国地形全貌上看,它属于东南丘陵的一部分,就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划上看,则有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且颇具特色的地貌结构。

粤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境内生活着以汉族、壮族等十多个民族的人民,这些民族的生命力长久不息,其衍生出来的文化除了各具特色之外,亦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如今有學者认为,考虑到历史与现实两方面的原因,研究独立成类的粤西文化是有充分意义的,之所以称粤西文化而不称广西文化,是因为我们的研究比较多地注重文化史。①

粤西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它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岭南文化中的一部分,也可称其为岭南文化的亚文化。虽然受到地理条件与其他因素的限制,粤西文化的发展与我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作为我国古代沿袭的少数地区分支的文化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地位。总而言之,如今探讨的“粤西文化”,是指在粤西这方土地上的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共同创造的具有粤西特点的区域文化②。

(二)钟德祥的身世背景

钟德祥(1835— 1905年),字西耘,自号园公、愚翁、蛰窠翁等,晚号耘翁,广西宣化(今南宁)人,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入翰林院庶常馆,散馆授编修,一生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德祥公少时家境困窘,父亲被谗诬入狱,他被迫离家避难,此后通过个人努力,逐级科考而高中进士。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酥曾在日记中这样描述钟德祥:“策甚好,字亦佳。”其家中有“一门三进士”之称,其弟钟德瑞、其子钟刚中亦先后连中进士。另外,钟德祥为政之时颇有建树,还写下了不少诗文,书写个人心迹和当时的政事民情。其诗文在当时的文坛已有名声,风流文采与超妙书法为时人称道,德祥公所到之处,人们都盛邀其作诗题联。

在钟德祥众多诗作中,有一部分诗作值得注意,例如《和〈山海经十三首〉》所写“行从陶与苏,得吾归也哉”,还有《至杏树下作》的“老子赏花亦寻常,爱古梅雪幽菊香”,《种菜》里描写的“浃辰森萌生,嫩茁绿可爱”和“此味澹泊足,慎勿语等辈” ③等,由钟氏的田园诗中,显然可见其受了陶渊明和苏轼的影响,平淡中蕴含着任情至性的乐观态度。

1895年夏天,钟德祥被贬官流放,长达六年的谪戍生活里,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正在此间,钟德祥作有《蛰窠和陶诗》集,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丙申作了36组,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作有19组,这55组“和陶诗”真挚朴素。钟德祥创作田园诗是学习陶渊明和苏轼的结果,则从这些“和陶诗”中,或许更可直观窥见这位清代的粤西文人对陶渊明诗风的接受,且融汇个人经历与感悟,重新书写并进一步传承的足迹。

二、钟德祥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

钟德祥的55组“和陶诗”可看作清代粤西文人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是德祥公学习苏轼的成果。因为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在岭南流放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组较为全面的“和陶诗”,他先后共书写了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以及1篇《和归去来兮辞》。而后世被流放到塞北的钟德祥,前后共创作了141首“和陶诗”(本文着重分析《蛰窠和陶诗》中前16组诗),10首《归去来集字诗》和1篇《〈述酒〉解》,可谓命运巧合,参见钟氏的《和〈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所写“天弢剧戏弄,以予为拘拘。便得师渊明,爱此同吾庐。”

另外,钟德祥在《和〈时运四首〉》的序言中还写道:“丙申三月,塞居始。和霁独游荒山,萧然离人,欣慨两忘,不必与渊明同,亦不必其异也。”说明其和陶诗不仅仅是模仿,而是不求与其同,亦无须思考与其有异,但求物我两忘,逍遥自在的境界,体现出深层的归隐精神本质。总之,德祥公的“和陶诗”不能一言概之是学习苏轼或是陶渊明的成果,三者之间应是一脉传承的关系,如钟氏的《和〈赠羊长史〉》,序言便言“东坡先生谪儋耳时,其子叔尝至京师,有以扇障面避去者……坡翁乃和是诗”,钟德祥作此诗的原因亦是由现实而感,“岑溪李子书亦时以书画卷册遗余塞上……爰仿和一篇寄子书”,可见钟氏的“和陶诗”不是单纯跨越苏轼之“和陶诗”而仿陶渊明而作,偶也有从东坡诗得来灵感,再赋以个人经历情思而作。

三、陶诗与钟诗的比照分析

本文仅就钟德祥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丙申作的36组“和陶诗”中的前16组,与原陶诗进行比照分析。前文提及,陶渊明、苏轼与钟德祥三人的“和陶诗”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故而在德祥公的“和陶诗”中,不单纯体现钟德祥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其中也能看到钟氏对苏轼“学陶”的继承。

(一)学习陶渊明的思想观念

1895年夏,钟德祥被罢官流放张家口,举家搬离京都,至此开始了他长达6年的谪戍生活。从其最初创作的“和陶诗”来看,钟德祥先是向陶渊明学习了旷达超脱的思想观念,从而抒发并排遣自身贬谪塞北的苦闷忧思。例如:陶渊明之《停云一首》,抒发的是其思念亲友的情感,而在钟氏的《和〈停云四首〉》中,先是表达了他与友人深刻的知己之情:“兰言同心,得一已多。”④行途晦暝,此时观览四季万物,不禁慨叹命运,与友人相交之难忘。

贬谪生活中钟氏的孤影独乐,又体现在《和〈时运四首〉》中,“独游荒山,萧然离人,欣慨两忘,不必与渊明同,亦不必其异也。”钟德祥春期独游,羡慕陶公晚年生活的自得,苏轼被贬过海仍得安归,如今自身能安守立命,也算知足。陶渊明在《连雨独饮》中抒发其孤独哲思,集中表现了其生死观,钟氏和此诗时,还效仿了苏轼诗作,“饮酒不如陶,安所忘醉天。学道不如苏,遑问吾宗先”,主要表达对万物生命、生死悲欢的比照感悟,借饮酒一事,静坐冥想,彰显其超脱自然的心态。

陶渊明的《荣木一首》为其出仕前所作,“采采荣木,于兹讬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贞脆由人,祸福临门” ⑤,表达了其欲建功立业的心态,从中可见陶渊明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钟氏对应的《和〈荣木四首〉》,则是岁月积淀下的心态映射,“万里千钓,爰责我骥。九折回车,乃终不至”,以“荣木”一生的遭际比喻,表现出钟德祥当时慨叹人生命运无常的心境,从一开始的“当有用时”,到后来的“不自愧畏”,人生一途终有尽时,保持平常心即可达到新的境界。作为其贬谪之后的第3组“和陶诗”,从此前的自得闲适,到如今的乐观与旷达,可以窥见其心态之变化。紧随其后的《和〈赠长沙公〉四首》,除了写粤西之地清明时节祭祖的习俗,还通过写祭奉祖先一事,道出时人应当脚踏实地做实事,为后人做出表率的道理,这与《和〈荣木四首〉》心情是相通的。

而到了陶氏的《答庞参军一首》,写的是陶渊明与庞参军此人相交、离别而又重逢之事,“勖哉征人,在始思终。敬兹良辰,以保尔躬”⑥,对友人的勖勉中饱含了警诫之意。钟德祥之《和〈答庞参军一首〉》则更多的是写隐逸生活当中的心态,“坐想玄默,行歌古风”,而“追和公诗,坡惟古欣。彭泽倦鸟,儋崖一云”,又可见其对渊明与东坡境遇和人生的感慨。

(二)追慕陶渊明的生活方式

在钟德祥这36组“和陶诗”中,大部分写的是其贬谪生涯中的田园生活,以田园诗为主体。例如,《和〈酬丁柴桑二首〉》虽是酬赠诗,但主要写了钟氏的耕种生活,“归耕不早,悔无终始”和“泥途载路,褰裳末由”,雨天泥泞,田园生活仿佛幻世,似浮似休,这与后来所作的《和〈和刘柴桑〉》意旨相似,雨后观人种菜,得一荷锄翁相留,只道“作苦无外求,袖手惭何如”,可见田园生活的朴实安逸。至于《和〈还旧居〉》一首,与陶诗精神呼应,陶诗以世事变迁与时光短促为念,钟诗除了慨叹时光飞逝,却颇有怡然自得之感,从“月色如约人,游行憺忘归”到“独坐送月落,一枕万念挥”,钟氏在自然风光的感染下,乘月而出,忘我而归,不畏污泥阻,精与神相依,倒与苏东坡被贬黄州之时创作的《定风波》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写自身的田园生活,还有钟氏的“劝农诗”,在《和〈劝农六首〉》,这组诗则实在地顺承了陶诗的主旨,为的是亲躬耕,劝农事。

他的《和〈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一诗,又与陶诗意旨不同。陶诗是有感于人生无常,以抒心中之郁闷,钟诗则是在游墟墓间,静享此中意趣,“山水寂以静,卧琴不复弹。明月照尔我,各有闲适意”,偶游于田间村舍,得一路人招待,感意而作,悠然闲适。无独有偶,陶渊明作《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时,丁母忧居丧在家,他怀念“荷条丈人”“长沮”和“桀溺”这些隐居之士,进一步表达自己躬耕隐居的决心;而钟德祥作《和〈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写的是“冥濛雨沉山,意觉开户远”,描的是“雨收众峰出,泼眼青绿新”,叹的是“旷然既无怀,意与鸟雀欣”,在这幽然山间,扑面而来的是清新旷丽之感,钟氏垂帘温炉,和韵而作,凸显的是其隐居生活的自由自在。

(三)对陶渊明诗歌创作方式的继承与接受

钟诗对陶诗创作方式的接受,也体现在对其诗歌经典意象的继承上。陶诗中的“归鸟”意象是其归隐的象征,归鸟远飞引发归路感想,钟氏的《和〈归鸟四首〉》,似陶一般以“归鸟”自比,“翼翼归鸟,翼于荒林”,自谪塞上,钟氏户外之迹几绝,倒如归鸟隐林般,“渺莽四野,中情儃徊”。

另,陶渊明作有《乞食》诗,虽言乞食,但非真的乞讨,饥馁固难,实际受惠于人更难也,写的是渊明晚年之窘迫潦倒,而由此表现其率真旷达的心态;古来写《乞食》诗者,或以此为题之人甚少,钟德祥由此题而和,写丙申年之灾荒,叙述当时百姓之苦,再由此表达他的悲伤与哀叹,“赈救在实心,亦在济时才,此言滋可悲,敢为凡百贻”,钟氏的《和〈乞食〉》,可见其对生民百姓疾苦的关注与自身难保的悲痛无奈。既提及陶渊明的《乞食》诗,其还有一诗名为《有会而作》,此诗与《乞食》主旨相近,写陶公不愿乞食,却由当时的饥荒而生发出对百姓的同情与沉痛心情;钟德祥的《和〈有会而作〉》则是以后人的立场而作,与陶渊明时代的饥荒做对比,后来人的生活可食酒肉,可享平实的田园生活,而过去的饥荒流民只能忍受天灾之苦。“酒肉豢一世,谁必澹泊非。寒泉荐香绿,旨哉天所遗。”今昔对比,可见钟德祥对过去的感慨,以及他对如今生活自足的欣慰之情。

“酒”之于陶渊明,是归隐生活的重要寄托,“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饮酒二十首(其十)》) ⑦,而在其《止酒》一诗中,共二十句诗,每句一“止”字,含義不尽相同,诗有俳谐意味,亦寄有个人感慨;钟德祥则不饮酒,他作《和〈止酒〉》一诗,是直接顺承应和陶诗之作,“陶公性嗜酒,常若不能止”,可见陶渊明与“酒”的渊源之深,但钟诗未达陶诗之妙,全诗仅二处“止”字,创作契机是“家人作食,儿子以酒,遂止之。因和渊明《止酒》,辄自笑也”,可见其和诗也可以是为了应时应题,有感而作。

钟德祥的和陶诗中,出现的第一组体量最大的诗是《和〈拟古九首〉》。陶诗是模拟古诗之作,除第九首或寓有易代之感外,其余主要是传统的古诗题材;钟诗的《和〈拟古九首〉》,有借物咏怀之诗,如其一、其三、其六和其九,借梅、兰、竹、松以抒自身品格追求,“脱落尽枝叶,岁寒敢相负”“霜雪调众荣,松柏乃独有”,哪怕身处深幽凛冽,亦不能屈于现实。有怀念古今贤人义士之诗,如其二、其五,“辞家夙严架,翛然追韩终”与“东方有一士,百事不自完”,通过引论古人贤士之例,抒个人心声与叹息。有写人生境遇,慨叹人生易逝之诗,如其三、其八,借“笼鸟”“大鹏”拟喻,抒发感慨,人生如天地过一瞬,安知其所如?“少时壮且厉,切云冠远游,灭没无姓名,怅望何可求”,少时欲远游,途遇骇浪险阻,晚岁方知时光易逝而苍茫惘然。有抒个人抱负与感怀之诗,如其四、其七,“独立缥缈颠,巍巍复堂堂”“陶陶吾陶陶,如何复如何”等。陶诗和钟诗两组“拟古诗”主要皆是借古诗题材,来抒其时感怀之事,无论是借物抒情,或是怀古咏怀,抑或是慨叹人生际遇等,都可在诗中窥探陶钟二人当时心中的所思所感。

四、结语

“众所周知,古典诗学是一直处在动态发展中的,若不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把握其运动轨迹,就会遗失其具体语境下的所指,使历史上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命题丧失丰富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清代作为中国传统诗学研究的集大成与终结的特殊时期,陶渊明接受史的研究在这段时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而钟德祥作为清代粤西地区的文人代表之一,其学习并吸收陶渊明诗歌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清代岭南文人在诗歌领域继续探索的表现,本文仅择取了钟德祥众多“和陶诗”中的部分组诗进行浅析,粗疏之处尚待完善,期以此篇为后来学者提供新视角,提供更多的批评与指正。

注释:

①②胡大雷:《粤西士人与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第13页。

③④本文所引诗文,如无特殊说明,皆引自钟德祥著,雷达辑校的《钟德祥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不一一出注。

⑤⑥⑦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13页,第26页,第256页。

⑧蒋寅:《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王渔阳与康熙诗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钟德祥著,雷达辑校.钟德祥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2]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3]胡大雷.粤西士人与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梁宇航,第一作者,女,广西人,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