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公共艺术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

2021-09-10许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9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思政中职

许婉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艺术教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艺术知识体系中,思政时事热点的融入能够增加教学特色,丰富艺术成效,让中职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想深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探寻中职艺术课程的发展变革成为日常教学的必然趋势。围绕中职艺术课程存在的现实困境,艺术课程创作教学融入时政内容的实施价值和教学实践路径展开探究,并提出了推动思政实践的有效方法。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公共艺术课;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198-02

在中职艺术教育中,艺术课程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蕴含着独特的思政教学价值。德育、美育、智育作为艺术教学中贯穿始终的教育形态,其价值追求与思政教育内容存在紧密的联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艺术创作,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还能使课程呈现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中职学生具备政治敏锐性,进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中职艺术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形态单一

当前中职艺术课程的形态较为单一,主要以音乐欣赏课、美术欣赏课呈现,该课程主要通过欣赏各种经典音乐、美术作品,从而提升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但这类教育形态缺乏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尤其是在创作能力的塑造上,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从事各项艺术创作时缺乏活跃的创造力。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较为传统

从整体上看,中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较为传统,仍然延续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化时代,网络传播的言论和思想对中职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倘若中职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复杂的网络思想,会直接影响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中职公共艺术课课程思政的实施意义

(一)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

俄国现实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这句话深刻表明了艺术教育和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核心价值观”树立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讲述声乐作品,可以通过梳理五首近现代不同时期的红歌:北伐战争时期的《工农兵联合起来》、抗战时期的《游击队之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改革开放时期的《春天的故事》,将艺术专业知识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相结合,打破学科壁垒,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命运、国家兴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二)增进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具体来讲就是“制度自信”,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艺术需要反映时代精神、需要思想引领,要在中职艺术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增进政治情感,培养政治情怀,规范政治行为。例如,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制作能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术品赠送给来华观看亚运会的外国旅客。带着这个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广绣”“象牙雕刻”“广彩”等民族特色工艺品,在学生被我国古代璀璨夺目、亘古流传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以及博大精深的艺术理论之美所倾倒之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借此机会再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担当,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三)丰富课程表现形式

在中职公共艺术课程中融入时政热点,能够让文艺作品扎根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新型艺术课课堂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够让中职艺术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能为中职艺术课程提供新鲜的生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丰富中职艺术的教育形态。例如,巧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艺术类别课程的创作。在美术方面,可以开展红色故事绘画、书法展示大赛;在音乐课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传唱红色经典歌曲,开展“班级好声音”活动;在舞蹈方面,可以开展红色经典舞蹈的创编演绎。

(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实施教育的最佳途径。”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优秀的潜能;每个人都亟欲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或得到实现。中职学生在日常学习、就职就业等方面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存在较大的波动。通过拓展艺术教育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更加广阔的知识和智慧,帮助他们养成真诚、勇敢、坚持的品质。

三、中职公共艺术课实现课程思政的途径探究

中职公共艺术课实现课程思政的途径十分广泛,教师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与时政热点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分析和解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让中职学生切身融入教学体验中,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一)引导学生欣赏时政热点中的艺术作品

例如,2020年,笔者通过“腾讯课堂”的教学平台,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给学生分析讲解一些优秀的特殊时期艺术作品,并就作品的表达方式和主题意义和同学们进行讨论。比如网上很火的《全国美食为热干面加油》的創新漫画,一组无数城市LED大屏幕播放过的《最美逆行者》的摄影作品。由于讨论的作品大多都是学生在新闻、微信上看过的,他们的发言都很积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通过与时政热点相结合的艺术作品的欣赏,继而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在艺术课中增强体验感。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思政中职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