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2021-09-10陈贵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9期
关键词:人文中职素养

陈贵廷

[摘           要]  详细阐述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学的重要性,在分析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给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174-02

人文素养包含人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和审美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在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使命。

一、在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高尚情操和人文知识,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1]。只一味地培养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忽略了人文教学的重要性,会导致中职生无法满足岗位变换、技术升级等工作方面的要求。其次,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中职院校需要改变传统的“庸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满足党中央所要求的“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培养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后,当今社会需要理性认知民族、理性认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能够丰富中职生的精神世界,对提高民族凝聚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

只有具备基础的语文知识,才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和发展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但是由于许多中职生缺乏基础的语文知识,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影响了人文教育的效率。新课标指出,要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中职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在写请假条等系列应用文时语言结构混乱、内容空洞。此外,中职生大都将精力投入在职业技能的学习上,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语文教材人文之美的感悟,影响了人文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二)对教材内容利用不充分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许多教师高频率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很多教学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与教材的联系性不高。中职语文教材是专业学者综合中职生实际学习情况、个人职业发展、个人综合素养养成等多方面因素编写而成的,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教材的重要性,并不能良好地利用教材内容,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常以“填鸭式”教育为主,中职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语文感知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并没有将新型教学方法引入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学模式僵化,影响了人文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进行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基础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工作内容[2]。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切实结合班内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学习能力,进行高效率的基础教学。对此,教师还可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全方位提高本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促进其语文探究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提醒幸福》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字词教学和句段教学。在进行字词教学时,着重讲解“姗”“怅”“惴”“袅”“熠”等字的读音,并让学生了解“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等成语的意思。在进行句段教学时,对文章中“良宵”“风暴”等比喻化的写作手法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比喻、排比的写作手法。此外,让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记录和摘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好詞好句好段的积累。比如,有的学生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一句话摘抄到读书笔记上,并仿照这句话进行创作:“快乐不喜欢暴力冲突,常在嬉笑中降临。”通过进行基础教学,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二)分析教材内容,挖掘爱国主义内容

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对相关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以启发学生的思想,促进其人文素养的生成[3]。对此,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师生互动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比如,在《永远的校园》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19世纪初我国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并详细讲解一战后我国作为战胜国却要被迫签订“二十一条”的屈辱历史。在历史情境下,学生义愤填膺,提问道:“老师,那后来怎么样?”在学生的追问下,教师讲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并引出当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永远的校园》一文。经过对课文的深入分析,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北京大学的赞誉之情,并对“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这一句话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老师,北大的灵魂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进行深入的回答:“是综合了社会精英意识、被选择的庄严感、献身国家救亡道路使命感的中国魂。”经过一番深入的师生互动探究,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发展。

猜你喜欢

人文中职素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