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专业特色的中职班级管理方法探究

2021-09-10朱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9期
关键词:特色中职班级

朱乐

[摘           要]  通过剖析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总结出中职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融入专业特色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通过打造班级显性和隐性文化特色、开展专业特色班级活动以及换位思考、做学生的贴心人等措施和方法,优化班风学风的建设,推动班级教育良性发展,以培育学生成才。在中职教育班级管理方面积极做出探索和研究,现将相关经验总结,以飨同道。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班级;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29-0166-0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组织班级管理和德育的直接实施者。班级是学生在校的主要环境,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班级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和学生齐心协力、有效互动。爱伦认为: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有效的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互联网+”等知识爆炸时代对人理念的影响,使家庭构建模式有了很多的改变,独生子女家庭、离异家庭、放养家庭、留守家庭等家庭模式不断增多,环境造就现在的学生和以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但学校教育理念更迭速度慢,仍在沿用旧的教育理念来引导教育学生,导致管理效果十分不理想。笔者从事中职教育十年余,一直担任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了有效的一套班级管理方法和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融入专业特色进行班级的有效管理。”

本文就是基于笔者本人当前班级管理的经验,从专业特色出发,营造专业特色学习氛围,优化班风学风的建设,为有效班级管理提供建议,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和家校共育,提高中职德育管理的有效性。现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例进行论述。

一、剖析专业学生特点,深挖班级管理基础

中职生是普通学生中的一员,他们处于活跃而丰富多彩的青年期,是人格发展的黄金阶段,是他们由少年转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是心理发展最富特色的时期[2]。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带有明显的阶段色彩,他们年龄在15~17岁之间,思维能力快速发展,求新意识强烈,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许;自我独立意识增强,有着强烈的展示自我的欲望。但由于目前中职生大部分是初升高落榜生,因此又带有普通的缺点:缺乏学习动力,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行为习惯养成不足;思想散漫,缺乏集体观念,不服家长和学校管教,在校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以我带过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现这个专业的学生存在以下普遍性问题:第一,专业的原因,学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几乎都是女生。十五六岁的青春期女生有着专属于他们的身心年龄特点:缺乏宽容,计较心较重,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矛盾多发;对班级事务冷漠,缺乏责任心;易形成小集体但根基不牢、解体重组频发。第二,互联网时代下,几乎都是低头族、熬夜族、游戏族,缺乏青春活力。第三,仪容仪表上易跟风,缺乏审美意识。第四,学习动机弱,不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专业归属感弱。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多番摸索尝试,将专业学习特色融入班级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

二、结合专业特点,提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班级管理对策

(一)打造班级显性和隐性文化特色

曾有教育者说过,班级文化建设至少要用班主任工作精力的三分之一。可见打造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班级文化的凸显主要表现在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上。

显性文化的凸显主要表现在可见的、外围的教育环境方面。笔者将学前教育专业从课室布置、环境氛围上与普通班级区分开来。从课室墙体的颜色、灯饰、走廊天花吊顶、走廊木质围栏,以及课室桌椅安排,均模拟幼儿园的环境进行,打造充满专业气息的课室。课室后面的展示栏,让学生从手抄报、手工入手,学会色彩搭配、合理布局、围绕主题开展墙面展示,这些都是今后进入幼儿园中需要习得的技能,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走廊的围墙上设置优秀作品展示栏,环境上的烘托让“学前人”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特色、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是一种显性文化的班级文化打造,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学前人”。

如果说显性文化只是一个外部表现,那么富有专业特色的隐性文化的开展是一个内在核心组织,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刻。隐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所在,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和班级走向的地方,是学生的内涵和德育成效得到展示的地方。陈鹤琴“活教育”理念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做人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基于此,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手段,运营班级公众号、班级微博等,由学生操刀参与运营,将班级的外在形象、内在凝聚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提高自我特色班级管理难度。另外,如富有专业特色的班级名字、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班服、班规等班级文化建设,这些都是隐性文化的建设。隐性文化的开展需要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中,笔者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引入班级管理,形成独具一格的班级隐性文化。

(二)开展专业特色班级活动

陈鹤琴“活教育”原则中指出,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3]。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如何利用好班级活动这一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鼓励和肯定,以推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成长,这值得教育者深思。

猜你喜欢

特色中职班级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班级“无课日”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