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技工院校统计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初探

2021-09-10孔振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9期
关键词:技工思政统计学

孔振云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所有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意在说明如何将技工院校统计学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捕捉统计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抓好时机,对学生做好思政教育,使他们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关    键   词]  技工院校;统计学教学;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76-02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技工院校统计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应顺应社会主义创新教育理念的趋势。

一、统计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热爱和尊重学生是进行思政教育渗透的根本保障

过去思政教育往往存在一个错误的预设,即教育者是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从教育的起点上看,传统思政教育就已经把学生视为“道德病人”。教师是与学生对立的道德权威者、道德完善者的形象,而学生是道德无知或品行卑劣的代表。尤其在技工院校教育的实践中,面对着几乎是被普通教育淘汰下来的“双差”学生,教师更容易把对学生的约束、规范看成帮助、教育学生,是为学生好,是对学生的爱,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一种方式;把学生看作一块道德白板,要靠教师去描画,没有把他们看成有主体性的自我思想道德建构者,难以实现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更难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获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实践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原则是热爱和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他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尊重每个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来触动、感化每一位学生,是进行思政教育渗透的根本保障。

(二)结合统计学课程特点,挖掘思政教育资源

统计学是我校现代服务系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有数量性、总体性、整体性、社会性四个特点。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统计能够及时得到各种信息,帮助了解市场变化和前期发展情况。统计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可用于决策,作为制定新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的数据依据。从宏观上,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从微观上,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因此数据的真实性非常重要,它是统计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进行控制,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出现信息失真情况,会产生极大的社会危害,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此,在教學中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做事、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明辨是非,养成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在统计调查教学中,我以“手机对你的主要作用”随堂对学生进行调查,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了解到当今学生主要使用手机的娱乐(打游戏等)、沟通联系、购物等功能,较少学生用手机的学习功能。引导学生要充分发挥手机学习的辅助作用,同时不要做手机控,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培养良好学风;在统计绪论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列举统计学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应用,融入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如统计学在碳中和方面的运用,碳中和就是通过统计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以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从而达到保护地球的目的。这可促使学生绿色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有效培养。

统计学的学科内涵在于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认知,并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与对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集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指数、推断抽样、检验假设、估计参数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学生进一步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形成认知,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使命意识,真正凸显通过统计学教学提高学生思政素养的目的。

(三)借助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统计学自问世之初,就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在国家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包括人口数据、土地数据、税收数据等,这些数据为国家的政策方针制定提供了依据,并见证了一路走来我国的伟大成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统计局出示的系列报告,各地政府做出的历年统计年鉴,十九大会议召开时发布的各项关于社会发展民生的专题调查。在这些统计公报数据之中,特别是利用动态数列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发现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是社会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变和提升。在技工院校统计学教学中,这些真实的国家统计数据,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载体,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学生会在内心深处被“中国梦”的砥砺奋进成果所震撼,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将会得到有效激发,并自觉肩负起“中国梦”建设的重担。让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猜你喜欢

技工思政统计学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从技工到英雄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技工与专家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