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广西绿色学校创建

2021-09-10韦夏妮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创建活动广西绿色

韦夏妮

[摘           要]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开展,凸显了“新课改”背景下多样课堂的实施,是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扩充。通过对广西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实地走访调研,对广西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对于新课改形势下广西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新课程改革;绿色学校;环境教育

[中圖分类号]  G6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58-02

近年来,广西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由传统教学模式所关注的学生成绩提高转向新课程改革所关注的学生素质发展,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要求,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体系要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环境意识,将环境意识提升为公民道德素养的一部分。200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这些举措,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环境教育核心理念已经在中小学校中得到有力的支持并广泛实践。

一、广西绿色学校创建基本情况

广西在开展“绿色校园”创建工作中,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截至目前,自治区“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覆盖全区14个市,有57家学校、幼儿园申报并获得命名和表彰。全区共进行了五批“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获得自治区级“绿色学校、幼儿园”命名的学校、幼儿园347家,获得国家级“绿色学校、幼儿园”命名的有25家。

“新课程改革”强调基础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地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广西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承接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内容的更新需求,将生态知识的提升、生态文明情感认同以及生态文明行为养成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促进了广西青少年学生生态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提升绿色意识和行动

南宁市位子渌小学坐落于南宁市心圩江畔,该校把生态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将生态校园、生态课堂、生态德育、生态行动深度结合。2016年3月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认证,是南宁市第一所、广西第三所获此殊荣的学校,2021年1月通过复审,成功卫冕荣誉。位子渌小学在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不断深化校本课程建设,凸显了“新课改”背景下多样课堂的实施,是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扩充,大大提高了学校师生的环境素养和全面发展。

立足主渠道,注重各学科中绿色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的渗透。例如:对科学、环境教育学科主要渗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空气污染、安全用火、节约用水、水的消毒、水域污染、食物链、水土流失、地球、地理知识等;思品与社会课主要渗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法、行为和法律法规要求等;语文课渗透环保的情感教育,指导写好环境调查报告、环保征文、种植日记;数学课则在应用题上巧妙渗透环保的教育思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更用艺术的形式围绕“绿色教育主题”让学生唱、画、演、做,深受学生的欢迎。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科渗透目标和要求,进行有机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了学生的环保行为,大大增强了绿色教育的力度。

此外,学校在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同时,依托高校及社会资源,以邕江、心圩江湿地公园及周边地区为主要校外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体会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开展融合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的户外体验活动,开设了集科普教育、研究性学习、艺术教育、紧急救助、户外拓展于一体的体验式绿色拓展实践课程,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提高绿色教育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利用心圩江湿地公园生物多样化环境,开展生物学、科技等科普教育;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的生物多样化、环境调查、环境保护等小课题研究。

三、绿色学校创建存在的问题

广西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和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指标体系在基层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

在开展“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中,由于社会、学校对绿色学校创建的认识不到位,方向把握不准,创建的质量普遍较差,广西第一批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申报单位的通过率仅为63%。如学校渗透中的环境教育校本教材指标,许多学校没有能力开发读本教材,或者从网上复制修改,并没有达到指标的预期目的。

(二)专业师资不足,教师对绿色学校的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

新课改要求教师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指导者”的示范带动与师生互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个人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以及掌握专业的教育技能和对生态课堂的把控。但一些学校更看重的是哪些知识的传递可以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卷面成绩,于是将环境教育简化为各种规章制度,规定学生可为不可为的各项行为规范,以求让学生在强制状态下形成环境行为习惯。

四、新课改形势下推动广西绿色学校创建的建议

新课改形势下推动广西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开展,需要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最终形成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根本、教育制度为保障、高质量师资队伍为关键、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体系为支撑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创建活动广西绿色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与研究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都匀市委离退局(市老年大学):督查民族团结示范进机关工作
科普场馆与学校相结合的科学教育课程与活动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