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2021-09-10杨慧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杨慧洁

[摘           要]  当前阶段,我国中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校农村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和促进意义,堪称新时期中职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鉴于此,针对在校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创新教育策略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在校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48-02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教育疏导工作已然成为当前中职教育的一项关键所在[1]。新教改明确提出要求,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并且注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和引导学生成功走出心理困境,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效率。当前阶段我国城市中职院校中大多数都设立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但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尚未达到全面普及与推广,尤其在校农村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薄弱,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凸显。新时期教育大环境下,如何有效解决在校农村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已然成为中职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和仔细探究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

一、解析新时期在校农村中职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性格缺乏獨立性且有依赖性

客观而言,当前阶段在校农村中职生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许多中职学校的农村中职生占比超过60%,甚至更高。这些农村中职生的父母接受教育程度有限,教育水平较低,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和管教方式也相对落伍且不合理[2]。尤其是一些农村单亲子女和留守学生更是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与教育,并且其监护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也不够重视,导致这些学生性格缺乏独立性,自我意志力与自我控制力较弱,并且判断是非与处理问题水平也比较有限,对自身周围事物较为冷淡且漠不关心,对老师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凡事缺乏正确的主见。

(二)农村中职生自我意识薄弱,缺乏自信心

客观而言,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身的全面化、整体化认知。当前许多农村中职生无法对自我形成准确的、整体的、科学的认知,并且自我评价偏离实际[3]。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被他人指责与评头论足,导致许多农村中职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很失败,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根本无法取得应有的成功。并且会看低自我,总是认为自己和他人相比差距明显,结果导致不求上进。

(三)存在强烈的消极心理以及逆反心理

新时期社会发展大环境下,相当一部分农村中职生的父母外出务工,或者在家进行较为繁忙且繁重的生产工作。这种生活与工作方式影响下,大部分农村中职生的家长会忽视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导致许多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与此同时,许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也不够重视,仅仅认为学生的考试分数高低才是衡量中职学生“好与坏”的标准。结果导致一些成绩不佳的农村中职生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消极心理与逆反心理,不仅无视和冷对教师的教育与批评,而且拒绝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总是按照自己偏执、自大、傲慢的想法做事,导致心理健康受到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4]。

(四)性格孤僻,人际交往障碍明显

实事求是地讲,当前中职学校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与人生目标,学生在全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他们渴望与人交流和沟通,渴望获得应有的成绩与收获。然而由于许多在校农村中职生父母离异或者是单亲家庭,长期的单独生活让其养成较为独特且鲜明的个性。结果导致许多农村中职生自控力较差,并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全面封闭,人际交往障碍尤为明显。这部分学生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与主动性[5]。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这部分学生也不愿帮助他人以及接受他人帮助,并且不愿意诚实地去赞赏他人,经常会导致各种人际冲突,从而让自身承担极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当前许多在校农村中职生原本希望学好一门专业技术,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但现实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和工作压力,许多在校农村中职生缺乏意志力和足够的耐心,在面对各种困难与挫折时经常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甚至极端的学生会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

二、新时期有效解决在校农村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策略

(一)中职院校必须重视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想要有效解决在校农村中职生的心理问题,首先中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与延展性。这就需要各中职学校应当结合实际积极创设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机构,并且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进而对农村中职生经常面对的各类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与引导,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教育方式让这部分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

(二)中职院校应当创建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客观上直接影响到农村中职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主体方向。良好的、优质的、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对学生的道德、人品、心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有效的培养。鉴于此,各中职院校必须要努力为中职学生构建一个美丽、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比如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当加强投入和巧妙构思。中职院校可以在学校大门入口处建立名人雕像,或者在校园教室以及走廊悬挂名人肖像以及各类警句格言,进而鼓励中职学生进行刻苦学习。与此同时,学校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也应当积极组织各类社团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活动与相关表演,进而让农村中职生积极参与,并且充分感受到学校的关爱与温暖,从而发挥自身长处,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全面改善自我。此外,各地教育部门也应当重点监督和监察各中职院校的校园周边环境,严令禁止在校园周围开设各类酒吧、网吧以及迪厅等娱乐场所,进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让在校农村中职生能够将精力与时间全部投入到学习之中。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