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精特新“小巨人”

2021-09-06李斌

证券市场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专精巨人赛道

李斌

“专精特新”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趋势占优、业绩与估值匹配度高,且与当下市场选股审美高度匹配,其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2021年初至今,高景气赛道的龙头公司已经兑现了显著涨幅,预期回报有所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市值下沉“翻石头”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认可的选股思路。而这和国家层面定义的“专精特新”类中小企业高度重合。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意味着,从工信部在2011年最早提出“专精特新”开始,经历了多年的探索、研究、前期准备,这一概念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

专,即专业化;精,即精细化;特,即特色化;新,即创新能力强。“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且企业规模需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规定,因此一般为中小工业企业。

自2017年起,工信部以“专精特新”为导向牵头汇总了共计3批“小巨人”和5批“单项冠军”,共计4762家制造业企业,包含396家A股上市公司。这是国家层面对中国制造业的一次全面“摸底”。2021年年初,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将安排100亿元以上,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而这可能只是一轮政策红利的起点。

根据申报标准的不同,工信部牵头的两份名单各有侧重。所谓“小巨人”,是指未来3-5年的高景气赛道中,已经崭露头角的明星公司,其当下的营收规模尚小,但潜力巨大。所谓“单项冠军”,是指在特定制造业细分赛道中,经过长期深耕、激烈竞争后,最终成为龙头的企业,其市占率要求全球前三,但对其所处赛道是否朝阳没有具体要求。两份名单的结合,即立足当下,也放眼未来,可谓是中国实体制造业的浓缩精华。

申万宏源认为,“专精特新”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趋势占优、业绩与估值匹配度高,且与当下市场选股审美高度匹配,其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政策红利

“专精特新”一词最早来源于2011年7月,由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报告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推动兼并重组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并举。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下一步政策重点是要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减负长效机制,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即专业、精细管理、特色和创新。

2013年,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是首个专门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文件。主要的目的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018年,政府首次提出要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政策目标在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促进其在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经营管理水平、智能转型等方面得到提升发展。此后,工信部在2019-2021年公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根据工信部的定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2021年年初,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即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这些企业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主要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进工业“四基”领域或制造强国战略明确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补短板”和“锻长板”;二是与行业龙头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支撑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三是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并通过工业设计促进提品质和创品牌。另外,支持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加强国际合作等,进一步增强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

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鏈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是首次在中央层面提出专精特新,并将之与“补链强链”“卡脖子”联系到一起。

中金公司表示,中国的产业升级趋势,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搭建了“时代舞台”。

参照日本等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国制造业借助大内需市场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可能会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升级之路。2010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逐步从相对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质量、弱品牌的状态逐步走出产业升级的道路,市场对此也经历了一个从怀疑到相对更明确的认知过程。无论是实体经济中的贸易专业化系数所反映的产业比较优势变迁,还是资本市场呈现的新经济跑赢老经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结构性牛市,都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良好例证。

而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小企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因为中小企业占国内GDP比重相对较高,更重要的是许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也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而来,借助优惠政策培育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也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中金公司认为,中国产业升级的四大优势同样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制造业近40年来在改革开放基础上切合内需发展、从低附加值行业起步逐步实现结构升级,并延伸至中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到目前总工业产值占全球约30%,其中约70%满足内需,是基于大市场、全产业链、大基建及人才红利四大产业优势。这些优势是内生的,其中最根本的是“大市场”并与其他几个优势相辅相成,大部分发达及发展中经济体并不全部具备,使得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备独特地位。

猜你喜欢

专精巨人赛道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我眼中的赛道
彩珠赛道大迷宫
海岛上的立体赛道
山西省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成立
国内
四德
四德
直立的石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