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研究

2021-09-06黄蕙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1年4期

摘要:[目的/意义]本文以研究中美战略博弈长期持续且美国和西方国家把控全球舆论场议程设置和话语权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为研究目的。[方法/过程]本文以战略传播和国家及公共组织形象品牌传播理论为依据,并充分结合《当代中国与世界》智库学刊的创刊思想和实践进行论述。[结果/结论]本文从讲好“学理性”中国故事、从“策源地”影响和塑造国际舆论以及快速提升智库国际影响力三个方面论证了构建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构建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的四个维度,即战略传播运营力、品牌传播塑造力、话语传播创新力和传播生态治理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国际传播力    国际影响力    《当代中国与世界》

分类号:G206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1.04.01

1  研究背景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1]。2015年12月,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召开,首批25家机构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经过5年的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初具形态,数量迅速增长,在国家治理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不强、国际传播力建设欠缺及对国际舆论影响力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2]。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作应配合国家战略全局提出新的要求,研究新型智库在这一总体思路下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显得更为迫切。

当前,面对中美战略博弈将长期存在且世界舆论场不断掀起美国及其西方国家盟友针对中国的舆论战的态势,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亟须担负起引导舆论、议程设置、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等功能,充分发挥智库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发出代表中国利益和立场的理性声音,影响和扭转世界舆论场的不利态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2]。智库作为理论发声的主体,理应承担起中国话语构建和传播的历史使命。因此,应着力加快新型智库对外传播力建设。本文力求将战略传播和国家及公共组织品形象牌传播的前沿理论应用到新型智库对外传播力的研究中,并结合创办《当代中国与世界》智库学刊的实例分析,提出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构建的必要性和四个维度。

2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的必要性

2.1  讲好“学理性”中国故事的需要

《意见》中明确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意见》还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具有“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1]。因此,关于新型智库的定位决定了其应当服务于国家战略全局和对外传播的需要,提升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关于中国议题和全球性议题的话语权、议程设置能力和舆论影响力等。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之下,中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格局和新的发展理念催生着系统性的理论创新——中国需要智库对当下和未来提供新的、更有力的阐释框架和思想动力[3],也更加需要及时向世界阐释好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讲好新发展阶段的“学理性”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2]。当前,讲好中国“学理性”故事面临较大的话语“短缺”,一方面,中国理论和学术对国际传播的“学理支撑”尚显不足,对外话语转化也面临基础性和系统性建设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学界和智库界还未充分地将舆论引导、公共外交、人文交流等视为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涵,缺乏对外传播的经验与途径,缺失对外传播力的建设。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是国家外宣高端智库,也是搭建智库对外发声的国家级平台(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已具备国家级高端论坛的品牌效应),基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的工作定位,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决定创办《当代中国与世界》智库学刊,学刊以搭建中外智库和思想界交流平台为基本形式,深度探索和引导智库界如何从学术和理论层面讲好“学理性”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舆论场关于中国的理性和正面声量,同时,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学术和理论对外话语体系转化的重大课題。

2.2  从“策源地”影响和塑造国际舆论的需要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中国一直面临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高压舆论态势,从“甩锅”“污名化”“阴谋论”到散布“政治病毒”、假新闻、制造“新疆棉”等政治议题,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舆论场出现不利于中国的“一边倒”趋势。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0年8月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持有负面印象的受访者数量创历史新高。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和评价大幅度下降,或者说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4]。究其根本原因,中美战略博弈、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东升西降”“南升北降”,促使美国加大了对华舆论的斗争;美国及其盟友把控全球绝大多数英语媒介资源,并长期操控涉华舆论等不可控因素;除此之外,我国对外传播主体缺乏从战略传播的“高度”和国家形象品牌传播的“锐度”主动塑造舆论的意识,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从智库来说,我国缺乏对中国特色理论和学术体系进行传播的顶层设计。舆论学的相关研究认为,在全球社交网络新闻生态中,新闻议题战、舆情战和心理战日趋激烈,在看似多元化和混杂融合的舆论场中,事实上,社会精英阶层仍然是议程设置的主导者,西方主流媒体是其代言工具,同时,也是全球信息分发和共享的来源[5]。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精英阶层把控国际舆论场议程设置和议题制造的话语强权之下,针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精英阶层的精准传播成为影响和扭转全球舆论格局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定向影响和改变其观点进行有利于己方的舆论塑造至关重要。西方智库多学习美国智库模式设有“旋转门”机制,且受到各类基金的支持,是政界、学界、商界和媒介精英汇集的社会组织,智库在西方甚至有“第五种权力”之称,其塑造舆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非常大[6]。因此,以智库交流影响智库界人士是主动塑造舆论的重要方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当将围绕软实力提升和舆论塑造力提升,以及将战略传播思想融入智库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充分发挥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功能,加强与全球智库的交流合作,力求定向精准地影响和转变美国和西方国家精英阶层对中国的观点。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基于对国际舆情(包括智库舆情等)的长期专业研究,认为创办《当代中国与世界》担负着根据全球舆情变化及时通过智库学者发声、回应关于中国问题的国际关切、通过智库交流、定向影响特定人群的责任。把“战略性”作为刊物定位之一,其目的在于发挥战略传播思想对舆论的塑造力。

2.3  快速提升新型智庫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国际影响力是新型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维度。在全球智库领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成长和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受到一定的关注,在有影响力的国际智库评价体系和排名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显像度和排名有所上升。例如,2021年1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项目“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编写的《2020年度全球智库报告》中,中国共有包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等8家智库进入全球智库的百强榜单。从该报告的其他单项榜单来看,排名入百强或居前的中国新型智库数量较为有限,且主要集中在高端智库。该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智库数量大幅增长,比2019年增加了906家,以1,413家位居全球智库数量第二,美国仍以2,203家位居全球第一。显然,中国智库的数量增长与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远不成正比。据研究预测,中国新型智库特别是高校智库和社会智库的数量增长在一定时间内仍将持续。随着智库数量规模的增长,整体上快速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使其与数量增长相匹配非常重要。

现代传播学和新媒体的相关研究认为,在媒介环境复杂融合、传播破碎化以及受众小众、微众化的趋势中,一个现代组织的影响力几乎等于其传播力,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对媒介环境的融合能力、支配能力和创新能力[7]。因此,快速提升新型智库的国际影响力的根本在于其国际传播力的建设。借用传播力分析的现有维度,可分为传播能力与传播效力。传播能力主要是指传播的意识、内涵和内容等相关建设;传播效力主要是指传播渠道和技能建设[8]。

从创办《当代中国与世界》智库学刊的前期调研来看,当前智库对外发声的内涵建设,即能力提升, 更加迫切、也更为根本,话语缺失和“短缺”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学者对外发声局限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领导人讲话的直译照搬,缺乏“学理”层面的解释,同时,学术原创仍然不足[3]。但从讲好“深度”中国故事来看,这往往才是国际社会和思想智库界亟需了解和容易认同的方面。从实际调研来看,对于中国实践和中国奇迹,国际思想界充满了研究和了解的兴趣。另一方面,基于中国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尚在建设之中。目前,我国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和学术话语的能力水平,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称[9]。在此前提下,对外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也尚在基础构建的探索之中[10]。因此,刊物力求加强智库对外传播的内涵建设,以长期外宣和舆情研究的优势,研判外部世界急需的中国学术话语的供给“短缺”,从外部对中国学术话语的需求角度推动智库的话语供给与话语储备,回应“世界之问”,同时,通过办刊的长期积累,以议程设置为导向,推出既反映中国立场又为国际学术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和标识性概念[9]。

3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的四个维度

从新型智库对外传播的定位、历史使命和快速提升其国际传播力的迫切性来看,可以借鉴战略传播、国家及公共组织形象品牌传播及管理学等前沿理论,构建其传播能力和效力的若干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2]。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国际传播应当以战略传播思想进行顶层设计,服务于国家战略全局。

战略传播,是指以软实力为基础,以形象塑造、身份构建、态度转变和价值认同为战略目标,整合公共外交机制、功能、策略、资源等,以达到提升国家影响力的对外政策的行为规范体系。战略传播是一种以国家战略和对外政策为核心,整合多种资源进行立体化传播的传播思想和理论。国家形象美誉度是检验战略传播实施效度的坐标,软实力可借助战略传播来构建国家形象[11]。

国家及公共组织形象品牌传播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英国学者丹尼(Keith Dinnie),其提出了“国家品牌化”的重要理论,后又构建了“ICON”(偶像)理论,并提出国家及公共组织形象品牌传播的四项原则,即整合(integrated)、语境化(contextualized)、有机(organic)和创新(new)[12]。这一理论模型为国家和公共组织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数字化传播生态中塑造形象和外部舆论、为构建传播生态、达成传播目标提供了路径。“ICON”(偶像)理论为构建智库品牌国际传播生态、达成传播目标提供了借鉴。“整合”是指作为传播组织应当整合组织内外资源协同服务于传播目标,特别是对国际传播资源的整合力,需要智库具有建立国际人脉和国际交往的能力和经验;“语境化”是指传播应当营造让语义得到准确和有效传播的多维度“语境”,包括智库在对外传播时应烘托友好氛围,丰富传播资料和手段,进行立体化传播,让受众“身临其境”等;“有机”是指传播的有机化和生态化,只有构建“有机”的传播生态才能让传播力得到释放和增长,下文将在第四个维度中进行详细阐释;“创新”则指智库对概念、范畴、话语体系创新与转化的能力,下文将在第三个维度中进行阐释。

两种理论都具有前沿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能够从传播力构建的能力和效力两个维度提供借鉴。本文认为从当前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的现状出发,可从四个维度进行传播力构建。

3.1  战略传播运营力

战略传播运营力,是指将战略传播的宗旨和目标纳入新型智库组织运营顶层设计,并在日常运营管理中应用的能力。现代公共组织的管理思想往往是借鉴企业管理的前沿理论,认为一个组织应当围绕其战略目标进行整体运营和管理[13]。智库应当将战略传播作为其组织的战略目标之一,将其有机整合到组织的运营管理中。在传播和阐释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理论,塑造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整体战略传播的思想指导下,应根据智库自身定位,确定战略传播的宗旨、内涵、内容、受众和路径等,并研究智库内外部资源情况和整合能力,制定组织对外传播力的指标维度、目标计划、实施步骤、效果评估以及反馈机制等系统方案。

根据创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前期调研,当前,国内有一定权威度的智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都涵盖了“国际影响力”这一重要维度,如细化为国际会议、国际合作、国际媒体、外文成果、国际化网络、外语应用等具体指标[14]。然而,如果从战略传播视角来看,国际影响力的概念更注重“效果”,而战略传播力的概念更注重对传播行为的导向性和能力建设。从智库自身建设出发,站在战略传播的高度上构建传播能力体系和效力体系,才能更好地达成智库评估体系中“国际影响力”效果评估的若干指标。而将战略传播力寓于组织的整体运营中,才能将智库塑造成为一种带有传播意识和自主传播能力的现代公共组织。

创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宗旨是将战略传播思想通过办刊传递给新型智库,并进行新型智库战略传播和运营力构建的初步探索。

3.2  品牌传播塑造力

品牌传播塑造力应成为新型智库构建国际传播力的重要维度。借助品牌传播的概念和系统理论进行公共组织对外传播,已经成为公共组织快速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的广泛尝试。

品牌从一个商业范畴的概念借用于国家和组织形象传播,这是由于品牌传播和运营的理论较为系统性,且高度适应于当前传播场域多元融合、传播主体和行为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在当前媒介环境下,品牌传播理论凭借内涵和文化塑造的力量以及整合传播的优势,成为快速提升识别度、认知度、知名度和影响力,保持关注度并与受众形成共识的一种重要传播理念和方法[15]。当前,新型智库整体还未将公共形象塑造和品牌化传播作为智库建设的重点,其主要原因是智库建设重数量、轻质量,趋同化较为严重,定位不清的问题广泛存在。因此,智库品牌塑造的关键在于找准智库定位,确定智库的功能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智库品牌系统,包括品牌内涵、品牌文化、品牌产品、品牌活动、品牌人物、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等要素。

其中,智库品牌内涵和品牌文化的塑造是构建品牌传播力的核心。智库作为政策“策源地”和知识生产、理论创新的组织,其理念、思想和文化的魅力是其影响力的主要内涵。一方面,智库品牌内涵和品牌文化是新型智库“中国特色”的提炼,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以及中国气派的学术精神和理性力量。新型智库品牌文化的形成基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形成,是智库品牌文化走向成熟的标志和自信的体现。“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16]。”挖掘和塑造中国思辨和理性精神的文化魅力,這是让中国智库具有鲜明特色,并以其文化魅力影响国际智库的根本。另一方面,智库品牌内涵和品牌文化是智库国际化共性的融合,是能够引发国际共鸣并具有引领性和先进性的价值理念、思想观念以及人文情怀的创造和提炼。智库本身就具备国际化的属性,从服务于政策咨询到知识生产,变化中的国际环境都是其进行知识创新的背景和变量。因此,智库的组织行为本身就是国际化的,智库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7]。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程度取决于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创造力。目前,中国已具备成体系地为全球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案的能力,智库传播的关键是通过理论阐释,使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及意义得到国际共鸣和认同,让中国思想和智慧具有的人类价值成为全球财富。这需要智库站在人类关怀和全球视角的高度增强阐释力和创新力。以上两点应作为智库品牌内涵和文化塑造的核心。

3.3  话语传播创新力

话语传播创新力,是指智库通过对包括概念、范畴、理论等在内的话语体系进行创新,引起国际社会共鸣,增强话语权的能力。智库基于其公共外交和舆论引导的使命,应当将话语创新力作为其国际传播力的主要构建维度。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创新应当基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相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要体现出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16]。

话语传播创新力要构建在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 话语体系的构建基础上。一方面,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讲好“学理性”中国故事。[16]智库的重要责任是实现中国理论与国际学术体系的话语融通,这需要对国际学术话语的把握能力和对中国理论的话语创新能力,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同时具有对国际学术界的理论贡献、理论创新和在议题中的引领能力。特别是需要在“全面阐释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2]等重要议题上发力。

新型智库的对外传播话语创新能力,是其对外传播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以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创刊的前期调研来看,话语传播创新力应当基于对国际舆论的研究和舆论引导的目标,《当代中国与世界》在创办过程中认为,新型智库对外传播话语创新力应包含以下几个维度:一是应当提高国际舆论中中国议题的学术议程设置能力和回应能力,做到配合外交外宣议程,系统性、长程地规划一定时间内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的学术议程;二是主动引领全球性议题的议程设置,中国在减贫、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全球治理领域已具备设置议程的能力,应当有组织地推出原创性、成体系的学术成果,以这些领域的“中国学派”引领全球治理的相关研究;三是基于中国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提炼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够为全球知识和理念创新带来贡献的标识性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进行范畴和理论的构建以及对外话语转化,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四是围绕对外话语转化创造中国理论的“语境化”国际传播,丰富理论话语阐释维度,活化理论传播话语空间,增强与国外理论体系的相互参照和借鉴。

3.4  传播生态治理力

新型智库的对外传播受众较为多元化,包含了国外智库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党派精英、意见领袖、媒体和工商业人士、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等,这些主体构成了智库对外传播所需要面对的复杂系统。“ICON”(偶像)理论的“有机”(organik)原则揭示了现代传播的社群性和社交性,人及其社交网络在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传播系统是“有机”的,也是“生态”的,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若要进行有效传播,则应当适应传播系统的有机性和生态性,将传播行为“有机”化,即构建人性化和社交化,具有共同价值、共同关怀和情感共鸣的社会网络和传播方式。智库作为传播主体,不只是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多向度”传播,而应当融入传播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优化生态系统,通过人性化和社交化使传播效果更加精准和具有深度,并发挥持久效力,通过交流频度的增加,从而有可能互相增益,并较为深层次地影响对方[7]。

传播的有机性和生态性概念,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智库全球治理层面。智库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智库在全球化趋势中,增强交流与合作,并基于知识分享和创新而进行的机制化或非机制化的安排。“治理”的相关理论认为,治理是个人和制度、公共和私营部门管理其共同事物的各种方法的总和。达成治理的底层逻辑应当是多元主体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大公约数”和治理理念及方式[18]。目前,全球智库治理方兴未艾,各国智库希望推进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進知识和理念层面的共享与互鉴,期待治理理念和公共产品的创造与供给,以共同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各种全球化问题。智库交流以人际化、社交化和具有深度为主要特点,因此,智库交流具有有机性和生态性的特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负有战略传播的使命,为推动知识领域的全球共享互鉴,应当在全球智库治理层面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借用“有机”和“生态”理念,创新智库交流的理念与机制,涵养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智库“生态”,力求在智库治理领域争取话语权,为全球智库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4  结语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经过5年的建设,其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但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学理性”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软实力和争取国际舆论话语权的历史使命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从创办《当代中国与世界》智库学刊的实践经验出发,认为在中美长期战略博弈和国际舆论斗争激烈的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应从讲好“学理性”中国故事,从“策源地”影响和塑造国际舆论以及快速提升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的需要出发,构建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应用战略传播理论和国家及公共组织形象品牌传播理论,本文提出了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构建的四个维度,即战略传播运营力、品牌传播塑造力、话语传播创新力和传播生态治理力。本文相对偏向于基于创刊论证和经验的实例分析,相关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的运用仍不完备,对战略传播思想和理论体系的运用不够充分。未来通过对《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办刊经验总结,笔者提出的新型智库国际传播力四个维度的研究和论证将更加充分。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 (2015-01-20)[2021-05-18].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2] 习近平.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EB/OL]. (2021-06-02)[2021-06-03]. http://politics. people.com.cn/n1/2021/0602/c1024-32119745.html.

[3] 黄蕙.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历史新方位和新使命: 专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J].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1(1): 62-68.

[4] 程曼丽. 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认知变化的辩证分析[J]. 对外传播, 2021(3): 4-7.

[5] 李希光. 全球社交网络的新闻生态与国际舆论引导[J]. 学术前沿, 2020(8): 72-78.

[6] 任晓. 第五种权力[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1-8.

[7] 马丁·李斯特. 新媒体批判导论(第二版)[M]. 吴炜华, 付晓光, 译.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 85-100.

[8] 史安斌, 刘长宇. 效力拓展与能力升级: 中国国际舆论传播力提升路径研究[J]. 新闻战线, 2020(22): 33-37.

[9] 谢伏瞻. 谱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EB/OL]. (2021-05-20)[2021-05-20]. http://www.wenming.cn/ll_pd/llzx/202105/t20210520_6054077.shtml.

[10] 何毅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话语建构[N]. 学习时报, 2020-10-28(1).

[11] 于朝晖. 战略传播管理: 冷战后美国国际形象构建研究[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12: 2-18.

[12] 史安斌, 刘长宇. 新形势下的国家形象传播: 破解困局与开创新局[J]. 对外传播, 2021(3): 8-12.

[13] 汪大海. 公共管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1-12.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 AMI中国智库综合评价研究报告(2018)[M].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25-27.

[15] 林升梁. 整合品牌傳播: 战略与方法[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8: 26-88.

[16]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6-05-18)[2021-05-29].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4.html.

[17] 柯银斌, 吕晓莉. 智库是怎样炼成的: 国外智库国际化案例研究[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6: 6-23.

[18] 于军. 全球治理[M]. 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4: 28-79.

Research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wer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ink Tank Journal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orld

Huang Hui

Academy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World Studies, Beijing 100037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wer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long-term strategic gam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est controlling the agenda setting and discourse power of global public opinion field. [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and public organizations image brand communication, and fully combined with the founding thoughts and practice of the think tank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World. [Result/conclusio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building a new type of think tank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wer from three aspects: telling the Chinese story of “academic rationality”, influencing and shap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from “origin” and rapidly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new think tanks, and puts forward four dimensions of building a new type of think tank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wer, that is,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brand communication shaping,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cological governance.

Keywords: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wer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Contemporary China and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