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在构建粮食安全新动能中的应用

2021-09-06黄静玲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粮食安全数字技术

黄静玲

摘要:借助数字技术强化粮食生产、粮食储存、粮食运输、粮食消费的管理,以数字技术形塑粮食的优质、高产、高效、节约模式,为粮食安全提供新动能。通过加强粮食生产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优化粮食生产生态、生产粮种、生产收割、生产加工等发展格局,推动粮食优质高产。通过深化粮食储存的数字化管理,推进农户、企业、地方和国家粮食储存的智能化、自动化、科学化,助力减损增收。通过强调粮食运输的数字化管理,强化政府部门、粮食企业、消费者对粮食数字运输的认知与应用,提高粮食运输的效率。通过筹划粮食消费的数字化管理,引导人们改变粮食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消费方式、消费模式等,构筑粮食的节约化模式。

关键词:粮食安全;数字技术;数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1.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10604

粮食安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人类首要解决温饱问题以维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国家和地区遭受粮食危机,虽然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但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强化粮食生产、粮食储存、粮食运输、粮食消费的数字化管理,以数字技术形塑粮食的优质、高产、高效、节约模式,可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提供新动能,促使人类能够满足自我的生存发展需要。

1粮食生产的数字化管理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粮食生产进入数字化模式,通过建构粮食生产的数字化管理,实现粮食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针对各地区粮食生产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调整,智能把握粮食生产的动态信息,推动粮食优质高产。

1.1建立粮食生产的数据信息平台

通过建立粮食生产的数据信息平台,记录粮食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通过平台智能读取、收集、研判、传递、预测粮食生产的数据信息,凭借数据了解市场,规划粮食生产的环节,实现优化粮食生产生态、生产粮种、生产收割、生产加工等发展格局,加快粮食生产的智能化步伐,推进粮食生产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平台开放粮食生产的土壤、田间、大气等数据信息,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利用数字技术精准算计各地粮食生产的生态条件,发展粮食信息采集和追溯技术,打造粮食共享生产链,智慧制定粮食生产的方案。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粮食的智能化“浸种+催芽”,推广采用自动摆盘覆土机,加强种子加工生产线建设,鼓励种植户购置先进精密播种机和高性能插秧机[1],科学控制选择种子和种植密度环节,开发应用施肥咨询系统“肥克施”软件,实现精准施肥模式,建立粮食生产科研基地,积极研发转基因品种,实现病虫害科学防控,通过手机、电脑或卫星技术智能遥控管理粮食的生产产地,完善粮食生产的数字互联,时刻传送有价值的农耕信息和建议,增强粮食生产的智能管理,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1.2研发粮食收割数字技术集成平台

我国粮食收割机械精细作业水平不高,需要加快研发数字技术集成平台,设计制造能够适应农艺特征的收割机,突破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能够表征精准构建作物与机械互作模型的新算法、新傳感器,智慧监测粮食收割的实时动态,针对粮食收割浪费严重地区进行重点关注,强化其粮食收割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减少粮食生产环节的浪费。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快速检测技术等数字技术建立粮食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读取、研判、处置粮食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环境、质量等数据信息,深化粮食原料产品的加工跟踪,构造粮食加工过程的全景监控模式,建立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全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推动粮食再生产的节约化,达成粮食安全的可追溯性。

2粮食储存的数字化管理

粮食产业中,粮食仓储为关键性构成部分,粮食仓储技术直接影响储藏过程中粮食的数量以及质量⑵。我国的粮食储存主要分为农户、企业、地方、国家储存。由于储存管理不当和技术落后导致粮食产生大量损耗。

2.1建立农户粮食储存数据平台

我国有60% ~ 70%的粮食储存于农户,由于农户储存设施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少技术指导等原因导致粮食出现受潮变质、生虫、鼠咬等现象,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利用数字平台如抖音、微信、微博等向农户推送粮食科学存储知识,引导农户科学储藏粮食,加大粮食储存设备投入,积极开发绿色技术、熏蒸储藏技术、粮食干燥技术等将其覆盖到县、乡、村的粮食储存系统,深化农户粮食储存的科学性,减少农户粮食储存的损耗。通过建立全国通行的农户粮食储存数据库,积极统计农户粮食储存状态,并以数据信息形式加以记录,加强各地粮食储存数据库的互联性,促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读取、研判和预测各地农户粮食存储状态,开发适合各地农户粮食储存的技术,减少农户储存粮食的损耗率。各地粮食部门需要运用数字技术定向检查和记录农户的粮食储存情况,智能分析不同区域的各类粮食储存情况,建设适合各地农户需要的储粮仓,并定向监督确保“专仓专用”,深化农户合理储粮专项策略,进一步提高贫困村(户)帮扶和帮助程度,增进农户粮食储存的有效性,减少粮食储存的浪费。

2.2建设企业“数字粮库”

我国部分中小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储粮设施仍很简陋,粮食仓库散热、除湿、密封性能欠缺以及杀虫效果有限,造成严重的粮食损失,需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能数字化储存,强化企业粮食储存的数字化管理,降低粮食储存的损耗,保障粮食的安全。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引导粮食企业建设“数字粮库”,借助计算机系统管理粮食出入库、粮食检验、仓库监控等,提高粮情处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采用先进软件开发技术提升仓储的智能管理,开通内部办公OA系统,促使粮食企业的储存数据信息能够实时采集、分享、统计和上报到平台,推动达成粮食储存数据信息处理计算机化、监控自动化、预测智能化等,实现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化重组,推动企业粮食储存的资源共享,减少粮食储存的消耗。国家或各地政府需要利用数字技术监测粮食企业的储存状况,有针对性给以财政补贴,加快研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系统,购置粮食储存必需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借助数字技术进行粮食储存数字管理,助力传统粮食企业储存实现智能化升级,强化中小型粮食企业的储存效率。

2.3建立全国互联的粮食储存数据库

政府部门需要强化粮食储存的数字化管理,推动“数字粮库”建设,建立粮食储存模拟仓,强化粮食储存模拟仓实验研究,开发粮情数据存储分析系统,利用数字技术深化粮食储存的宏观调控与应急保障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立全国互联的粮食储存数据库,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智能地读取、分析、研判、预测全国各地的粮食储存信息,整合粮食储存分散数据,开展粮食储存的宏观调控,并及时了解粮食应急动态,加强应急模拟训练,完善政府的应急能力,智慧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加快粮食应急配送建设,提高粮库数字化管理的质量。政府部门需要建设数字化监管平台,建构智能出入库系统的流程管控,在粮库内部安装视频安防监测,实现自动测温测湿、自动预测预警等,准确全面采集粮温、仓温、仓湿等仓储环节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应用,及时感应粮食储存的异常情况,达成实时监控、主动抽查、定期报备等,从储存环节保障粮食的安全发展。政府部门要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强化对粮食储存管理人员的监管,改进粮食储存的计划管理、统计管理、财务管理、资格管理等功能,坚持“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原则,做到尽量精确计算,按照绩效奖优罚劣,规避各类营私舞弊行为,强化智能监督机制,实现信息实时公开,形成进度透明、作风廉洁、运行高效的粮食储存的数字化管控局面。还需要加大对粮食储存的数字技术开发和应用,强化粮食储存单位与科研部门的合作,加强管理者对粮食储存数字技术的认知和运用,转变管理人员的认知,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健全粮食储备数字化管理机制,深化数字技术在粮食储存链的践行效率,形成更加集约高效、协同共享、实用先进的粮食储备数字化管理体系,降低粮食的管理损失,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3粮食运输的数字化管理

目前我国的粮食运输方式落后,粮食的调、运、接、卸效率低,这一过程中粮食的定损率为5%左右,如果核算成为数字,即大约为75亿kg[3]。目前,东北三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输出基地,而东南沿海各省则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和流入地[4]。“北粮南运”是我国粮食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粮食运输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如运输不当将造成巨大的浪费。

3.1政府构筑数字化运输系统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改变粮食运输的管理,推动建构粮食运输的数字化管理,提升粮食运输的自动化、智能化、组织化水平,优化财政支持力度,借助数字技术改进粮食运输的交通工具,推广运用集装箱装运粮食,避免因简陋的麻袋在运输过程中破裂而出现的丢失、抛洒等问题,构筑数字化运输系统,完善物流网络体系,打造粮食运输的数字公路,实现粮食运输的精细化管理,全程实时监控粮食运输过程动态,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等技术对储备粮运输状况信息进行直观、可视化展示,全景显示我国“北粮南运”主要通道的物流状况,推动实现粮食运输的动态调整,整合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部门的基础运输信息,构设公共性的粮食物流综合转运枢纽,建立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布粮食流通相关指导信息,智慧分析粮食浪费的问题,提高粮食的流通速度,避免粮食的大量浪费,推动粮食的安全建设。

3.2企业建立粮食运输数字信息体系

粮食运输企业作为我国粮食运输的主力军,需要加大对数字技術的引进,鼓励大型粮食运输企业实行数字化改造,建立粮食运输数字信息体系,普遍强化粮食运输车的车载检测系统,建设粮食运输区域、运输节点、运输园区的公共信息平台,智能监测粮食运输的流量、流速、流向等动态,智慧预判粮食运输状况,科学调控粮食运输的中转、拆分、装卸环节作业模式,积极建立“蓄水池”实现仓库前移,减少商品粮食不必要的中转,大力建构配送示范企业,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粮食运输数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粮食运输环节,规范粮食运输秩序,减少粮食运输损耗,推动粮食的安全建设。

3.3培养粮食运输的数字化管理人才

数字技术推动数字物流的发展,我国公路、铁路、水路建设为粮食运输的数字化发展模式提供基础保障,但粮食运输的数字化管理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和管理人才缺失的问题,导致粮食运输存在较高的损耗率,不利于粮食的节约化发展。为此,需要转变人们的传统粮食运输观念,培养粮食运输的数字化管理观念,觉知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力,促使人们主动利用数字技术改进粮食运输的方式,建构粮食运输的智能模式,加强统筹布局,增进互联互通,解决粮食运输的碎片化、孤岛化、低效化等问题,还需培养粮食运输的数字化管理人才,加大数字化管理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增强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开设,进行专门人才培养,学习发达国家的粮食运输的数字化管理先进经验,聘用国外的专家参与国内粮食物流的数字化管理,建立科技特派员支持基层的模式,推动粮食运输的科学化发展。

4粮食消费的数字化管理

数字时代,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追溯、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强化粮食生产环节的发展,进而推动粮食消费环节的改变,引导人们改变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消费方式、消费模式等,推动建构粮食消费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4.1利用数字技术培养人们的节约粮食意识

数字技术为人们提供“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的个性化内容”[5],人们在数字空间中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粮食节约消费的信息,通过利用图片、动漫、视频、微电影等数字媒介宣扬粮食节约消费理念,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数字平台进行粮食节约消费宣传,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人们的粮食节约消费意识,去除饭菜的剩余是身份或地位象征与隐喻,主张适度消费粮食,做到物尽其用,追求粮食消费的健康化,推进粮食节约消费活动的稳步发展,构筑国家的粮食安全。

4.2利用数字技术强化人们的粮食节约消费需求

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极大改变社会的生产链,建构共享采购、配送、制造、研发、库存等粮食共享供应链,世界大部分国家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粮食温饱需要,但非洲的落后地区仍有部分人未能满足,世界粮食仍存在安全风险,需要催生人们粮食节约的消费需求,以粮食节约消费需求调控自身的消费行为,促进粮食消费活动的生态化发展。通过借助数字技术实时捕捉人们的粮食消费需求,分析、研判和预测粮食消费的比例,明确自身的真实消费需求,根据自身的生存和健康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粮食配给,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性消费需求。如神东煤炭大柳塔煤矿食堂通过自动称量售饭系统“自助”取餐,以克计算,定量计费[6],科学明确人们的粮食消费需求量,找寻适合自身的最优餐食方案,隐性构建粮食节约的消费需求,有效构筑粮食消费的节约模式。

4.3利用數字技术改善人们的粮食消费结构

人们需要利用数字技术科学分析和研判自身的饮食营养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建立个人饮食的健康监测系统平台,实时监控粮食消费成效,动态推送符合人们健康需要的粮食消费食谱,科学追求健康型的粮食消费,避免肥胖、贫血、“三高”等疾病。人们通过利用数字技术读取相关粮食商品的数据信息,打造粮食的个性化消费结构,量身消费适合自己的粮食商品,以契合自身所需的个性型消费物发展自我,通过个性化筹划粮食的自我消费,避免粮食消费的浪费,打造粮食节约的生存模式,推动粮食的安全发展。

4.4运用数字技术改变人们的粮食消费模式

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发展粮食消费的智慧模式,物联网+5G +人工智能建构万物的互联性,强化人体的智能测量,自动高速计算点餐的分量,大力推广数据量化售饭系统,借助联网智能推荐聚餐的粮食消费量,标记人们的粮食消费数据信息库,实现按需、按量供给,智能监测餐饮节约行为,开展粮食消费的智慧模式,推动粮食消费的节约化。通过利用数字技术科学规划粮食消费的低碳模式,智能监测粮食消费的碳水成分构成,减少或限制碳排放密度高的粮食碳水消费,科学调整粮食消费结构,构筑粮食消费的绿色模式,建立制止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减少粮食消费的浪费。通过利用数字技术筹划粮食消费的微量模式,借助数字技术统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区等粮食消费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开发“N -1”“微克饭”“小份菜”“分餐制”等微量粮食消费模式,让“光盘行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定褒奖节约、惩戒浪费的政策措施,推动建构粮食消费的节约化,有效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陆书鑫,尹小祎,井洋.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保障粮食生产“十连增”[J].中国农垦,2013(12):22-24.

[2]彭音音,李江涛,林亲录.物寐网技术在粮食仓储中粮情监测方面的应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5):66-67+95.

[3]罗杰.中国粮食浪费惊人[J].生态经济,2017(2):10-13

[4]陈来柏,曹宝明,高兰.中国粮食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6,41(4):11-14.

[5]罗永雄.奇观世界的审美之思:基于传媒业态的大众文化批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5):89-93.

[6]张凯,张振声,徐颖.神东煤炭集团多措并举杜绝“舌尖”上的浪费[EB/OL].(2020-08-14)[2021-07-28].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0-08/14/c_1126368630.htm.

Constructing New Kinetic Energy of Food Fecurity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Huang Jingling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Nanning,Guangxi 530001)

Abstract:There are still risks in China's food securit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grain production,grain storage,grain transportation and grain consumption with the help of digital technology,and to shape the mode of high quality,high yield,high efficiency and economy of grain with digital technology,so as to provide new kinetic energy for food security. By strengthening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grain production,we can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grain production ecology,seed production,harvesting,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and promote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grain. By deepening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grain storage,the intelligent,automatic and scientific grain storage of farmers,enterprises,localities and countries will be promoted,which will help reduce losses and increase income. By emphasizing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grain transport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g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grain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on grain digital transportation,we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rain transportation. By planning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grain consumption,we can guide people to change the consumption concept,consumption demand,consumption mode and so on,and build a grain saving mode.

Key works:food security,digital technology,digital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数字化管理粮食安全数字技术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企业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