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者满意度的数字有声阅读平台评价体系构建与研究*——以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为例

2021-09-01刘婷婷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标准差频道均值

朱 男 刘婷婷 刘 阳

(山东省图书馆,山东济南 25010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有声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模式,借助新媒体技术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帮助人们在阅读时解放双手和眼睛,逐渐获得读者的喜爱。随后,有声阅读悄然入市,云图、天方、喜马拉雅、懒人听书、樊登读书等有声阅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国内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也相继开通有声图书馆[1]。有声阅读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 研究背景

1.1 概念界定

1.1.1 有声读物

有声读物,英译为“Audio Book”,《柯林斯英语大词典》的解释为“a reading of a book recorded on tape”,可以理解为“可以听的电子书”。1994年,美国音频出版商协会对其出了较为权威的定义并定为行业标准,即“包含不低于51%的文字内容,复制和包装成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或者单纯数字文件等形式进行销售的任何录音产品”[2]。

1.1.2 移动有声阅读

移动有声阅读是指在网络信息环境中,使用移动设备,通过听觉的感知方式阅读书籍的一种行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听书”[3]。与电子阅读相比,有声阅读不受阅读场景的限制,可以使双手和眼睛摆脱束缚,进而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此外,有声阅读还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使得阅读与其他活动同步进行。

1.2 相关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有声读物率先在美国兴起。当时的美国盲人基金会为了给战后的伤残士兵、盲人以及视力障碍者提供阅读资源,便将纸质图书通过播音录制下来[4]。我国的有声阅读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说书”艺术。不过,正式有声读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如《红楼梦》、“中国名著半小时系列”等作品。但国外和国内的有声阅读市场,都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缓慢发展时期后,在21世纪互联网普及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5]。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有声阅读服务最早主要是针对视障人士开展的。全国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南京图书馆和四川省图书馆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有声阅读服务,其他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进入21世纪后陆续开展的[6]。随着数字终端的普及,有声阅读的服务对象从盲人、儿童等小众阅读群体逐步扩展至年轻人、老人等大众阅读群体。基于此,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始加强有声资源建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0%)提高了4.3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为34.7%,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2%)提高了8.5个百分点[7]。我国有声书市场用户规模从2016年的2.18亿人上升至2019年的4.78亿人左右,预计2020年用户规模有望达到5.62亿人。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头部音频平台有声阅读用户及用户时长分别增长了63%、100%,随着用户听书习惯的进一步养成,有声阅读的普及率有望继续提高[8]。

目前,与商业机构相比,公共图书馆的有声资源总体数量偏少、特色不足、缺乏品牌优势,远远不能满足读者需求,亟需改善。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9年10月,山东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微阅读”栏目中开通了“鲁图数字资源平台”,为读者提供电子图书、期刊、听书、视频等移动端数字资源。其中,听书频道整合了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有声阅读资源,包括云图有声、懒人听书、仁仁阅听书、新语听书等多个平台及数据库,共计11973个音频。听书频道分为有声党建、国学经典、家庭教育、少年文学、科普百科等40个类别,做到尽量满足不同听众的不同需求。截止到2020年11月,鲁图数字资源平台总点击量为3715589次,其中听书频道点击量为1481783次,占总点击量的39.9%。

山东省图书馆自2014年8月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来,微信影响力在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中一直居于前列,能够体现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状况。此外,截止到2020年11月,山东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为152770人,数量庞大且包含多样化读者群体,能够代表读者的普遍意愿。因此,本文选取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及其读者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普遍代表性,并通过对二者进行调查研究来分析国内公共图书馆有声资源的建设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读者发放问卷,来获得读者对鲁图数字资源平台的真实使用体验。在数据收集前,根据确定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标准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1至5分,分别代表“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调查对象为鲁图数字资源平台读者。

本文通过山东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及多个山东省图书馆读者活动微信群发放问卷,链接为https://www.wjx.cn/jq/99281142.aspx。问卷调查时间为2020年12月3日至8日。此次调查共收集问卷312份,删除填写时间少于100s的问卷,以及所有指标得分相同的重复问卷,共得到25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2.92%。

2.2.2 访谈法

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深入挖掘满意度测评结果背后的原因,本文在完成问卷收集并进行初步整理后,进行了读者访谈。2020年12月9日至15日,随机选取了2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的读者(下文中分别以R1,R2...R20表示),分别与他们进行了20分钟左右的访谈,并将访谈结果作为问卷调查结果的补充,进行统一分析。

2.3 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的满意度评价指标、访谈结果,最终形成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读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读者体验是衡量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指标,因此本次研究主要从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的内容、服务、交流、情感和使用态度五方面开展读者满意度测评,以获得读者的真实使用体验。“内容体验C”主要包括书籍质量和演讲者素质量方面,“服务体验S”则从平台界面设计、功能及系统三方面衡量。“交流体验I”是指馆员和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的感受。“情感体验E”主要是从读者在知识效用方面的感受进行评价。“使用态度A”是指读者使用过后的主观意愿。

3 数据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利用SPSSAU在线分析,问卷的信度系数Cronbach α值为0.977,大于0.8,随机删除分析项后Cronbach α值没有明显改变。分析项对应的CITC值全部大于0.3,且最低值为0.600。综合说明数据信度质量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本文的评价量表指标来源于相关文献与读者访谈。从效度统计结果看,KMO=0.704>0.7,Bartlett检验p=0.000<0.05,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另外,3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值分别是51.570%,18.298%,14.057%,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83.925%>50%,意味着研究项的信息量可以有效地提取出来。

3.2 人口统计学分析

表2为有效问卷的读者人口学统计表。从男女性别比例来看,男∶女=1∶1.72,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多为女性,这与艾媒报告发布的《2018-2019中国有声书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有声书行业“男∶女=1∶0.89”有较大差异[13],具体原因稍后进行分析。从年龄分布上,18-39岁的读者占读者总数的79.30%,说明听书群体偏年轻化。从学历分布上看,学历为专科及以上的读者达到了89.84%,可见高学历读者居多。从职业分布上,排名前两名的是职员(41.18%)、专业技术人员(14.71%),可以看出大部分读者的生活规律较为稳定。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听书频次超过每周1次的高频次读者占70.70%,说明平台的读者粘性较好。

从了解渠道看,读者主要通过山东省图书馆宣传了解到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还有28.13%的读者是通过他人介绍。说明该平台在宣传推广方面还有待改进。

根据问卷星自带的IP来源分析,从地理位置来看, 山东本地的读者占42.58%,山东以外的读者占57.42%,其中湖南地区读者占32.35%。由此可见,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在国内的知晓度尚可。

3.3 基本数据分析

3.3.1 一级指标

从用户满意度评价一级指标得分整体来看,各指标得分均高于4.3分,说明读者对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的有声书知识服务较为满意。其中“交流体验I”得分最高(4.63),“服务体验S”次之(4.6),可以看出,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能够有效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内容体验C”得分最低(4.39),指明了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的改进方向。

3.3.2 二级指标

(1)内容体验C

“内容体验C”的满意度中,“书籍”部分(C1∶C2∶C3=4.37∶4.37∶4.29)明显低于“演讲者”部分的得分(C4∶C5=4.51∶4.40)。

“数量丰富C1”与“内容有趣C2”得分处于中间范围(4.37)。访谈中读者R17是一名中年女性白领,一般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使用听书频道。她表示:“虽然听书频道的书(音频)比喜马拉雅要少很多,但是我听书不太挑,现有的书(音频)够听好几年了。”这说明有声阅读这种新型阅读方式已经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而且读者主要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有声阅读。

指标“更新及时C3”(4.29)在所有“内容体验C”选项中得分最低,这也是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今后需要重点改进的方面。笔者认为,评分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山东省图书馆闭馆期间,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读者R4就表示过:“(听书频道)疫情期间好几个月没有更新。”二是移动有声阅读资源采购不足。读者R13表示:“听书频道更新太慢,一周才几本书,喜马拉雅一天的(更新)量要赶上听书频道一年的(更新量)。”

指标“演讲者”(C4、C5)中,“专业性C4”(4.51)得分略高于“知名性C5”(4.40)。其中“专业性C4”的得分是五个指标中最高的。这说明公共图书馆能够发挥其专业性,采购到价值较高的移动有声阅读资源,并且这些有声阅读资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知名性C5”得分略低,主要是听书频道有声阅读资源的演讲者众多,绝大多数演讲者与“樊登读书”的樊登和“得到”的罗振宇相比,知名度相对较低。

(2)服务体验S

“服务体验S”的总体得分较高,在所有一级指标中排名第二。“服务体验S”维度下,“平台界面”(S1∶S2∶S3∶S4∶S5=4.6∶4.59∶4.65∶4.63∶4.6)得分整体较高,说明听书频道页面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检索准确。

“平台功能”(S6∶S7∶S8=4.57∶4.44∶4.65)得分相对较低,其中得分最低的是“个性化服务S7”(4.44)。读者R4、R19在访谈中表示“不能像京东淘宝一样推送听过类似的书籍”,“听书频道不够智能”。由此可知,更加智慧化是听书频道未来改进的方向。

“系统服务”(S9∶S10∶S11=4.6∶4.69∶4.6)在整个“服务体验S”中得分最高,绝大多数读者在访谈中表示“微信还是可信的”“腾讯毕竟是大公司”,读者R10更是表示:“(图书馆)要真开发个听书APP,可能我就不会用了。”这说明读者对微信公众号开展服务的安全性表示了认可。公共图书馆开展“微服务”与自行开发APP相比,节省了人力物力,绕过了技术难关,同时安全性也能得到保障。

(3)交流体验I

“交流体验I”在所有一级指标中排名是最高的,这更多的是对鲁图数字资源平台以及鲁图微信公众号的认可。其中“馆员交流I1”在所有二级选项中得分最高(4.71),读者普遍认同“(微信公众号)提供了与馆员交流的渠道”。微信的普及,增进了读者与图书馆的交流与沟通,也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读者交流I2”得分相对较低(4.56),绝大多数读者认为能够通过鲁图微信公众号能够参加更多鲁图举办的活动,也能够与更多的读者进行交流。不过在访谈中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读者R15是一位40多岁的男性科研人员,他认为:“读书本身是一种非常私人的事情,与其他人交流同一本书的看法完全没有意义。”

(4)情感体验E

“情感体验E”反映了听书频道的知识效用。“知识储备E1”的得分最高(4.6),访谈过程中绝大多数读者表示他们通过听书频道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节约时间E2”得分排名第二(4.57),访谈过程中绝大多数读者表示他们是在通勤、家务、或健身的时候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有效地节约了时间。

“解决问题E3”得分最低(4.49)。访谈中主要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听书是为了放松”,这类读者进行有声阅读主要是为了休闲,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另外一种认为“学习与实践不是一回事儿”,比如偏好自我开发领域书籍的读者,普遍认为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还需要大量的实践。

“提升能力E4”得分较高(4.54),读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提升了自身的能力,这说明听书频道在其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5)使用态度A

“使用态度A”在一级指标中得分位居第二(4.57),这说明读者对听书频道持肯定的态度。二级指标中“愿意分享A1”得分最高(4.66),访谈过程中,一位湖南的读者R10表示“我在济南上的大学,使用听书频道是大同学推荐我使用的。疫情期间一直在家(湖南),我又把听书频道推荐给了我的亲朋好友。”绝大多数读者表示听书频道除了使用方便、资源较为丰富外,免费也是他们愿意分享的主要原因。

“服务满意A2”得分(4.57)仅次于A1,访谈中读者在该选项上表现了很大的宽容,他们认为“免费的服务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访谈对象R3受疫情影响,失业超过半年,他表示:“我以前是4、5个听书APP的付费用户,失业后发现免费的听书频道也很不错。”

“使用意愿A3”得分最低(4.47),该选项是一个类比较选项,比较的对象是商业听书APP。大部分访谈对象表示,与以喜马拉雅、蜻蜓FM为代表的综合在线音频APP相比,听书频道的资源太少。与以樊登读书、懒人听书为代表的垂直听书类APP相比,听书频道的资源缺乏针对性,吸引力不足。读者R7是一名中年女性白领,同时也是一名樊登读书2年以上的付费用户,她表示:“樊登读书的书籍不多,也就200多本。主要是心灵、婚姻、育儿类的书籍,对我的生活很有帮助。”

3.4 属性差异分析

在指标基本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研究了读者性别、年龄对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主要评价方式是均值对比与标准差对比,均值反映了总体差异,标准差反映了离散程度。

3.4.1 性别差异

(1)均值对比

听书频道男女读者在满意度的指标均值上略有差异(女性=4.60;男性=4.45),其中男性整体稍低。

从满意度二级指标中具体来看,均值差异更加明显。尤其是“书籍”下的“数量丰富C1”(女性=4.54;男性=4.08)、“内容有趣C2”(女性=4.51;男性=4.12)、“更新及时C3”(女性=4.48;男性=3.96),“演讲者”中的“知名性C5”(女性=4.51;男性=4.2),“交流体验”中的“馆员交流I1”(女性=4.77;男性=4.60)、“读者交流I2”(女性=4.63;男性=4.44),以及“使用态度”下的“服务满意A2”(女性=4.63;男性=4.36)、“使用意愿A3”(女性=4.70;男性=4.48)都具有明显差异。

(2)离散程度对比

结合上文男性与女性中均值差异较大的满意度二级指标,我们将基于性别差异,计算满意度二级指标的标准差,从而判断满意度指标评分的离散性。离散程度越大,说明听书频道的提升空间越大。

经过计算发现,女性总体标准差值以及女性所有的二级指标标准差值均小于1,表明女性满意度评分的总体离散程度较小,且满意度数值接近。

男性二级指标标准差中,“数量丰富C1”(1.288)、“内容有趣C2”(1.301)、“更新及时C3”(1.457)、“专业性C4”(1.131)、“知名性C5”(1.054)、“个性化服务S7”(1.150)、“读者交流I2”(1.003)、“解决问题E3”(1.044)、“服务满意A2”(1.075)、“使用意愿A3”(1.005)十项均大于1,说明男性读者在以上二级指标中差异较大。为了更好的分析用户满意度,我们下文将对维度进行调整。

3.4.2 年龄、性别差异

(1)维度的调整

从前文表2可以看出,听书频道主要读者群体的人口学统计年龄分布为18-29岁(39.45%)和30-39岁(39.84%)。结合年龄、性别差异的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30岁以下女性读者(以下简称女青)和30岁以上女性(以下简称女中)用户均值(女青∶女中=4.66∶4.47)差异较小,标准差稍有差异(女青∶女中=0.641∶0.774)。30岁以下男性读者(以下简称男青)和30岁以上男性(以下简称男中)读者在用户均值(男青∶男中=4.70∶4.16)、标准差(男青∶男中=0.531∶1.185)方面的二级指标上有重大的差异。下文分析时,我们划分为女青、女中、男青、男中四个维度来开展比较分析。

(2)年龄、性别维度下的均值对比

从图1中可以看出,听书频道男青、女青读者在满意度的二级指标均值基本一致,并且所有二级指标的均值最高分均为男青、女青读者。这说明30岁以下读者更加认可听书频道。访谈中,大多数30岁以下读者也是对听书频道表示肯定。

女中读者二级指标均值略低于男青、女青读者,绝大多数二级指标均值高于男中读者。男中读者除了“系统稳定S9”外,所有的均值最低,且与男青、女青、女中均值差距较大。这是造成所有男性维度满意度二级指标均值偏低的主要因素。

(3)年龄、性别维度下的标准差对比

图2是调整后年龄、性别维度下满意度的二级指标标准差分布。男青、女青的满意度二级指标标准差值均小于1,这说明男青、女青用户满意度评分的总体离散程度更小,且满意度数值非常接近。

图2 年龄、性别维度下各二级指标标准差

对于女中读者来说,除了“更新及时C3”(1.054)、“个性化服务S7”(1.033)以外,其满意度二级指标标准差值均小于1。说明女中读者的用户满意度评分的总体离散程度较小,且满意度数值比较接近。

就男中读者而言,除了“检索准确S4”(0.688)以外,其满意度二级指标标准差值均高于其他三类读者,并且有18项二级指标标准差值大于1。这说明男中读者的用户满意度离散程度非常高,基本上呈现两极化。这是造成所有男性维度满意度二级指标准差偏高的主要原因。

3.4.3 差异分析

结合均值、标准差的统计,我们对部分一、二级指标开展进一步讨论。

(1)一级指标“书籍”的差异分析

就一级指标“书籍”的均值(女青=4.65;女中=4.30;男青=4.60;男中=3.36)而言,四类读者具有明显差异。我们发现女青、男青读者对“书籍”的评分更高。相关研究表明,我国18-29周岁的成年人较之其他年龄段,更加倾向于数字化阅读[14]。根据访谈结果,我们发现30岁以下的男青、女青读者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较差,更加注重听书频道的免费性。同时,这两类读者精力更加充沛、学习需求更加旺盛,愿意了解更多类型的知识。

对女中读者而言,访谈中评价较高的读者更多关注育儿、儿童文学、心灵、职场这几类书籍。同时我们也发现,女中读者的用户满意度二级指标“更新及时C3”(4.26)得分较低。这从侧面说明女中读者对这几类书籍更加关注,知识需求相对集中。

男中读者一级指标“书籍”的用户满意度均值最低、标准差较高。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男中读者对知识需求更加多样化。就载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电子书、纸质图书[15]。就内容而言,他们更加偏向于历史、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书籍。其二级指标“更新及时C3”均值最低(3.18),标准差最高(1.834),说明男中读者更加注重兴趣,知识需求更加强烈,更容易“沉迷”他们所关注的领域。同时,男中读者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更多地选择知识付费。访谈中,一位男中读者R15表示:“去年(2019)一年我在喜马拉雅花了将近1万。”这是听书频道男中读者的用户满意度均值低,男性读者明显少于女性的最主要原因。

(2)一级指标“演讲者”的差异分析

一级指标“演讲者”的均值(女青=4.56;女中=4.43;男青=4.61;男中=3.91)与“书籍”类似,同样是男青、女青、女中读者均值较高,男中读者偏低。标准差男青、女青、女中读者小于1,男中读者大于1。前三类读者表示“知名演讲者很多”,而男中读者感兴趣的书籍演讲者知名度相对较低,他们大多表示“没听过这个演讲者”。特别要说明的是,听书频道的知名演讲者如濮存昕、董浩、鞠萍、艾宝良等人,他们演讲的书籍主要是经典文学、儿童文学等,点击率明显高于其他演讲者。

(3)二级指标“个性化服务S7”的差异分析

一级指标“服务体验S”中四类读者的二级指标均值接近,标准差大都小于1。特别需要分析的是“个性化服务S7”,该项男青、女青、女中读者均值接近,标准差小于1。这三类读者表示:“不喜欢乱七八糟的推送”,“操作简单方便”,“需要的书籍可以自己找”。而男中读者均值偏低(4.09),标准差较高(1.573)。研究表明,在社交网络中,男性更倾向于开展具有任务导向性的活动[16]。访谈中,部分男中读者恰恰看中推送功能,他们表示:“操作过于简单”,“不够智能”。

(4)二级指标“读者交流I2”的差异分析

从二级指标“读者交流I2”的均值(女青=4.67;女中=4.52;男青=4.64;男中=4.18)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女性读者高于男性读者。研究表明,女性倾向于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社会互动,以维持或促进人际关系[17],并且更加倾向于与家庭有关的话题[18]。访谈中,很多女性表示她们更加操心子女教育、关注亲子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线上或线下活动,她们与更多的读者开展了更多的交流。

访谈中我们发现,虽然男青读者的“交流体验I”均值也比较高,但是与女性读者相比,男青读者更加注重线上交流。

男中读者的均值最低,同时标准差最高(男中=1.401)。说明在该项指标中男中读者意见差异很大。访谈中,除了肯定的声音以外,相当一部分男中读者认为:“读书本身是一种非常私人的事情,与其他人交流同一本书的看法完全没有意义。”

(5)“情感体验E”与“使用态度A”的差异分析

“情感体验E”与“使用态度A”是情感、态度类的指标。读者对于“内容体验C”“服务体验C”“交流体验I”的用户满意度充分反映在“情感体验E”与“使用态度A”上。就“知识储备E1”“服务满意A2”“使用意愿A3”而言,四类读者的用户满意度充分反映了他们对于“内容体验C”的主观感受。就“节约时间E2”,男青、女青读者表示“节约了阅读时间”,而女中读者以及部分男中读者表示“占用的时间更多了,容易让人沉迷”。就“解决问题E3”“提升能力E4”而言,男青、女青读者表示“开拓了知识面,很多观点能运用到实际中”;对女中读者而言,在职场、儿童教育等方面的能力获得了很大提升;对于男中读者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实践出真知,因此产生了较大的满意度差异。就“愿意分享A1”而言,四类读者的均值相近,标准差全部小于1,说明读者对听书频道持肯定态度,愿意分享给更多的读者使用。

4 总结与建议

本文以鲁图数字资源平台听书频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相应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与读者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相关的用户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本文开展了基础数据分析与差异分析,并得出结论如下:听书频道的优势在“服务体验S”“交流体验I”“内容体验C”方面有待提升。对于如何更好的开展公共图书馆移动有声阅读服务,具体建议如下:

4.1 加强有声阅读资源采购

图书馆最重要的是阅读资源,有声阅读亦是如此。面对有声阅读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发挥其职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在合理配置馆藏阅读资源的基础上,加大有声阅读资源的采购。

对于购书经费比较充裕的图书馆,建议借鉴“喜马拉雅”等综合在线音频听书平台,有规划地采购面向未成年人、学生、低幼儿等各种不同群体的有声资源,力求做到“全”。

对于购书经费相对短缺的图书馆,建议向“樊登听书”等垂直听书类平台学习,选择某一类有声资源,如心灵、管理、家庭等,重点采购,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吸引特定的读者群体,力求做到“专”。

4.2 自建有声阅读资源

与采购商业声阅读资源相比,自建有声阅读资源降低了成本,避免了访问限制,最重要的是也解决了版权问题。

自建有声阅读资源可以结合本馆馆藏、区域或民族特色、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旅游资源等,力求做到“特”。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共图书馆开展了有声阅读阅读资源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如陕西图书馆的《听遍陕西》[19],杭州图书馆的“西湖传说”项目[20]等。

自建有声阅读资源还可以录制本馆馆员阅读的书籍音频,力求做到“精”。图书馆员录制有声资源有几点益处:一是馆员更加了解读者的需求,在选择书籍上更加专业化;二是馆员的阅读量较为丰富,对书籍的了解较为深刻;三是馆员有声阅读比文字性的新书推荐更加具有吸引力。

4.3 利用新媒体运营

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应用,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基本上都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号。新媒体也成为了公共图书馆读者获取相关资讯的主要途径。在维度“服务体验S”中满意度得分较高,说明山东省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运营有声阅读资源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利用新媒体运营移动有声阅读资源,有利于向更多的读者推广有声阅读,也有利于规避开发平台面临的资金、技术等难题。

4.4 开展针对有声资源的读者活动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向读者发布和推介馆内的有声读物资源。在维度“交流体验I”中满意度得分最高,也体现了山东省图书馆读者对于线上线下活动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设置有声读物专架,开展新书推荐、读书会等方式,宣传本馆的有声阅读资源,促进读者与馆员、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

猜你喜欢

标准差频道均值
订正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更 正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关于广义Dedekind和与Kloosterman和的混合均值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