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空联系”的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探究

2021-09-01袁晨晨马可莉周宝娟郭娜娜吴燕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滁州233100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都城建设发展

袁晨晨,马可莉,周宝娟,郭娜娜,吴燕 (安徽科技学院 建筑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

中外城市建设史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也是国内研究生入学考试及注册规划师考试的必考内容。课程包括“中国城市建设史”与“外国城市建设史”两个部分,主要以历史发展、朝代更替的时间线为脉络,记载了中外城市建设的社会背景、发展概况、典型城市等内容,并对典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组成、景观绿化、建筑形式等作了详细阐述,涉及历史学、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等多个学科,内容庞杂。由于时间及空间跨度大,从原始社会到当代社会,从亚洲到欧洲、非洲、美洲,且中外两部分城市建设史知识,自成体系。学生在缺乏亲身体验、对城市没有直观感受的基础上,难以在学习中形成对城市发展的完整观念,对所涉及的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城市的形态和建设情况之间缺乏条理性的认知,容易产生碎片化的记忆,很难准确地理解古今中外城市的发展演变及其内在联系。因此,“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就需要梳理整合中外城市建设发展的内容,通过时空纽带将多样化的城市发展表象进行剖析,使同学们找到中西方城市建设规划的共同之处,理解和掌握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

1 “时空联系”下的教学初探

古今中外的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规律,在纵向时间线上总是呈现循环发展的规律,而在横向空间梳理中,中西方城市建设也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所以,探寻“时空联系”下的城市发展规律则很有必要。

1.1 城市建设发展的纵向梳理

城市的建设同建筑一样,有独特的体系。古往今来的进程总是新生事物取代旧事物,城市也是如此。中西方的时代更迭、改朝换代,总是伴随着城市的毁灭与再生。故而,同学们在学习以时间为主线所记载的城市建设史之时,往往会学后忘前,且难以掌握。事实上,虽然大部分城市是处于一个拆与建的循环过程,看似差异明显,实则是联系颇多。通过时间线的纵向梳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发展轨迹。

1.1.1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纵向梳理

中国城市起源较早,大约可分为2个部分:一是在北方黄河流域,以“木骨泥墙”式建筑为主的聚落;二是在南方长江流域,以“干栏式”建筑为主的聚落。城市起源时期,野兽较多,且洪水等自然灾害对聚落的影响较大,故聚落一般选在高地,掘沟渠环绕,以确保安全,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城池结构。及至周朝,在总结夏商时期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营国制度”,城市选址、空间形态和建筑布局等形成统一规范。之后的封建王朝基本按照“营国制度”建造城市,主要分为都城营建和一般城市营建。

“营国制度”对都城的选址、建制、道路、功能分区等提出了严格的礼制要求。如“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等。后世严格依此建造的都城有曹魏邺城、隋大兴城,元大都等都城都严格依此要求建造。部分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或朝廷政权旁落,导致都城营建较为自由,并未按照“营国制度”建造都城。如东晋建康、南宋临安等。这里面具有一定循环发展的规律。周朝建立初期,国力强盛,因此城市建设严格遵循礼制。至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势力壮大,较少遵循都城营建制度,不仅规模扩大,城市道路、功能等皆自由布局,故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及至秦汉,都城建设虽以宫城为核心,但形制、布局等均较为开放。东汉末年,诸侯并起,为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曹魏遵循“营国制度”营建邺城,重新确立都城营建体系。隋唐时期,国力强盛,为强调权威,都城的建造达到空前的规格与规模。唐朝末年军阀混战,朝廷实力再次衰弱,市民阶层觉醒,城市建造呈现自由化趋势。北宋汴梁虽是三套城墙,但不是严格的方形,道路也并非经纬途制。而南宋临安更是毫无都城形制,商品经济发展已超王朝权威。元朝大一统后继承“营国制度”营建都城,采用“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手法,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封建王朝都城营建的特点大体经历“严格—自由—严格”的循环过程。都城区位也是与统治中心相结合的,经历“关中—中原—江南—华北”的变迁,往往并不处于经济富庶区域。新中国以来,这种城市发展规律也一直延续。

一般城市的兴起与衰落往往与战争和经济息息相关。这就需要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即可大致了解城市发达之处。而其形制虽较为自由,但也处处体现《周礼考工记》中对一般城市的布局规定,如宋平江府,虽不是严格的方正形城市,道路等级与功能布局略显自由,但其府治所在子城位于城市中央,主要道路呈棋盘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城市营建要求。

1.1.2 外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纵向梳理

外国城市起源通常包括古埃及与两河流域的城市。由于敬畏神明,故城市核心是神庙,两河流域则发展为山岳台供人朝拜。这种建设手法一直持续到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建设之中。古希腊的城市中心是卫城和圣地建筑群,用来崇拜守护神;并且会有广场供人们交流生活之用。至古罗马时期,城市中心依然是庙宇和广场,但其崇拜之物已有神明转为英雄。所以可以看到古罗马城市中心会有伟大帝王的广场建筑群。至中世纪,由于教会权利的空前壮大,城市中心由教堂和及其附属广场构成。文艺复兴之后,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城市建设更趋于自由,并开始考虑居民的诉求,直至近代出现一批新的规划理论指导城市建设,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由此可见,西方城市的发展脉络大体上是“神明崇拜—英雄崇拜—神明崇拜—平民化”的变化。所以西方古代城市建设史的重要内容是城市中心、广场建筑群等,直到近代衍变出规划理论并影响世界。掌握这个规律再学习中外城市建设史就轻松的多。

图1 中国古代都城发展脉络

图2 西方城市建设发展脉络图

1.2 中外城市建设横向梳理

中外城市建设史分为“中国城市建设史”和“外国城市建设史”两个部分,授课教师一般分开授课,课程前半段讲授“中国城市建设史”,课程后半段讲授“外国城市建设史”,由于中外人文思想、政治体制等存在诸多差异,容易使学生产生二者并无关联的印象。但是纵观城市建设发展历史,无论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还是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诸国,尽管在区位、政体和生活习性上差异颇大,但是在历史发展的时间轴上,中外城市建设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授课教师必须重视中国与外国城市建设的关联性。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外城市建设史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中国城市建设与外国城市建设内容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下的横向梳理,即提高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关联性。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从中建史与外建史分开讲授的教学方式转向加强中外横向比较的方式。例如,在学习中国某一时期城市建设历史的同时,简要向同学们讲授外国在同一时期处于哪个时代,城市建设的概况,并相互比较,找寻异同;等学到外国城市建设内容时,再用同样的方式回顾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内容。这样能更好的串联中西方城市建设历史,减少学生“学后忘前”的问题。二是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在通过中外城市建设的横向对比学习之后,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不仅是面向历史,更是贴近现实,展望未来。历史有规律可循,在今后的规划设计生涯,如何规避城市建设中的错误,如何选取其中的优点,是需要同学们在对比中探寻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清思路,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出一整套中外城市建设历史的思路。

2 中外城市规划思想梳理

从表面上看,中外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居民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明显差异,分属不同的发展体系。但城市能保持一种独特和稳定的发展方向,是因为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中外城市能够以各自的发展轨迹延续至今,并互相影响,也是居民这种思想模式的渗入。在认清中外城市建设的“时空关系”之后,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其规划思想。

首先是城市空间的差异。中国在很早就确立了礼制,这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与发展史,其以严谨和对称的特征著称,并强调城市整体空间;外国则更注重精神层面,从古希腊神庙建设到文艺复兴强调的理性、几何,更多是“英雄情结”下的城市。其次是城市的建造手法。中国古代推崇自然之道,认为应顺应自然,无论是城市中的园林建设还是寺庙殿宇,均依山傍水,融于自然,少有改造自然之心;外国则强调人本主义,其园林、建筑等大都是改造自然的产物。最后是人民意识的差异。中国古代是市井意识,以个体生活为主,活动丰富,杂剧、曲艺、戏剧等种类繁多,人们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市井民俗生活,并无统一宗教信仰;外国则很早就有公民意识,强调独立人格,但也有同一信仰,以信仰交流,所以早期更加强调民主权利。因此,授课教师需不断提醒学生,中外城市空间形态的不同,根本在于中西方思想意识不同。

3 结语

“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重点应是让同学掌握城市发展建设情况,提高学生的历史辨析能力,并以史为鉴,继承优秀的城市建设内容,避免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但是由于其时空跨度大,涉及内容多,如果只是循规蹈矩地按照课程内容授课,容易使学生产生割裂空间、拼贴历史的感觉。因此,将中外城市建设发展进行“时空联系”,不仅可以串联庞杂的中外城建史内容,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为学习和理解其他专业课程打牢基础。

图3 中外城市横向对比图

猜你喜欢

都城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