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探析——以河南郸城县某环境整治工程为例

2021-09-01李陈一张伟一北方工业大学北京100144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沿河风貌街道

李陈一,张伟一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144)

1 概述

城市风貌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含了城市建筑、空间景观、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何镜堂认为:“城市风貌的整体性要求我们用更广阔和普遍联系的视野去看待城市问题,分清主次,对各要素进行分析、归纳、优化和整合,总体把握,贯彻始终。其核心是和谐与统一,要处理好城市中各影响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

城市风貌改造主要有以下基本原则:

①文化性

城市风貌的文化性是城市文明的证明与象征,良好的城市风貌展现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使得城市体现人类建造过程中的科学思维、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城市建筑风貌往往是该城市某个历史时期的缩影,其城市建筑风格和映射出城市的时代特性和历史发展进程。

②地域性

城市风貌改造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城市和建筑物始终建造于地域文化之上。“地域性”就是城市风貌的基因,千城千面正是不同基因孕育出不同的城市风貌。城市风貌改造要了解城市的地域性特色,要充分满足城市发展所不能摒弃的地域性,又要兼顾城市发展的地域文化的连续性。只有确保地域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相统一,才能确保城市改造不失真。

③时代性

城市风貌还必须体现时代性。城市风貌改造服务于城市建设发展,建筑新构造、建筑新理念、建筑新思维刷新着设计师的改造思路,随着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被动式住宅等环保、绿色、低碳的建筑形态产生,设计师要重视应用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建筑形式,通过改造体现城市风貌焕然一新,塑造体现时代特征的建筑空间。

2 郸城环境整治工程建筑风貌改造项目问题分析

本次改造的内容包含街道建筑风貌提升和绿色生态环境整治两部分。改造设计工作基于现状周边用地与规划交通组织的分析,对郸城县沿河街道的所有建筑物和景观环境整体改造。

改造场地为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的沿河街道,西起公园西路,东至杨白沟。如图1所示。

图1 改造区域平面图

2.1 环境问题分析

2.2 建筑风貌问题分析

郸城县的沿河建筑物,大多数外墙都已损坏和过时,由于多数建筑物的建设时间较长,建筑物的墙壁不完整,褪色程度高,严重影响街道风貌的协调程度。受到时代更迭和不同建筑思想的影响,现代主义建筑、西式建筑、解构主义建筑在同一条街上交织在一起,使街道两旁的建筑呈现出一种“折衷主义”。这种建筑形式破坏了街道建筑风貌的整体性、协调性。

2.3 视觉效果问题

建筑立面上的广告和商店招牌风格各不相同且安置无序,太多无序和杂乱的广告导致视觉困扰。沿河建筑立面上的招牌大小和色彩凌乱,无法与建筑原有的立面风格统一,不仅破坏了原始建筑的立面形象,也影响沿河城市风貌。沿河建筑的一层以店面居多,商店广告对建筑物外立面的形象有较大负面影响。例如,缺乏与建筑风格本身相协调的屋顶广告,沿街底商的海报广告,以及严重阻碍窗户照明的大型商店广告。其次,沿街二层是视线聚焦点,但却是建筑物广告最聚集的部位。

每一栋沿河建筑立面中的窗、遮阳设施、阳台、雨篷、栏杆和空调机位等细部都是形成沿街建筑立面形象的重要元素,建筑立面形象的美观关键在于重要元素的设计方式。支农路到财鑫大道沿河段建筑立面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历史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细部缺乏整体性的设计,加之人为增设的附加构建体,如雨篷、防盗护栏及空调机位等,导致构建体不能与建筑相协调,破坏原本建筑立面,使得建筑外立面失去美观。

2.4 改造思路分析

过去,决策者对城市中的旧建筑采取了“拆除—新建”的改造方式。然而,许多旧建筑尚未达到使用年限,其结构仍具有良好的性能,功能也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仅仅因管理维护不善,或限于设计思路或技术水平的局限,才呈现出破败不堪的视觉效果。由于考虑财政资金有限,“拆除—新建”成本消耗高,因此城市风貌的提升应重点对街道及沿街建筑立面改造。

3 郸城环境整治工程城市风貌改造需求

3.1 环境整治需求

3.2 经济发展需求

3.3 环境互动需求

环境互动的衡量标准就是人是否愿意在城市停留。设计中充分考虑周围地块区民,最大限度增加开放空间,解决游憩空间不足的问题,以满足多种人群的需求。对此笔者考虑从两个重点出发:第一,景观建设中应从人群的心理需求出发,以人的尺度来进行空间设计,强调市民的舒适、愉悦和可参与性;第二,在建筑设计上也要考虑到人因各种原因在建筑前的驻足情况,使人、建筑、环境有机融合。

4 郸城环境整治工程城市风貌提升策略

4.1 城市宏观改造策略

4.1.1 规划城市景观

根据上位规划,了解周边建筑特征,再按照当地植物习性,对沿河地区景观带进行区域划分,形成不同的主题,比如四季(如图2)。也可以根据当地文化传承来进行区域的划分,形成不同的景观节点,同时对城市的历史发展传承等进行展示(如图3)。

图2 改造区域内景观规划策略

图3 改造区域内景观节点设置

4.1.2 城市色彩设计

城市色彩给人对城市以直观的判断,就比如北京的红砖黄瓦及灰色胡同、安徽的白墙灰瓦、布拉格的白墙红屋顶、圣托里尼的白墙蓝屋顶等等,城市颜色已经成为了人们辨别城市的特殊符号。

4.1.3 街道区域划分

参考上位规划,对街道的区域功能进行辨析和整理,从而进行划分,呈现不同的功能业态。在不同功能引导下的区域,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以此为基础对街道进行整治和梳理。

4.2 街区中观改造策略

已经经过划分的街道被定义出不同的功能,承接不同的业态,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街道美学,规划出人在此地发生行为所需要的空间尺度并考虑其活动时的心理感受。

街道的脏乱差,很大程度上也是杂乱的广告牌、残破的违建造成的。因此这些“城市垃圾”是必须要分类并且清理的。不仅仅是在河南的郸城,各个地方的违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街道的改造中,违建拆除是势在必行的。

望京老街改造的成功之一,便是将符合时代潮流的科技手段引入到街道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路在一点点扩宽,因为汽车增多了;商家都备有扫码支付的卡片,因为手机付款普及了。因此,街道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街道的改造考虑时代性势在必行。

4.3 建筑物微观改造策略

微观改造要重点考虑整体建筑风貌的平衡性,提取出单体建筑的风格元素。其次,将建筑风格元素融入整体形象改造中,力求通过建筑细部设计元素的修饰达到整体建筑风格改造的效果。

5 实例研究

5.1 城市风貌提升

首先是考虑到城市景观的改造与规划,规划出不同主题的景观节点,并对街道景观进行分段规划,赋予不同的景色与内涵(如图4、图5)。

图4 景观节点节选

图5 景观节点节选

其次规划城市色彩,根据界面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和配色。由图6可以看出,原街道立面颜色差异较大,新的设计提取了原街道的暖色主色,立面更加连贯和完整。

图6 节选街道原立面和改造后立面对比图

5.2 街道风貌提升

对街道的改造集中在违建拆除、街道天际线的把控以及街道空间营造上。

评估集是对评估对象风险等级的划分的集合,参照国家标准GB/T 21562对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风险共分为4级,即FR={R1,R2,R3,R4}={可忽略的,容许的,不希望的,不容许的},对应于证据理论中的识别框架。

之前的老街与商铺紧密相连,没有一个可以过渡的灰空间,造成人流无法分散的驻留,对街景也无心观赏。于是在建筑立面的改造中,考虑灰空间的设置(如图7)。

图7 改造立面局部

5.3 建筑风貌提升

5.3.1 建筑风格

如图8中的中医院建筑,在参考原建筑立面风格的基础上简化,使之与周围建筑融合度更高。中医院原本是简欧风格,简化原外立面的线条,屋顶增加更为简约的线脚,颜色统一到街道整体的灰红色系中,改造后建筑看起来现代、规整、简约。

图8 改造前后对比图

5.3.2 建筑材质

河南省传统民居建筑包括窑洞、砖瓦式建筑、石板房以及现代平顶房,因此在材质的考虑上更加注重砖瓦的应用(图9)。

图9 改造前后对比图

5.3.3 细部装饰

根据郸城县传统文化及建筑特征,介入一些地方性的装饰符号,增强场所地域文化的表现力。

图10的设计中提取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框的菱格雕花元素,将其运用到建筑物的外立面之中。

图10 改造中传统元素运用示例

由图11可以看出,菱格窗也被作为装饰运用到建筑的细部当中。同时,进行广告牌统一规制,使街道立面看起来更加连贯统一。

图11 改造中镂空窗运用细部展示

6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风貌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得以提升。对于有河流穿越的城市,其沿河风貌的改造将成为这些城市现今最应重视的课题。城市风貌提升要遵守因地制宜,合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体现城市特色,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等原则,基于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的要求,赋予城市风貌改造的新生命、新样式、新效果,塑造具有文化传承、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城市展示窗口。

猜你喜欢

沿河风貌街道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热闹的街道
包裹的一切
九九歌
热闹的街道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