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级交界旅游资源协同发展——以洪安茶峒为例

2021-09-01吴昕悦罗明金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400030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边城两地古镇

吴昕悦,罗明金 (重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重庆 400030)

旅游资源协同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有效发挥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特色和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旅游资源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地区旅游资源特色,有利于解决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利于塑造该区域的整体性。洪安古镇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重庆、湖南和贵州的交界处,洪安全镇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风景如画。与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的茶峒古镇隔河相望,茶峒古镇又名边城古镇,是湘西四大名镇之一,也是沈从文先生著名小说《边城》所在地,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近年来借助边城的故事打造了一系列旅游文化,使该地的旅游业不断发展。由此可见两地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景观都是相当丰富的,如果将两地的旅游资源相互结合,形成优势互补,那么将会带动整个区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洪安茶峒传统文化价值

洪安茶峒两地的传统文化价值与两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息息相关,不同的地方由于不同的社会结构、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人文风光、民俗风情等、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都各具价值。洪安与茶峒两地虽然有着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但两地隔河相望,千百年来两地日常生活早已相互交融,因此洪安与茶峒两地文化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贯通。

1.1 洪安古镇传统文化价值

洪安古镇有着传统古朴的古镇空间又蕴含了淳朴厚重的文化价值。洪安古镇背靠九龙山,面临清水江,是一个山水环绕,背山临水,人杰地灵的地方。古镇的老街道与临河码头成垂直状,街道依山就势,垂直向上,整个古镇看上去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传统建筑文化价值,古镇的建筑大多成穿斗式砖木结构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建筑两旁有高大的“封火筒子”,其作用是为了防火,一家失火不至于殃及别家。这充分体现了该地区人民的智慧。从高处俯瞰整个古镇鳞次栉比的“封火筒子”成为洪安古镇的一大文化特色。

传统红色文化价值,洪安古镇是刘邓大军入川的第一站,在此部署了川西平原会战,拉开了解放大西南的序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纪念此次事件古镇专门设立了“刘邓大军进西南纪念碑”。

传统商业文化价值,洪安古镇曾是重要的商埠重地,沿清水河形成的码头文化,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直到现在都影响着洪安古镇,可见曾经是何等的兴盛。

传统民族文化价值,洪安古镇民风淳厚,洪安古镇隶属秀山,秀山以山歌出名,因此洪安人民能歌善舞,其中《黄杨扁担》《黄花草》等舞蹈更是已名扬四海。这是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的体现。

1.2 茶峒传统文化价值

茶峒又名边城镇,与洪安古镇隔河相望,是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的原型,主人公翠翠生活的地方,同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价值:茶峒的建筑多为吊脚楼形式,特别是临近河岸的建筑最能体现出苗族传统吊脚楼的建筑特色,整个古镇依山就势,临江而建。吊脚楼上依然保留了部分雕花作为装饰,这些纹饰都是由传统木匠亲手雕刻,可见技艺的精湛,这是整个古镇更具有古色古香的氛围。

传统军事文化价值:茶峒曾是明清时期花垣县内两所协台之一,是清代的练兵场,古镇边上修建了厚实的城墙,预防敌人。同时也是解放时期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的重要指挥所。

传统民俗文化价值:茶峒的拉拉渡是与洪安古镇相互沟通的交通方式,也是该地区特有的渡河方式,不靠划桨,由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来满足船的移动。当有人过渡时,船上的老人就通过拉动铁环上的缆索,慢慢地将船拉到对岸。

1.3 两地共同的传统文化价值

洪安和茶峒两地隔河相望,文化自然相互碰撞融合。在古代经济的发展通常与河流相关,洪安与茶峒同在清水河的两岸,数百艘船只穿梭于清水河之上,使两地成为商埠重地,有了共同的商业文化价值。洪安与茶峒还是刘邓大军驻扎之地与指挥之地,有着相同的红色文化价值。同时两地也是沈从文《边城》的原型地,在此拍摄了《边城》等影视剧,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写生观景,体验小镇生活,有着共同的边城文化价值(见图1、图2)。

图1 洪安古镇风貌(作者自摄)

图2 茶峒风貌(作者自摄)

2 洪安茶峒现状及对比

历史文化的优势使两地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在这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小镇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近年来古镇面临着盈利下降、人口空心化等现实问题,根据笔者对两地实际考察了解到两地的现状及对比如下。

2.1 基础设施

洪安古镇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首先是道路设施方面,洪安古镇虽然在老街区域有青石板铺路,增加了古镇的氛围感,但道路上依然有部分损坏的地方没有修复,整体较为凌乱。同时古镇缺乏道路指示牌,消防道路;路灯、垃圾桶随意安置等问题。而对比茶峒,路面较为整洁,有部分指示牌,路灯安置也较为有秩序但缺乏该地的文化特色。其次是住宿娱乐设施方面,洪安古镇在住宿和娱乐设施方面只有极少的几家店铺,娱乐设施更是缺乏,这也是该地区近年来盈利下降的原因之一,无法留住游客,相比茶峒利用临河的优势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同时在河岸边开设小酒馆,酒馆每天都会举行各种活动,还会有烧烤等美食,在河边听着民谣吃着美食感受不同于城市的生活,这种体验吸引了不少游客。最后是公共设施方面,两地都出现了乱搭乱建的行为导致火灾的隐患严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地的排污问题,生活污水要么流到街道两旁要么直排江河导致清水江生态受到破坏。

2.2 古建筑打造

洪安古镇大多为传统的穿斗式砖木结构建筑,最为突出的是每栋建筑上的“封火筒子”,近年来,大多数青年外出打工,使小镇人口老龄化、空心化,许多房屋长期空置,无人修缮,许多传统老宅成为危房,不再适宜居住。另外部分在住的居民选择自主修建,完全不顾及小镇原有的风貌。比如:在老建筑的窗户上加不锈钢护栏,在建筑外立面刷各种油漆,甚至随意扩建等,破坏了古镇的整体环境氛围。相对于茶峒来说,茶峒以传统苗寨吊脚楼建筑为主,茶峒在古建筑打造方面与洪安不同,茶峒有相对统一的打造方法,整个古镇都采用了吊脚楼的形式,将其整修或翻新。虽然对于小镇的整体性没有遭到破坏,但整个小镇缺乏建筑特色,千篇一律的建筑形式无法吸引到游客。

2.3 古镇文化资源运用

洪安古镇拥有着丰富的传统建筑文化、传统红色文化、传统商业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还尚未起势,一方面是政府缺乏足够资金为洪安古镇的旅游业做全盘的计划。另一方面古镇旅游规划落地性不强,没有一套完整的规划方案,品牌空洞化。相对于茶峒,茶峒同样有着传统建筑文化、传统军事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相比洪安古镇,茶峒对于传统文化的开发更为实际。特别是茶峒充分挖掘了边城文化,茶峒的许多景点都是根据沈从文小说《边城》为蓝本打造的,将现实的场景打造成书中的模样,就比如:翠翠岛、百家书院屋、翠翠和爷爷的屋、拉拉渡等。利用小说中的场景来吸引游客,打造一种远离城市,宁静朴实的小镇生活。这种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没有整体化的打造,缺乏娱乐性、参与性以及消费性。可供游客停留的文化景点,购买的特色商品不多,因此许多游客匆匆地来又匆匆离开,无法带动其经济(见图3、图4)。

图3 污水处理现状(作者自摄)

图4 建筑修缮现状(作者自摄)

3 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策略

协同发展是指协调相关但又不同的资源,通过相互协作实现共同发展以达到双赢甚至是多赢。洪安古镇和茶峒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两地人民的生活习惯都有着众多关联,本应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来打造两地,但一直以来都是各自在单独发展。近几年两地在旅游方面都没有太多进展,还存在着盈利口碑下降等问题,陷入了旅游发展的瓶颈期。这主要是小镇缺乏良好资源管理及运用,无法打造地域文化所导致。如果不能克服这一时期,两地古镇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协同发展是两地突破这一难题的关键。如果将两地的资源相互协作,取长补短,那么两地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时机。若不整合发展,那么势必形成境域内恶性竞争,必须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两地的持续发展与共赢。因此两地资源协同发展是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对此我将提出以下几点发展策略。

3.1 整合两地资源优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洪安古镇与茶峒虽然有着许多相似的历史文化又隔河相望,但两地发展是极为不平衡的。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展茶峒在打造文化旅游方面,无论是最具特色的边城文化还是整个的旅游设施都要比洪安古镇更规范更完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旅游的可观可玩可停留,有一定的人气,而洪安古镇街道安静萧条,曾经繁荣的码头也不复存在,两地形成了对比。因此要将两地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解决不平衡问题,一方面可将拉拉渡作为连接,两地曾经都作为商埠重地,可在河两岸开展土特产销售,吃住游娱等商业,两岸沿河发展形成一片恢复昔日的商业氛围,自然会吸引游客。另一方面洪安古镇可学习茶峒打造边城文化的方式,将这种文化落到实处,比如:请当地的人民来演绎翠翠的故事。同时两地的红色军事文化也可以共同打造,两地将刘邓入川以及指挥的整个过程进行呈现,清水江大桥作为连接以一个串联的景点打造。这样一来茶峒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洪安古镇的发展,同时又将两地资源整合作为一个整体提高了两地的影响力。

3.2 实行地域共治,完善基础设施

地域共治是指相互关联的两地,通过联合共治实现共同发展。洪安古镇与茶峒两地地域临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不够完善。在道路上两地存在相似的问题,需要整理道路两旁的杂物,梳理道路使道路能很好地贯穿于整个古镇,保证车辆和游客的通行。同时要做好景区指示牌,路灯,垃圾桶等,这些公共设施可融入两地古镇的特色,与古镇整体相统一。同时还要考虑到各种安全隐患,设置医疗救护与避难场所、应急疏散通道等。这些通过两地共治的方式可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还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对于两地的污水排放一直以来都未曾解决,因此两地更应该相互协商,共同治理,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在清水江两岸种植净化水源的植物,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到对景的关系,比如种植芦苇等植物。这样通过共治的方式,实现两地基础设施的完善。

3.3 政府大力支持,创造良好的协同环境

洪安古镇和茶峒两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的利用与开发规模小,点多没有形成整体,想要发展旅游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就必须在两个区域内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消除两地在行政管理上的一些壁垒,在协同发展的机制下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两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需要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两地协作平台,形成跨省管理组织,两地可在平台上相互交流信息,整合信息形成资源管理库,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相容,真正意义上做到相互协调,相互发展,合作共赢。

4 结语

处于省级交界的洪安古镇与茶峒在旅游发展上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其在对古镇旅游的开发与利用时,不仅要考虑到古镇各自的特色文化资源,同时还要注意到两地古镇在历史文化资源上的交融性以及该区域的整体性。通过两地资源的协同发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问题,同时通过建立资源协同发展的方式,将两地资源整合,解决了两地发展不平衡问题,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两地的影响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洪安古镇与茶峒两地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赢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边城两地古镇
《边城之材幽之地》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古镇之旅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古镇——镇远古镇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同里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