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特点及规划设计初探——以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区规划设计为例

2021-09-01陈道亮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2

安徽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性化群体校园

陈道亮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2)

0 项目概况

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区位于合肥市新站区大众路与学林路交口东北角,北邻南坪路东临君山路南临学林路。总用地约8.3hm(125亩),规划建设启明楼、启音楼、启智楼、图书综合楼等功能建筑,总建筑面积约59000m。

1 设计理念——爱的聚落

教特殊教育所面对的学生,在智力、情绪、个性和行为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生理、心理障碍,行为上自理能力、自制能力较差。针对以上特殊性,设计从校园规划、校园建筑、校园环境、校园空间多角度出发,为特殊人群量身打造一个符合其教育需求、身心康复、技能培训的、充满阳光绿色的“爱的聚落”。

2 校园规划——因材施教、侧重个性的“聚落式”校园布局

通过对当前特殊教育办学特色的研究,打造听障、视障、智障教学、生活模块适度分离且又相互联系,公共功能模块共享的空间模式,我们将校园的规划采用聚落式布局方式:校园共设两个出入口,其中南侧学林路为形象主入口、东侧君山路为后勤次入口,南北主轴线及东西次轴线依次连接各出入口。

用地东南角为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将300m运动场布置在此,方便对外开放,利于城市空间在街角的打开。通过对视障、听障、智障三个特殊群体的生理、心理特点的研究,形成启明部、启智部、启音部三个教学生活聚落,每个聚落均包括教学、实训、生活等功能,这些功能围绕庭院布置,形成一个微型的聚落空间,房间—中庭—庭院的关系在教学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创造了多层次互动。考虑盲人对听觉依赖较高,启明部布置在校园西南角,远离城市主要道路,获得相对安静的教学环境。启智部位于校园西北角,听障部位于校园东北角。风雨操场是不同类型学生共同使用的场所,因此将风雨操场布置在校园中心位置,与三个教学生活聚落联系紧密,方便使用。培训中心和图书综合楼位于南侧学林路主入口两侧,形成校前区广场,同时也是校园与城区的过渡空间。各建筑之间通过风雨连廊适度的联系,营造一个全天候的人性化空间环境(见图1)。

图1 “聚落式”“教住一体”的校园空间

3 校园环境——充满阳光、充满绿色的人性化环境

校园根据三种特殊人群的建筑围合成视障、听障、智障三个微型聚落,将中国传统院落空间转译为校园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绿色、阳光的人性化环境(见图2)。

图2 充满阳光、绿色的校园环境

庭——每个聚落空间围绕中庭展开布局,良好的建筑朝向和日照以及充满绿化的庭院空间,可以让学生在此接触自然,放松身心,同时沿庭院周边布置多种功能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休憩、交流,形成一幅优美多样的校园生活场景。

廊——联系各功能区的走廊被放宽,让走廊扩展为除交通功能之外的交流活动空间,充足的室外阳光活动空间是开展交流的必要条件,让孩子们在交流活动中丰富阅历,锻炼能力是康复身心的重要教学手段。

园——在校园中心设置了具有传统园林意境的特色的小游园,这里充满绿色和阳光,是观景、休憩、交流的好去处,提升了整个校园的文化品质(见图3)。

图3 “庭”“廊”“园”多元的校园空间

4 校园空间——安全舒适的“教”“住”一体的空间组合模式

基于对三种不同特殊群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在空间组合上采用“教”“住”一体的组合模式(见图1)。将教学空间与生活空间紧密结合,并以此来划分空间布局,每个功能的建筑以水平连廊相连,既保证每个功能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又能方便快捷地到达每个功能区。这样的空间组合模式为视障、智障等存在生理缺陷的特殊群体提供了便捷安全可识别的人性化学习与生活一体化的空间。

每个教学组团形成独特的聚落空间,低矮的建筑、庭院以及水平走廊空间为这些特殊的孩子提供了各种机会,鼓励他们加强与他人的互动并一起探索周围的世界,让每个特殊群体能够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里完成学习与生活。

5 校园安全——构筑全天候人性化的安全校园

针对特殊群体的学习生活的特点,在校园安全上我们努力营造一个生理、心理层面的无障碍空间。

通行安全——校园的入口分别设置于南侧、东侧,伴有家长等候区。机动车从南入口附近进入地下,从而使校园内部形成安全安静的人行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小学生潜在的交通危险。

无障碍设施——在教学楼入口处设置缓坡坡道,教学楼内安装无障碍电梯、坡道和盲道,满足特殊学生通行的方便,教学走廊设置了两道防碰撞扶手,为行动缓慢不便的学生提供安全、宽敞的交通环境,适当地增加栏杆高度,避免出现室内高差,墙体的90°进行圆弧或者切角处理,教室门采用有防撞措施的无障碍门,每一个卫生间内均设置了无障碍厕位等。通过无处不在的细节设计为三类不同特殊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的无障碍的学习与生活空间。

6 校园建筑——体量灵巧、色彩平和的低层建筑

考虑使用群体的特殊性,在建筑造型上采用了体量灵巧建筑形式,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他们日常活动的需要。坡屋顶的想法最初源自孩子们所作的画,这些画是他们对家的想象——温暖且使他们的心灵有归属感。三层的低层建筑为这类特殊群体提供了便利的学习生活方式,避免了他们生理缺陷所带来的不便与安全隐患(见图4)。

图4 体量灵巧的校园建筑

校园采用了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建筑轮廓,富有文化气质而又独具趣味与活力,契合了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而又能予以文化陶冶。建筑以红色、米黄等暖色为主,平和的颜色配以黄色、绿色、木色等明快的色彩,既加强了学生对特定功能的记忆与适应,同时与校园环境高度协调,富有朝气。

特殊教育学校是学校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爱的聚落”这一主题的营造,充分考虑他们心理与生理的需求,创造一个充满爱与人性化关怀的学习与生活的聚落,在这里他们能够得到学习与锻炼,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

猜你喜欢

人性化群体校园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老年产品设计的人性化研究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