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效果

2021-08-31邢璐璐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3期
关键词:舒适度研究组患儿

邢璐璐

(抚顺市社会福利院,辽宁 抚顺 113007)

小儿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患儿的机体抵抗力比较差,各种细菌和病毒的侵入导致呼吸道出现感染,当患儿患病之后,患儿的鼻腔内部就会堆积很多病菌,增加黏液的排出量,如果黏液没有及时排出,会导致患儿的病情加重,引发各种并发症,没有科学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儿很有可能引起脑损伤,因此对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必须尽快进行科学的治疗和护理[1]。常规的护理不够细致完善,舒适护理可以针对治疗的各个环节进行护理,护理质量将会得到有效地提升。本次探究试验目的是探讨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探究试验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至2020年在我院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100例,将患儿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儿均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诊断,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对照组年龄为2~13岁,平均年龄为(7.26±3.85)岁,男患儿26例,女患儿24例;研究组年龄为1~15岁,平均年龄为(8.03±4.24)岁,男患儿22例,女患儿28例。此次试验进行之前已经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和家属的同意,患儿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确诊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加强补水、注重休息、物理降温等,同时为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加强呼吸道隔离,在进行抗病毒感染的治疗时,根据患儿病情症状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同时对患儿的临床数据做好相关记录,监测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辅助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即喷雾式鼻腔冲洗,在储液槽中加入1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合上分离器,将气源和氧气管连接起来,患儿采取坐位接受冲洗,张嘴呼吸,低头并向前倾,一侧鼻孔用手堵住,另一侧鼻孔内放入鼻孔接头,打开气源,进行冲洗,一侧洗完后再清洗另一侧,2 min内将鼻腔分泌物随清洗液完全冲到废液槽中[2]。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按时完成主治医师交代的护理任务,包括给予患儿体征指标检测、常规用药护理,以及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

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照顾者讲解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治疗及护理方法、病因病机、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向患儿的照顾者发放健康手册,提高照顾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配合度。②病情护理:密切监测患儿的意识、面色、呼吸及精神状态变化,将患儿口鼻内部的分泌物及时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当排痰困难时,给予患儿雾化治疗,以达到促进痰液排出的目的,并提前向照顾者讲解雾化治疗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提高照顾者以及患儿的配合度,预防肺部感染。每4 h监测1次体温,并准确记录。当患儿体温高于正常体温同时在38.5 ℃以内时,可通过温水擦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若在38.5 ℃以上时,则需按照医嘱让患儿服用退热药物[3]。③环境护理:为患儿创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每日定时对病房内进行换气通风,进行清洁消毒处理,让室内保持干净整洁,摆放儿童玩具,让患儿可以更加适应病房内的环境。④生活护理:患儿的日常饮食以清淡流食为主,忌油腻食物以及生冷刺激的食物,多饮用温水,对于饮食不佳的患儿,给予适当的静脉营养,让患儿的身体营养充足。⑤心理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常因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而易出现抵触情绪、躁动等不良现象,护理中应对患儿的心理进行安抚,在与患儿进行交流时使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同时通过看玩玩具、动画片、做游戏等方式将患儿的注意力进行转移,达到提高患儿心理舒适度的目的[4]。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护理方式之后在舒适度评分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面的差异。舒适度评分采用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4分,舒适度与评分成正比。临床症状包括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咽喉肿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试验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舒适度评分 在舒适度评分方面,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儿的舒适度评分基本无差异(P>0.05),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儿的舒适的评分均逐渐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儿的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2.2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并进行繁殖导致的疾病。根据其部位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和咽部为主的急性感染,轻症一般表现为流清涕、鼻塞、打喷嚏、流眼泪、轻咳、咽部不适、发热、咽痛等,婴幼儿则表现为呕吐、腹泻等;重症患儿常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全身乏力、食欲差、睡眠不安等症状[5];下呼吸道指喉部以下部位包括喉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以及肺炎,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通常表现为咳嗽,甚至剧烈咳嗽,部分患儿伴有发热、气喘等。小儿呼吸道感染以后,因为90%以上是病毒感染,所以不需要常规地口服抗生素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对症处理,当患儿出现发热,主要进行物理降温(如洗温水浴),尽量避免酒精擦浴[6]。如果患儿体温到38.5 ℃以上时,可以适当口服退热药物。呼吸道感染的处理主要是针对病毒的感染的情况,可以口服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清热解毒治疗。同时,患儿需要清淡的饮食,家属应尽量保持患儿房间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患儿[7-9]。

虽然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案,但是对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给予优质的护理,用以提高其舒适度,保证治疗过程中其可以更好的依从主治医师的安排,达到促进病情康复的目的[8,10]。本文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数据显示,接受舒适护理的患儿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患儿在接受舒适护理之后更加舒适,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且研究组患儿及照顾者对于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也更满意。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应用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帮助,对患儿恢复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舒适度研究组患儿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浅谈提高奶牛舒适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