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府片粤语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

2021-08-28袁凌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平调音系莫拉

袁凌敏

(暨南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1 广府片粤语及变调研究

粤语一直是汉语研究的学术热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所记,粤语分为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勾漏片以及吴化片,而其中广府片是最具代表性的粤语片区。广府片粤语音调系统复杂,总共为九声六调,包括平、上、去、入四声,各分阴阳。此外,阴入调根据元音长短,分成高阴入(阴入)和低阴入(中入),前者的元音短,后者的元音长(姚玉敏,2010)。其图示如下:(见表 1)。

表1:广府片粤语声调表

而广府片粤语的音调变读主要有两大类,即高平变读和高升变读。而这两种类型的变读又存在连续变调和非连续变调两种情况。高平变读两者皆有,它是指阴平字(包括少数非阴平字)的音调变为高平调。在粤语中大部分阴平字单念时为高降调,但一部分却念高升调。而当阴平字处于复音或连读时,其相当一部分时而念高降调时而为高平调。粤语的连续变调则是指高降调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变读为高平调的情况。而非连续变调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应称为变调,因为其与语言环境无关,并不是音与音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而是由于历史音变的共时性现象引起的一字多调等原因,使音调发生了某种变化。高平变调就包含连续变调和非连续变调两种情况。广府片粤语的高升调为阴上调,但是一大批非阴上字变读为高升调,这种情况则称为高升变读。高升变读全为非连续变调,并无连续变调的情况(宗福邦,1983)。而学界常说的“粤语中不存在连续变调”是指连续变调并不明显,非连续变调占主流的情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高平变读中的连续变调。如上所述,粤语中的连续变读是指高降调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变为高平调。粤语中的高降调为53,其连续变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高降调处于另一种高降调之前,变读为高平调。举例如下:

另一种情况则为:高降调处于另一高平调之前,变读为高平调,举例如下:

《当代语言学》中一文章指出,汉语变调可以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受邻近声调的引发,音变涉及调高调形或整个声调,称之为语境变调。第二类是由声调在语词中的位置决定的,这类变调不受声调环境的影响,称之为位置变调。第三类变调在预定的声调模板中进行,称之为模版变调。第四类是扩展变调,这种变调在非洲语言里常见,是早期生成音系学理论所依赖的语料。显而易见的,粤语中的连续变调属于环境变调,主要由受到后字声调影响(张杰,2014)。施其生教授比较了Ball的Cantonese Made Easy和How to Speak Cantonese两书后发现,如今阴平调的高平调变体源自高平变调。也就是说阴平调的高降调是本调,而阴平调的高平调是变调,后者渐渐取代前者(张洪年,2004)。

Yue-Hashimoto将汉语变调系统大致分为两类:左变调及右变调。左变调系统有:较简单的北京话系统,稍复杂的天津话系统,复杂而晦暗的台湾闽南话系统等;右变调为:简单的上海话系统,较复杂的右变调系统无锡话等等。从例子中可以看出,粤语的二字组连续变调为简单的右变调系统。

2 生成音系学的粤语二字组变调分析

理论语言学中的共时音系学是指对一特定时刻的音系结构的研究。从描述性的角度来说,其研究对象为语言中语音的组织规律。作为共时音系学的分支之一,生成音系学中的“音系”特指说话人对语音组织规律的潜在知识,强调用音系规则从底层形式推导出表层形式(张杰,2014)。而生成音系学中的连续变调研究则是对这种有关连续变调部分的潜在知识进行规律总结。生成音系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以七十年代中期为分界点,前期为线性理论,后期则进入了非线性理论时期,包括节律音系学、自主音段音系学以及词汇音系学等等。本章节将主要从自主音段音系学对粤语的二字组连续变调进行分析。

从第一章节可总结出广府片粤语连续变调的规律可表示为:

对应的变化形式则为(借用赵元任教授的五度标记法):

有关广府片粤语变调的生成音系学分析,最出名的莫过于MoiraYip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时撰写的毕业论文《汉语调系》(The Tonal Phonology of Chinese),她从自主音段音系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粤语中存在悬浮调的情况。她指出,粤语中普遍存在的变调,包括连续变调和非连变调,都是由于悬浮调在起作用。而此悬浮调可具体表现为某个词素,它既可为某种下层形式(如小词或呼格)又可为某个已删除音段的结果。粤语的连续变调多为后者,即只音节层面的删除,而调域以及音调特征则保持不变。这个已删除的音段通常具有高调的音段特征(即H tone),举例如下图(形容词:高高):

这个形容词原本表述为“高高”,而它的悬浮调为字“啊”的五调,变调后省略了该词语的音节,只保留了其调域与音调特征。前字“高”的声调中的低调被删除,取了悬浮调的声调为最终调值。因此,这个规则又可写为(Moira,1973:235-236):

Moira的这篇论文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有关粤语是否真的存在悬浮调“H”调,目前学界也并无定论。依笔者之愚见,这种说法似乎自有道理。从历史悠久、保留粤语古韵较完整的粤曲中就可窥得一二。粤曲中,无论段落处于高调或者低调,插入的填充词多为“H”调。以粤曲《凤阁恩仇未了情》为例,它的歌词中一段为“一啊叶,轻啊舟去,人啊隔,万啊重山。”(中间出入了高调填充词“啊”)可见,无论是由于词语本身还是唱法要求的原因,“H”调的悬浮现象在粤语中或许确有存在。

3 经典优选论视域下的粤语二字组变调分析

由于经典音系学对规则的输入部分和变化没有理论加以界定和限制,使规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受任何制约,因此,音系规则只能对一些语言现象加以描述,而不能解释说明。而诞生于九十年代的优选论则通过提供一个高度概括的合格性制约条件的集合,对可能存在的表层形式进行筛选评估,最终决定优选项的输出。优选论的制约条件主要有两大类忠实性制约条件和标记性制约条件。忠实性制约条件要求输出项和输入项保持一致。标记性制约条件要求输出项必须符合或不违反某些结构上或特征上的要求(王嘉龄,2002)。

粤语的优选论分析需要借助生成音系学的莫拉理论。学界普遍认为,在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着音节—声调映射制约原则。[“Syllable-Tone Mapping(T)”]即一个音节必须与至少一个、至多两个声调特征相联系。粤语也不外如是。所以,结合莫拉理论,以莫拉作为载调单位,舒声音节与两个莫拉相连,入声与一个莫拉相连,每个莫拉再与一个声调特征相连并以H代表高调,L代表低调,粤语方言九个声调就可以表示为图1的形式:(“ ”代表音节,“m”代表莫拉)

图1

根据McCarthy与Prince(1999)的“对应理论”(correspondence theory),并参照广府片粤语连续变调的观察和研究,笔者对粤语的连续变调提出了四条忠实性条件和两条标志性条件。忠实性条件为:不增添、不删除、右字调制约条件和不变调四条。分析如下:

(1)不删除:这条制约条件要求输入项的每一个声调特征在输出项中有一个对应的声调特征。简称为:Max-IO(Max:Maximal,I:Input,O:Output)。

(2)不增添:这条制约条件要求输出项的每一个声调特征在输入项中有一个对应的声调特征。简称为:Dep-IO(Dep:Dependent,I:Input,O:Output)。

(3)右字调制约条件:即二字组输入项中右字调在输出项中保持不变,王嘉龄学者提出这一条规则适合大部分汉语方言。此条规则可简称为:R-Ident(R:Right,Ident:Identical)。

(4)不变调:输入项的每个特征在输出项中保持不变。简称为:Ident-IO(Ident:Identical,I:Input,O:Output)。

根据广府片粤语的连续变调情况,左字调不出现高降调并且起始调不为低调。分析如下:

(1)左字降调:粤语两字组连续变调中,左字不出现高降调情况。此条件提出是参考武汉方言变调。(侯芳,许菊,2012)简称为:L-HFC(L:Left,HFC:High Falling Constraint)

(2)起始低调制约条件:低调不能出现在音节的起始位置上,即一个音节的第一个莫拉不能与低调(L)相连接。此条件提出是参考湘潭方言的连续变调(房青,2012)。

经过整理后,条件排序如下:Max-IO,Dep-IO,R-Ident》LHFC,ILTC》Ident-IO,分析如表 2:

表2:HL+HL变调竞选表

由竞选表可知,候选项a,b,c违反了最高等级的不删除、不增添以及右字调而淘汰。选项f违反第二等级的起始低调原则而遭到淘汰,选项e虽然没有违反最高等级和第二等级,但在最后不变调条件中,违反次数更多而遭到淘汰,因此选项d胜出,为最佳输出项。同理,把HL+HH底层形式输入可得:(见表3)。

表3:HL+HH变调竞选表

由竞选表3可知,候选项a,b,c违反了最高等级的不删除、不增添以及右字调而淘汰。选项f违反第二等级的起始低调原则而遭到淘汰,选项e虽然没有违反最高等级和第二等级,但在最后不变调条件中,违反次数更多而遭到淘汰,因此选项d胜出,为最佳输出项。最终最佳输出结果为:HH+HH。

本章节通过结合生成音系学的莫拉概念对广府片粤语声调进行表征,并运用制约条件的分析手段对该方言的高平变调现象进行了优选论解析,得出了与自主音段音系学同样的变调结果。(宫齐,范俊军,2005)。

4 结论

本文从生成音系学和优选论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了广府片粤语的高平变调中的连续变调问题。生成音系学主要着眼于MoiraYip的悬浮调分析,而优选论则是借助了莫拉理论和制约条件对变调现象进行解释。但此文仅局限于粤语的连续变调的探讨,对粤语中更占主流的非连续变调(如历史音变现象)并未作出具体解释。此外,悬浮调存在与否也并未进行验证。此两点将作为以后改进分析的主要方向。

猜你喜欢

平调音系莫拉
非遗传承视角下菏泽大平调传承人才“四位一体”培养研究
菏泽大平调的传承及保护策略研究*
RCM维修管理模式在平调系统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英语元音/e/的语音特征及其音系功能
奇台方言音系及其演变规律
再談梵漢對音與“借詞音系學”的幾個問題
南朝宋齊譯經對音的漢語音系初探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