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内涵和落实建议

2021-08-27张玉洁邵怀领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实施建议存在问题

张玉洁 邵怀领

摘   要: 语文学习是各科学习的基础,中学卓越语文教师的培养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整个中学教育及学生质量的关键所在。根据卓越教师的内涵,针对我国语文教育现状,分析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方面的问题,在高等师范学院中文课程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汉语言师范学生的培养、语文教师的职前培训等各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探讨中学卓越语文教师的发展模式,为我国中学卓越语文教师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 中学语文卓越教师   计划内涵   存在问题   实施建议

人才培养是国家振兴的基石,教师的培养直接影响国家的教育质量。我国自2014年发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正式推出卓越教师计划,旨在以卓越教师造就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卓越教师计划的推进,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优秀教师的培养。语文的学习奠定了各科学习的基础,是进行各科学习的工具。要想培养一批高专业水平、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卓越教师,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无疑是重中之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面临一些问题,中学语文教师需求量巨大,但是语文教师的水平却参差不齐,缺乏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难以满足新时代语文教学发展改革的需求。

一、中学语文卓越教师的含义

(一)卓越教师的概念分析。

自“卓越教师”计划推出以来,概念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中学语文卓越教师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有正确且全面地认识卓越教师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培养中学语文卓越教师,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指出:“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社会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由此可见,卓越教师不仅要有高尚且深沉的教师情怀、专业的教师素养,更要有追求卓越的品质。就语文学科来说,中学语文卓越教师是对基础教育语文教学领域拔尖人才的一种指称,具备优秀语文教学能力及教师素养。

(二)中学卓越语文教师素质要求分析。

1.高尚的教师情怀

教师情怀是教师从事教师行业的自我内在认同感,是语文教师的内在品质和自身修养的体现,也是不同于其他行业鲜明的个性化职业特征。高尚的教师情怀主要表现为爱学生、爱教师行业,具备较强的自我行业认同感。当教师进入教师职业生涯时,这种自我认同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责任感与荣誉感,自觉地用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言行。其次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爱国情怀、不断追求卓越的品质特征和良好心态。高尚的教师情怀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和忠于教师职业的内在动力,也是个人魅力产生的内在源泉。

2.较强的自我学习意识与专业发展能力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为了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中学卓越语文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应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有意识且创造性地發展专业素质。即卓越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状况自觉地调整职业发展方向,监控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并对专业发展和教学发展具有清晰的计划意识和创造性发展能力,有效发展自我并推动语文教育行业的创新发展。

3.系统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实践能力

思想付诸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先进的教学思想要与国家教育精神相一致,指导语文教师从事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卓越教师理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这是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基础,否则卓越无从谈起。先进的教育理论是教学行为的依据,确保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有所依。但是,仅有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知识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还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对教学理论加以灵活运用,将语文专业知识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指导日常教学活动。

4.扎实的知识基础及广博的文化涵养

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工作。语文知识的坚实基础是一名卓越的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是区别其他教师重要而具体的表现。由于语文学科独特的专业特色,不仅要求语文教师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如标准的发音、规范的书写能力等,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的知识背景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影响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和效果。语文教师具备的文化底蕴应是广博而深厚的,应涉及文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卓越教师得以彰显卓越的土壤和根基。

5.高效的学生管理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是与学生交往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生管理的目的,还是有效管理学生的表现。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不仅具备教育学知识,还具备相应的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知识,为学生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卓越教师在做好班级管理的前提下还要搭建好家长、学校和社会沟通的桥梁,通过自身行为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师生营造和谐美好的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舒适、有益的环境。

6.敏锐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上一次教学活动的结束却是下一次教学活动的开始,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行为发生后的自我评价与审视。语文教师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已有的教育理论,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得不说,敏锐的实践反思是卓越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重要标志。

二、实施中学语文卓越教师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卓越教师定位模糊,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自我国推出卓越教师计划以来,对卓越教师定位还不够明确,直接导致培养目标偏差,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不成熟。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师主要来源于师范院校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应紧紧围绕中学语文师资培育进行。但是,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汉语言及语文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尚不具备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相似,很难真实反映师范生培养的专业水平,很难满足准中学语文教师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造成众多汉语言专业师范生学习目标偏差,学习的目的往往是考证及升学,功利性太强,且缺乏强大的学习动力,没有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意识,导致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和综合能力欠缺。

(二)各中学与高校之间缺乏联系,各单位合作培养态度不积极。

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要想培养高素质教师,就要实现“行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必须获得中小学校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养的有力配合和大力支持。但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主要依赖各师范院校,政府、各中小学等培养单位之间的教师培养方案是割裂的、独立的,缺乏实在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例如,虽然很多高校邀请中小学专业教师作为校外导师参与师范生的培养,但该方案并未得到切实推行。部分校外导师仅仅在论文答辩环节给出些许意见及指导,有的甚至仅仅是走走形式,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意义。

(三)高校课程设置不够完善,专业课程比重不足。

众多师范院校的汉语言及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缺乏交互性与综合性。例如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思政课程,涉及范围窄,学生对人文、艺术、科学、社会等领域的知识接触较少,导致难以形成广博的知识面和多元的文化視角。同时,高校忽视教育实践课,导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此外,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不足,往往仅涉及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缺乏语文教育等专业课的设置,难以突出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专业性,导致学生教学理论不足。

(四)教师培养重“术”轻“学”。

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高校的教育实践要求与学科课程设置没有得到同等重视。甚至一些高校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忽略学科专业教育教学,通篇只是简单地就教育论教育,易导致以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本位主义”。此外,在教育学科内部存在重术轻学的倾向。例如,一些高校过于强调“怎么教”的教学技巧训练,忽略教育理论对“为什么这样教”的指导和指导。

三、实施中学语文卓越教师计划的建议

(一)明确卓越教师计划内涵。

在卓越教师计划践行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最基本原因是人们对卓越教师的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偏差,影响卓越教师的发展。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卓越教师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的老师,还是具备科研能力的专家、富有人格魅力的优秀语文教师。各培养单位应加强对中学卓越语文教师内涵的全面认识及学习。

(二)构建CS和UGS协同培养新机制。

CS模式即College and School模式,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共同培养教师人才的模式,该模式弥补了师范大学单一培养教师这一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升了中小学校的参与度。UGS模式即University Government and School模式,是由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师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模式,该模式主张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通过政府将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联系起来。这两种模式是当前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比较认可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语文卓越教师培养方面提供借鉴。在培养过程中,应主动邀请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参与卓越教师培养工作,建立互助共赢的协同培养新机制。

首先各单位之间要明确协同培养内容,包括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等各方面;其次,当地政府要及时且全面地把握中学语文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统筹规划本地区语文教师的队伍建设,做好招生培养和教师需求之间的合理有效对接。另外,高校要将社会对语文教师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最后,中学要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只有各个合作单位通力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程的更新与教学体系的完善。

高等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要满足语文课程性质的需要,考虑语文教师的培养要求。高校中文课程体系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程两大模块,其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基本集中在汉语和文学及有关专业课程上。对于语文教师培养来说,目的是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要想切实推进卓越教师计划的实现,应加大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例如在选修课方面增加相关语文课程教育类课程,方便学生根据兴趣及需要,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及更大的选择范围。

(四)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培养教师教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处于教育一线,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状态应该是最清楚的,但是绝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只把自己当成了教书匠,忘记了自己也是能够并且应该进行教学研究的。政府、高校及中学应强化中学教师的研究意识,提供相应的教学研究设施等条件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师教学期间,应大力提倡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亲自参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及研究,在研究中解决教学问题,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教书匠。促进教材的更新与完善,为此师范院校应组织专家组深入中学调研,鼓励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参与编写符合中学语文教师培养的教材,使教学与教材相配套,以建设教学课程体系。同时要注重对汉语言等专业的师范生的教学科研意识的培养,支持并鼓励本专科生参与科研教研活动。

(五)增加教学实践的比重,丰富与更新实践内容。

教育教学是一项面向学生的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会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在培养中学卓越语文教师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范教育最好的方式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交叉融合。师范院校应注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训练,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丰富实践内容和方法,这是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可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为他们提供实习机会,例如课堂模拟演练。通过模拟教学过程,加强师范生对教育行为的感知;小组试讲活动,定期开展学习小组试讲活动,校内外导师参与过程指导,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胡芳毅,李钢,陈勇,周红茹.论中学卓越英语教师的培养:品性、挑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9(2).

[2]冯海英.中学卓越语文教师职前培养目标与路径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

[3]王瑛,李福华.关于“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的思考——基于若干所高等院校“卓越教师计划”实施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学刊,2013(4).

[4]祁占勇.卓越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合理性建构[J].当代教育,2014(9).

[5]刘中黎.中学语文卓越教师的培养与课程设计[J].教育评论,2012(6).

[6]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EB/OL].(2011-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110/t20111008_145604.html

[7]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0-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html

[8]毕景刚,韩颖.“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内涵及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13(123).

本研究系山东省2018年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三跨四结合”的小学教育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M2018X050)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实施建议存在问题
关于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课程改革及实施的建议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比较实施建议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实现高中地理三维目标的几点建议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落地实施得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