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初探

2021-08-27燕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9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协同思政

燕杰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高职医学生是今后医药卫生行业的主要生力军,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素养将会影响未来医药行业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应该加强思政教育与新技术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及吸引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同时,也促进思政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    键   词]  新媒体;高职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01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进行革新。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医学院校重要的教学任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重点强调了当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1]。大学生的思政理念正处于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在大学阶段对学生展开积极的思政引导,对其正确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高职医学院校来说,思政教育的成效是决定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

随着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日益深入,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应该加强思政教育与新技术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及吸引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高职医学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其中,学校的思政教师虽然已经在新媒体环境下针对大学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但尚存在诸多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如观念的转变还不够到位、教育教学的内容缺乏吸引力、教育教学的形式也不够灵活等,从而使新媒体环境中面向高职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针对性较差、有效性不足。

(一)从育人主体来看

高职院校是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产出地,高职医学生是社会医药行业的重要生力军,其思想观念以及道德素养可能会影响未来医药行业的整体思政水平,这将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对高职医学生展开良好的思政引导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教导学生具备精湛的医术,还要加强其思政教育,促进其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协同发展,从而为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

就目前高职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教育工作的展开主要依赖思政教师,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其中难以显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主要立足教材,更多地向学生灌输长篇大论的思想政治观点,而对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认同观点并不关心。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思想灌输的状态,很容易引起其抵触情绪,使思政教育工作适得其反。

(二)从教育内容来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对思政教育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新时代的医学人才需求,高职医学院校在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时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和心理状况,结合时代思政理念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展网络资源的应用,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帮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2]。除了思政课程以外,在专业课程上注重思政教育,坚定医学生的学医信念,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激发其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不断提升职业素质和培养职业情怀。

但是,目前高职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思政课程来展开,而一些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对学生的思想、信念等方面的关注度不足,导致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很难得到有效的思政教育,严重限制了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发展。此外,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较大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让学生“通过考试”为目的进行思政课教学,在教学中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对网络资源开发较少,不利于学生思想信念的发展和对思政观念的认同,难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从育人模式来看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多个部门合作,而现在高职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是:管理机制和领导机制没有实现整合;学校的思政课程教育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没有结合在一起;学校的不同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最有效的配合[3]。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多数仅仅停留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层面上,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也没有实现协作,协同育人的模式尚未形成。

此外,高职医学院校当前的育人模式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而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较少,而传统课堂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法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大大降低了思政教育效率。而且传统课堂受到课时限制,很多教师在传输思政观点时只能草草了事,难以展开充分的分析并使学生认同观点。综上所述,仅依靠目前高职医学院校传统的育人模式是难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目标的,必须要结合新媒体技术进一步改善,推进全面协同育人模式的应用。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协同思政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