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 “三教”改革,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2021-08-24刘义

文教资料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创新创业高职

刘义

摘   要: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新时期,高职院校应时刻遵循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准确把握创新创业内涵,在结合教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优化双创课程,丰富教师资源,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热情,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水平。

关键词: 三教改革   高职   创新创业

一、引言

当前我国坚决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大学生成为人力资源的主力军,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在改革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改革教育机制,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三教”改革的基本方向,高职院校应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家资金、技术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优化教学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我国经济转型不断贡献力量。

二、“三教”改革相关概述

(一)基本内容

教育的核心要素为教师、教材、教法,其中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是教师,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载体为教材,教学改革的途径为教法。教学方式的改革会促进教师与教材的改革,但教学最终目的为教育学生,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实施,为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对此,教材、教法、教师三者相辅相成,且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决定三者的匹配度。高职院校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学习特点,改进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本质特点

首先是能动性,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寻求新的发展,应顺应“三教”改革要求,充分发挥教师、教材及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内驱力,深刻分析三教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保持创新驱动,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工作面向良好的发展势头。其次是灵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事物不断出现,新工艺与新技能对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提出了较多要求,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高职院校应摒弃以往教学模式,实行“三教改革”。三教改革灵活性较强,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强化自我成长,与时俱进,在改进教材时主动融入时代发展元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还应借助三教改革,融会贯通,聚焦社会需求,促进教育改革工作顺利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参考典型。最后是互动性,三教改革具备一定的综合性,贯穿高职教育各个环节,教师应充分熟悉教材内容,教材应遵循教法原则,教师、教材及教法相互促进影响,协调发展,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展开。同时,高职教育不受传统学校教育的约束,侧重校企合作。对此,在三教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鼓励企业参与,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工作技能,借助社会各界力量,提高教育水平。

三、聚焦“三教”改革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向学生传递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方向,提高工作技能。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及课堂实践等环节均需要融入行业企业需求与区域发展实际等因素,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由此看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在于实现创新创业,但受传统办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并未真正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开发及信息技术应用等环节缺乏系统研究,虽然学生具备创新精神但缺乏创业能力。具体教育存在如下问题[1](147-148)。

(一)创新创业体系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期间应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服务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战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政府机构在资金与政策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支持。但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并未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不到位,课程体系建设并不健全,教学活动缺乏实质内容,流于形式。高职院校教师更看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创业全过程,不能达到预期的创业目的。同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比较独立,未融合专业课程体系,更未结合思政教育,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師资团队水平较低

师资团队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创新创业教育具备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引入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创业。当前高职院校缺乏专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教师教学水平并不乐观,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来自学校内部,校外资源较少,队伍结构单一。同时,部分创新创业教师只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准确把握市场与技术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的创业指导缺乏针对性,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

(三)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时,教师课堂讲授时间较长,并未引入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教学技术,未建立常态化的在线课堂,创新创业教学资源无法与学生个体因素相匹配。教师在创新创业知识讲授期间没有引入项目化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进程比较滞后,教师无法灵活迁移创新创业成果。加之部分知识较为专业抽象,知识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学生无法全面理解创新创业知识,教学效果较差。

(四)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创造思维最活跃的时期,进入大学前,中学教育更多看重学生成绩,忽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以致学生在教学中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维模式,无法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没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与就业观。同时,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比较单一,缺乏社会经验,人际关系简单,无法将创业知识内化为能力,更无法利用成功的创业经验。除此之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依然重就业而轻创业,认为就业首选是谋得一份稳定工作,没有清晰认识创业课程,创业意愿较差,缺乏内在动力与主观能动性。

四、聚焦“三教”改革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对策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将三教改革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高质量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完善教育体系,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专业人才。

(一)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应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构建完善的提升机制,明确教研室责任,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真正发挥教学一线的堡垒作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但应掌握全面的创新创业知识,还应具备实践能力。学校应根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采用专兼结合的教学模式,校内专职教师授课,企业聘请兼职导师传授经验,补充校内师资力量,丰富现有师资队伍经验[2](156-157)。

高职院校一方面加大师资引入力度,招聘更多专职教师,并为校内教师提供更多实践锻炼机会,使其进入企业学习经验。另一方面应建立企业兼职导师库系统,制定动态导师引入机制,聘请业界成功人士与知名专家授课,或者定期邀请创业企业家来校开展讲座,为学生分享实际创业经验,开拓学生思维,使其在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基础上,增强创业信心,促进创业活动顺利开展。同时,还应加大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考核力度,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评优、职称评定中给予支持,调动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专兼职教师加入双创队伍,提高教育质量。

(二)建立高质量立体化教材

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教材属于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在提高人才质量方面占据重要作用,关系着创新创业目标的实现效果。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材建设起步较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相关部门并未建立完善的教材编审、选用及评价机制,形式单一,教材内容与培养要求出现脱节,人才培养工作无法在结构、质量方面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目前,高职院校为创新创业课程配套普遍通用性教材,缺乏针对性。为了从源头上提高教学水准,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合理分析市场需求,编制兼具适用性、科学性及指导性的创新创业教材内容,围绕教材编写主体、形式及内容改革课程体系,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鼓励相关人员根据专业与行业特征撰写针对性较高的创业教材,保证教材内容契合创业能力要求。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实现产教融合,提高教材编写质量。校企应共同成立教材专业编写团队,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与案例,引入新工艺与新技术,确保教材知识符合创业能力要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整合传统纸质教材,改革教材模式,引入数字资源及网络支持平台等载体,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展现纸质教材无法展现的工作场景、抽象理论及教学过程,编纂动态化、开放式的立体化教材。

(三)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定位方向,针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全链条、全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服务人才教学模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保证有效衔接、依次递进,开发时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学生实际创业需求。比如开发时应设定创新创业教育主题,结合高等教育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融入创新教育专业意识,高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创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在线学习+竞赛实践体验的创业课程模式。

首先,应在全校公共必修课中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编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材,扩大双创教育的覆盖面。设置课程内容时应保证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及创新性,安排适当比例的理论内容,增加实践课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准。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库,在选修课程中纳入专利与创新、创新实践与实验等课程,组建创新创业素质课程模块。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时,大学生不但应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还应具备把握宏观经济的能力。因此,应在公共选修课程中增加电子商务、公共管理、风险评估及市场营销等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在线学习内容,使用国内优质慕课资源,扩大学习知识面,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选择,保证创新创业课程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匹配度。

(四)创新互联网+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改变重建设、轻应用的教学现状,融合创新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互联网+”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增加至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在线开放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学习更多创业经验,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活力。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构建“互联网+”创客的教学模式,建设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保证教学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及时交流创业期间遇到的问题,分享彼此的成功经验,调动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应将手机、平板电脑、云教学平台及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应用至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或者可以在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增强教学趣味性与生动性。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细化项目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创业技能。在教师的组织督促下,学生可以在线上自主查阅资料,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线下教师通过交流、研讨、讲授等方法为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测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充分熟悉各个创业环节[3](9-10)。

(五)发挥竞赛激励作用

当前创业大赛已经基本形成院系赛—校赛—省级赛—国家决赛的四级创新创业大赛模式,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发展平台,发挥竞赛激励带动作用,以赛促学,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培养更多的创业主力军。同时,在以赛促学的发展模式下,大学生还可以达到锻炼自身的目的,增强创业意识及竞争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省级及国家级创业创新大賽的赛场中,学生可以与层层选拔的优秀选手交流经验,激发创业主动性,彼此学习,取长补短。大赛项目允许在校生、毕业生、投资人及教师的参与,参赛团队需要经过严格评审,确保参赛项目的市场性与创新性。在创业大赛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在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技水平的基础上,探究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中贯穿赛事内容,融合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大赛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在整个创业创新赛事中邀请行业、校友中的知名创业者与社会风险投资人参与评审工作,使学生了解融资策略、产品理念及商业逻辑,与专家建立良好关系,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提高创业能力。

(六)完善创新创业管理制度

首先,高职院校应建立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针对性地制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专门档案与创业活动记录单,详细记录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基本情况,优先支持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入学习,拓宽知识面,构建创业知识结构。其次,建立创业创新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学生开展创业、发表论文时,可以折算为学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次,结合院校实际情况稳妥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工作,完善学生信息管理制度,可以批准敢于自主创业的学生休学申请,使学生到社会中做与创新相关的实践活动,适度放宽在校修业年限,简化审核流程,实行弹性学分制度,并积极引导,使在校大学生自由选择创业方向。最后,应改进学生学业考评方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非标准答案考试方式与结构化考试题库,全面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七)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保障体系

当地财政、人力资源及科技等部门应综合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沙龙等培训活动,给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活动更多支持资金。同时,高职院校应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根据规定使用科研业务费用,鼓励公益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给予自主创业大学生资金支持,保证品学兼优且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在校学生顺利开展创业工作。同时,还应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实行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各项创业补贴政策,支持大学生进入新生行业创业。

五、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學生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有效协调内在联系,在促进教师成长、研发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结合问题,深化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方法改进,在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良好的育人模式,调动师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人力资源保障。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还应结合教学实践,在校园内营造创业氛围,及时总结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全面推广,在意识、能力及创意等各个层面优化创新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史晓仙.“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风,2020(12).

[2]徐佳.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0(12).

[3]金丹,李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1).

[4]段振华,贺忠.基于高职院校扩招背景下的“三教”改革的思考与举措[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3(04):90-94.

[5]刘芳.“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路径和策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0,27(06):82-84.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创新创业高职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