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主义视域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1-08-23吴庆霞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7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策略

摘要:为加强整本书阅读思考与实践的联系,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拟对人本主义理念和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梳理和探究,将人本主义理念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融合,探讨基于人本主义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关键词:人本主义;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部新课标的修订,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育领域的地位越发稳固,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提倡整本书阅读,但因为推行不过数年时间,其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还都处于探索阶段,整本书阅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阅读时间紧、阅读任务重”等诸多问题。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注重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自我、亲自体验,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这对语文教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究整本书阅读,能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一、创设真诚自由的阅读氛围,建立情感化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认为人类随着自我的形成,就产生了期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求,因而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怀、信任与赞赏,通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期望得到他人关爱的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为建立、维系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创设真诚自由的学习氛围以确保这种情感化关系的发展。

基于以上人本主义的师生观,教师在整本书阅讀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为建立这种情感化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从创设真诚、自由、理解的阅读氛围入手。首先,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一部著作的理解,师生产生不同的观点、看法是正常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表现出对学生阅读想法的期待,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阅读分享。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总结其阅读活动,表达其阅读感悟以及阅读过程中的各种情绪体验。最后,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整本书阅读不同于以往的单篇文本阅读教学,其过程十分的漫长复杂,影响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走进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才能有可能与学生分享阅读体验,了解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与疑惑,做到因材施教。正如罗杰斯描述的那样,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其促进者、鼓励者的作用,就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而参与学生阅读学习的必要条件就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

二、重视阅读与真实情景关联,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

人本主义认为传统教育只是把学生看做知识的贮藏室,教师只顾存放,不重视整理归纳,其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理解情况、可接受程度。人本主义提出教学过程要与真实问题相关联,也就是强调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罗杰斯认为人本主义提倡的有意义学习就是不仅要重视理论的学习,更要重视实践的应用。马斯洛也明确提出学生直接经验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人本主义教育十分重视教育实践的重要价值。除此以外,有意义学习的另一层面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及接受,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材料、学习内容的感知,学习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真实问题的关联,而且要注重真实问题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

基于上述人本主义的课程观,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不能仅局限于整本书的文本阅读,更要注重整本书内容的实践性,做到整本书与真实问题的关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从关联真实问题出发,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首先,教师在学生阅读整本书前关联真实问题,主要是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将学生带入整本书阅读。其次,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注重阅读任务与真实问题的关联,保障学生阅读兴趣的维系,检验学生的阶段性阅读成果。最终,整本书阅读完成后,阅读成果的展示不容忽视,这是对现有阅读任务的肯定,也是对下一次整本书阅读的铺垫。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整本书阅读自主性

“人本主义教育不再过分强调特定学科的知识结构,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纯粹性和抽象性,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即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以及学习需要。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不再是决定知识价值的唯一因素,是否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发展能力是更为关键的因素。罗杰斯主张的有意义学习认为教学内容要具有个人价值,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这样的学习材料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指导与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人本主义倡导的教学观是在课程观的基础上进行的,真实问题情景与有意义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基于上述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整本书阅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阅读时间紧,阅读任务重”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第一,针对“阅读时间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延展到课外,仅依靠课上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难以进行深度阅读、持续性阅读,因此将阅读时间外延到课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很好地改善阅读时间不够的问题。第二,针对“阅读任务重”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如果毫无方法的阅读,无疑会降低阅读效率与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课上整本书阅读指导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方式方法的指导,以便于学生在课下进行有效阅读。解决了时间问题,掌握了阅读方法,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自主的调节阅读速度、适时地进行阅读反思与总结。

四、加强自我评价的实施力度,构建新型多向评价体系

人本主义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罗杰斯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个人的事,只有学习者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因而也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从以下三点可以看出自我评价的现实意义:第一,自我评价可以打破“唯分数论”的理念。传统教育的评价多为量性评价,分数是评价的最终载体,因而学生为了取得高分、获得良好的评价成果,盲目、片面地追求分数,忽视了学习的真正意义。第二,自我评价有助于班级建设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人本主义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自我评价方面也可以充分体现,量化的分数容易滋生攀比、嫉妒等消极心理,不利于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更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而自我评价可以很好地规避以上问题。第三,整本书阅读的时间紧,要求阅读的时间从课上延伸到了课外,教师无法参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仅依靠教师评价,会影响评价效果,因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起到很好地补充作用。

基于以上人本主义的评价观,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评价可以通过建立多向评价体系实现。一方面,多向评价体系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员化”,评价主体不局限于学生、教师,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课堂上的整本書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家长可以对学生在家时整本书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要对自己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同伴可以从自身的阅读情况评价他人阅读情况。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及时对下一次阅读进行调整,促使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同伴评价可以取长补短,加深对自己阅读过程的思考,扩大阅读视野。当然,同伴互评要注意客观公正,切记过度贬低、过度赞许。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得相对专业的指导意见,学生通过家长的评价可以获得长辈的关怀赞许。另一方面,多向评价体系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多项化”。人本主义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和精神等方面。同时,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旨在,满足学生未来生活与社会生存的需要,鼓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整本书阅读的评价要侧重于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内容方面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自我学习指导的效果如何、阅读前后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有了怎样的改变等。

综上所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突出特色就是“以人为本”,在师生观上要和谐真诚,在课程观上要联系真实问题,在教学观上要注重有意义学习,在评价观上要加强自我评价,可以说人本主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发展,契合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以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研究整本书阅读,只是整本书阅读研究的“九牛一毛”,整本书阅读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未解问题,期望更多地研究者投身到整本书阅读的研究队伍中,给予整本书阅读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吴庆霞(1995— ),女,安徽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主研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教学策略
人本主义视角下以集体为中心的班级管理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对待中职学生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