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待中职学生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2016-12-12刘泽华

考试周刊 2016年94期
关键词:教育观人本主义中职学生

刘泽华

摘 要: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的特殊性及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使得他们存在不少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教育理念,本文试图阐述如何以人本主义教育观引导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中职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 中职学生 人本主义 教育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合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势力。人本主义反对把人看做动物或机器,主张把人看做活生生的完整的人,强调人的整体性和自主性,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以人为中心”是该理论的基础。其中自我实现是人们追求的一种高层次需要,指人发挥自身潜力的需要。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发展。

新世纪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的特殊性及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使得他们存在不少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主要体现:①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很多学生有混日子的思想,厌学现象较为严重;②自控能力较差,纪律观念淡薄;③对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没有敬畏之心,不懂得如何感恩;④对外来各种不良诱惑没有自觉抵制的意识和必要的防范措施;⑤对未来没有长远规划,没有目标,缺乏信仰,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显得非常迷茫。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教育理念。本文试图阐述如何以人本主义教育观引导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中职学生更好地成长。

那么,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本主义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便是师生心理相互交流的过程。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过程,还是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与心理发展过程。其中存在多种心理教育因素:兴趣、动机教育,情感、意志教育,智力教育,性格、气质教育等;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知识与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等联系在一起,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课堂以情景的感染和体验、角色扮演、对话、沟通、争辩、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从而使学生既生动活泼,又自主自律地得到发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中倾听,在课堂中发言,在课堂中思考,甚至参与“思考风暴”。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有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情感信息、意志信息、性格信息等多种综合信息。

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还是师生作为完整生命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表现和形成过程,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通过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便是让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人本主义理论下的教育理念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最基本原则。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应该对学生整个人产生影响,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和塑造学生各种能力及健康人格。

中职学生所受的挫折相对较多(如升学考试失利,社会、同学,甚至家庭及亲戚朋友的讥讽和责骂等),这样特殊的性格特征,不管是基础课、实践课、实验课,还是实际操作课程,都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各学科的性质、教材的特点,分阶段、有层次地制定目标,使教育序列化。作为教学载体的教材,记录的不仅仅是文字、符号、公式、定义、定理,还包括各种心理信息。如语文教材的记叙文中刻画的人物性格,说明文中体现的观察力、想象力,议论文中渗透的理性的光芒与意志的色彩。即使是自然科学,也在传递坚贞不屈的意志信息和执着追求的情感信息。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握好学习动机和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课外活动设置,如军训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坐、站、行、跑等各种基本内容,更要锻炼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磨炼其意志,增强其吃苦的毅力。又如家电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工艺操作和读图、组装、调试、维修、简单设计等基本技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树立勤奋、务实的实干精神,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只有做到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不管参加教学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用心学习、学会学习,才能促进整体素质全面发展。

三、人本主义教育观,便是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爱与温暖。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念。

一项对840名职校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当中从小学到初中从未受到表扬的比例为79.1%,他们曾经被忽略过、被伤害过,他们经历了无数的失败,自信心严重受挫,甚至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他们看待老师、同学或者家人的眼神甚至是冷淡、冷漠的。

毋庸置疑,人际关系中,“情感”是关键点。面对具有以上特点的学生,老师需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表里如一,温和平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做到“以生为本、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保护隐私”,在无声与细节处多给学生力所能及的爱与温暖,如多一些目光的停留与交流,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关心。同时,需要引导学生明白:不论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亲子关系,都要崇尚尊重、平等、友善和宽容,有充分的理智,适度的情绪和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懂得接受爱、感受爱,同时付出爱,让情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中流动。

四、人本主义教育观,便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人本主义主张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自我估计表达了一种赞同或不赞同的态度,表明了个人相信自身的能力、重要性、成功性和价值的程度。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立目标,认识自我。目标的确定必须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能力特征相适应,如果目标确定得不合适,脱离了自身实际,会使人失望、沮丧,产生消极情绪。目标的确定要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产生自信心和强烈的不断进取欲望。

同时,引导学生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现实的眼光看待社会,客观评价所处的各方面环境与各种条件,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勇于面对挫折与困难,增强抗挫能力,调整自我,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

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与他人,以愉快的眼光看待学习与生活。学会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体验现实的幸福感,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五、人本主义教育观,便是让学生时刻关注心灵,保持心理健康。

人本主义心理学扭转了心理学的非人化倾向,研究健康人的需求、情感、理想价值与尊严、潜能与创造性、自我实现、高峰体验等。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与曲折人生道路的基石。

人本主义教育观需要让学生时刻关注心灵,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能及时排除各种心理压力与心理障碍,如找同学、老师倾诉,如通过运动、听音乐等宣泄垃圾情绪;要培养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能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但不轻浮,坚韧但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诚实正直的品格。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的特殊性及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使得他们的身心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对他们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树立“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人本主义教育观,让教育不仅仅是为未来做准备,让教育过程本身成为一种生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生活,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人格健全,做一个有无限潜能,能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自我实现的人。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南京: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教育观人本主义中职学生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