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赏析小说人物的方法探究

2021-08-23翟春静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摘要: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赏析小说人物要整合各种元素,要结合情节体会人物的个性、补充资料批判性地认识主人公、在关联对比中概括人物的典型性、结合环境体会人物描写的意境美。这些方法将情节、环境等元素融合到小说阅读教学中,提升了小说阅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种元素;小说人物;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多篇精彩的小说作品,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小说时,需从教学目标出发重点赏析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小说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将情节、环境等各种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更全面地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提升赏析效果。

一、梳理情节,了解人物特点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小说作品大都展现了真实可信、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人物形象,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情节梳理法探究人物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有哪些情节和该人物有关,该人物在处理和不同人物的关系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描写方法,事情的发展走向是否按照角色设想的方向进行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结合语言、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将其和具体情节相结合,这样学生能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了解主人公身处的境遇,把握小说展现人物个性特点的方式。

在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启发学生从情节入手进行梳理,体会小说人物描写的特点。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冷、热”状态的不同入手展开探究。作者详细写了林黛玉见贾母的场面,展现出了情感的碰撞,也写了林黛玉无法见到贾政等人让情节冷下来,最后写林黛玉见到贾宝玉,再将情节烘托到高潮。小说情节起伏,学生体会到作者在安排结构上的高妙之处,并发现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能更好地了解林黛玉情感的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林黛玉几次笑、几次哭入手展开梳理,说说林黛玉在何种情况下笑,在何种情况下哭,思考作者为何如此安排故事情节。学生发现原本并不复杂的情节在作者的巧妙安排下变得十分曲折,能更好地体现主人公林黛玉的喜怒哀乐。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要尝试“看到”“听到”主人公所感受到的一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和情节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列出小说的大纲,整理情节发展,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扮演角色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内心情感。

二、补充资料,客观评价人物

点评式读书法是文学赏析的常用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点评式读书法评论小说中的人物,并展开批判性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搜索辅助阅读的资料,了解其他读者或评论家对该人物的理解,然后再尝试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分析,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该人物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方式来点评人物,不仅要看到人物身上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赏析才更客观。

阅读小说《祝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批注阅读,让学生一边品读小说,一边标注自己对祥林嫂这个人物的认识,写下自己的评价。学生初读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辅助资料,了解其他学者对祥林嫂的评价。学生对《祝福》中的祥林嫂有了客观的认识。有学生阅读李晓红的《对比手法在塑造祥林嫂形象中的运用》一文后,发现作者从肖像、语言等各个方面对比了祥林嫂的前后变化,分析了鲁迅如何展现祥林嫂内心从绝望到希望,最后再到绝望的整个过程。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人物形象,为学生打开了阅读探究的新思路。

阅读相关资料后,学生展开点评式阅读,通过参考多位学者的看法,总结自己的想法,得出自己对小说人物的评价。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能深入文本,掌握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关联对比,概括人物典型性

对比是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细微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将高效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对小说人物的分析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相关人物展开对比赏析,了解人物的特性,总结人物的典型性。除了将教材中小说人物的细节进行对比以外,还可以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将同主题的小说放在一起对比分析,了解不同作者塑造人物手法的异同,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小说主人公的典型性。

学习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对比分析,探究人物的典型性。教师可让学生整体感受林黛玉的特点,看看她在见贾府众人的过程中内心情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认为:“林黛玉一开始很拘谨,但是看到了贾母后让她流露出了真性情,和贾母抱头痛哭。此后她又时时提醒自己注意身份,避免言语有误,直到看到了贾宝玉,她的内心才真正松弛下来,开始打量揣摩贾宝玉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感受到林黛玉是一个心思细腻、谨慎敏感的人。此外,教师还启发学生将林黛玉与小说中的其他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说说阅读感受。学生认为:“林黛玉内心比较细腻,多愁善感,而王熙凤则显得很豁达,从待人处事的方式上能看出她虽然外表泼辣,但实际上内心也是十分细腻的。”

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小说人物赏析,教师可引导学生整合其他小说文本,不仅要展开同一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对比,还要积极展开相关小说的对比。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突出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人物的典型性,进而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和主旨。

四、鉴赏环境,凸显人物意境美

环境描写和情节、人物描写一样,都是小说的重要元素。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时,要引导其鉴赏作品的环境描写,并在脑海中还原该环境,这样在赏析人物的时候学生才能将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考虑,有助于学生获得整体感知,快速进入到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教師要指导学生思考作品中哪些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内心活动的效果,并思考作者为何要将人物放置在特定的意境中。

在学习小说《老人与海》时,教师鼓励学生鉴赏作品的环境描写,说说作品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大约夜里10点钟的时候,他看见了城里的灯火映在天上的红光。最初只是依稀可辨,如同月亮初升以前天上的光亮。然后,当渐渐猛烈的海风掀得海面波涛汹涌的时候,灯火渐渐清楚了,他已经驶进了红光里面,他想,现在他马上就要撞到海流的边上了”这段话,并说说作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学生认为:“此时老人已经很疲惫了,他依然处于汹涌的海浪中,这让他更加想念安宁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却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他依然想要和大鱼搏斗,和海浪搏斗,展现出自己生命的光彩。”这段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感受,使读者体会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其他的环境描写,并思考其在塑造人物时的作用。

总之,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赏析小说人物要整合其他各种元素,将情节、环境等元素融合到了小说阅读中,提升学生小说阅读效果。

作者简介:翟春静(1979— ),女,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暗藏玄机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讲评方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