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

2021-08-23

画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美术馆艺术家艺术

绘画 PAINTING

爱即色彩:马克·夏加尔展

上海|久事美术馆

2021年7月31日-10月8日

该展是夏加尔中国巡展的最后一站,通过“故乡与童年,跃动的灵感”“爱!永恒的爱”“拉·封丹寓言”“圣经,信仰的力量”“巴黎,另一个梦境之乡”“生命,春暖花开”6个主题板块,总计呈现艺术家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54件作品真迹。除了其具有代表性的油画、水彩画等作品之外,展览还呈现了夏加尔的插图作品《拉·封丹寓言》和《圣经系列》。

永恒史:毛旭辉四十年回顾展1980-2021

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2021年7月10日-8月26日

该展从艺术家毛旭辉创作生涯的各个阶段,精选200余件包括布面、纸本、木板油画、纸上水墨、手稿、布面综合材料等媒介的作品,回顾毛旭辉40年来的创作。展览依据艺术家不同时期的创作内容与风格,分为4个章节,分别是“生命·具象”“权力·家长”“意志·剪刀”和“圭山·写生”。

到人民中去——江苏省美术馆藏木刻版画研究展(1931-1949)

南京|江苏省美术馆

2021年7月1日-9月21日

该展围绕江苏省美术馆馆藏木刻版画,由代表新兴木刻运动的“走向十字街头”与代表解放区木刻运动的“走向红色热土”两大板块构成。展览旨在重新探讨木刻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形式是如何覆盖城市和农村,并透过媒介与符号的星星之火,构筑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图像传播链条。

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

上海|浦东美术馆

2021年7月8日-11月7日

该展由米罗美术馆和浦东美术馆联合举办,呈现了米罗美术馆永久收藏的69件作品,含绘画、雕塑、素描、版画和两件私人收藏,以及华金·戈米斯为米罗拍摄的系列照片和1部艺术家生平纪录片。展览分“符号的词汇表”“自由化的符号”“物体”“黑色人物”4个部分,呈现了胡安·米罗艺术生涯成熟阶段(1937-1979)的一系列经典之作。

摄影&影像 PHOTOGRAPHY & VEDIO ART

保罗·治奥利:选集/类比——电影及摄影作品(1969年至2019年)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21年6月26日-8月29日

该展呈现意大利艺术家保罗·治奥利(Paolo Gioli)100多件优秀作品。展览分为“自然”“身体”“面孔”“媒介”4个板块,除了展出艺术家大小不一的宝丽来摄影作品之外,展厅的6个放映区的作品展现了对艺术家电影创作的完备调研。为了与美术馆的包豪斯建筑结构相融合,展览采用了线性的参观路线,让观众更好地体验技术、设备和语言之间的转换。

安托万·达加塔:生命原相

北京|光社影像中心

2021年6月6日-8月15日

该展展出艺术家安托万·达加塔(Antoine dAgata)新作《Virus》(2020)以及《Every Day Turns Into Night》《Light is Like A Virus in the Eyes.》《Mala Noche》(1991)等其职业生涯中几个重要创作阶段的作品,这些创作是艺术家游历于法国、老挝、柬埔寨、墨西哥等国家,以独特视角和镜头语言,对当地人民生活真实情景的再现。此外,展览还展出了艺术家最新的影像作品。

鹰野隆大:每日摄影 1999-2021

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

2021年6月29日-9月23日

日本摄影师鹰野隆大的创作因性别与性的主题而被关注,他2005年出版的摄影作品集《在我的房间里》(IN MY ROOM)曾获日本“木村伊兵卫摄影奖”。与此同时,自1998年开始,他坚持创作“每日摄影”项目。该展总计呈现其20余年间拍摄的130件作品,除了性别与性的主题,还有日本的城市景观及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相关的摄影。

2021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上海展览中心

2021年9月23日-9月26日

影像上海藝术博览会关注经典及当代摄影、录像、新媒体艺术,以及运用最新科技进行创作的影像艺术。今年的影像上海“曝光奖”由青年艺术家曹澍凭借作品《散步模拟》获得。“洞见”板块则试图走出传统摄影框架,考察多个与人类未来生活紧密相关的议题,包括新闻、广告、科技、旅行、教育、航天等;此外,本届影像上海将有10余家新兴画廊首次亮相。

雕塑 SCULPTURE / 装置 INSTALLATION ART

理想国——焦兴涛作品展

武汉|合美术馆

2021年5月29日-10月29日

该展展出艺术家焦兴涛的《理想国金中心》《天街与广场》《梦想海洋球》等近期新作,以及《真实的赝品》《景》《每个人的美术馆》《羊磴艺术合作社》等重要系列作品。这次展出的作品有近20年的时间跨度,既有艺术家的线性发展逻辑,也有横向的共时性对比。展览用“雕塑与非雕塑”“公共雕塑与社会剧场”“国金中心|天街与广场”3个单元来叙述展览的内部结构,向观众描绘了焦兴涛的“理想国”。

寓言——陈文令的故事

温哥华|三生缘艺术中心(SUNZEN Art Gallery)

2021年7月30日-9月21日

该展将呈现艺术家陈文令的“红色记忆”系列雕塑,旨在与观者讨论商业主义、物质主义以及人类对环境的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红色记忆”系列不仅承载了艺术家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对人生的阶段反思,也是其对一系列时代性、世界性的问题所给出的一个积极而又别具一格的回答。

丹尼尔·阿尔轩:时间之沙

北戴河|UCCA沙丘美术馆

2021年7月11日-10月10日

该展以美术馆在地自然环境为背景,呈现美国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基于“虚构考古”,及其对历史和遗迹的兴趣创作的最新雕塑和相关素描作品。阿尔轩的雕塑创作围绕“虚构考古”的概念展开。“虚构考古”意指通过对历史遗迹和具有当下时代特征的物品的超现实呈现,为观众虚构出跨越时空的考古现场,激发观众以未来视角审视眼前的“遗迹”。阿尔轩借由对古物和观看者所处时空的超现实错置,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未来考古现场。

城市剧场:喜剧四幕

上海|UCCA Edge

2021年5月22日-2022年5月22日

该展是为期一年的户外展览项目,将UCCA Edge的户外露台转变为激发思考的公共艺术空间,为上海公众构建一个开放、流动、触发好奇与交流的艺术现场。项目以UCCA Edge的建筑特质为切入点,特别邀请艺术家曹斐、黄炳、笹本晃在位于4层的环形户外露台展开艺术实践,通过3件特定场域作品和欧文·沃姆的户外装置作品激发公众与艺术的互动,构建一座介入城市肌理、悬浮于都市上空的“城市剧场”。

建筑 ARCHITECTURE

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

重庆|悦来美术馆

2021年7月4日-10月8日

该展邀请程大鹏、何志森、李涵、刘珩、马岩松、汤桦、徐腾、张永和+李诗琪等8位(组)活躍在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师群体参展,以“空间智慧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利用悦来美术馆不同的独立空间,呈现建筑师对城市体验空间的转化以及对城市收缩、变异生活中不同空间变化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空间解决方案。这些作品(方案)涉及不同类型和场景中的空间,包括遗产活化、学校生态、城市收缩、野生建筑以及城市生活中的人兽关系等。

无用之用:三角洲行动#4之建筑在行动

广州|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1年7月1日-8月29日

珠三角地区全情投入全球化,催生了急速的城市化浪潮,也导致了生活方式的激烈转型。作为时代美术馆“三角洲行动”的一个新延展,这个展览计划是紧随珠三角和周边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在近年发生的急速而戏剧性的变化展开。展览邀请了来自法国、日本和广州本地的3组建筑师——他们都曾在珠三角有所实践,共同发起一个相关的设计项目、一个进行中的展览,最终激发新的交流方式、对话行为和建立社会文化群体。

第27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巴合作论坛暨中国建筑展

北京|张家湾未来设计园区

线下:2021年7月26日或8月1日/线上:即日起-

第27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与相关展览及交流活动原定于2020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会推迟一年。其中的中国建筑展“理性·人文——开放多元的中国建筑”及学术论坛活动改为在北京举行,并进行线上云展览和会议直播。论坛围绕巴西里约第27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主题,探讨了“均衡”这一关键词对于城市发展与建筑的意义,围绕技术变革、城市更新、城市空间品质与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学术对话。

隈研吾:新公共空间的5个完美原则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rt, Tokyo)

2021年6月18日-9月26日

该展从建筑师隈研吾在世界各地的建筑项目中精选了65件作品予以呈现,均具备高公共性特征,并遵循建筑师“孔”“粒子”“斜面”“柔软”“时间”这5个原则进行分类。展品类型涵盖模型、照片、视频等。在视频部分,艺术家泷本干也、藤井光、McGloughlin Brothers等受委托进行了特别创作,为展览体验提供了更好的氛围。此外,展览还展示了一项名为“东京2020计划:猫的建筑的5个完美原则”项目,这个项目是从猫的视角去重新理解城市环境。

古代美术 ANCIENT ART

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

上海博物馆

2021年6月18日-7月18日

该展展出自商代晚期至战国的有铭青铜鼎21件,其中包括潘氏家族捐赠的大克鼎、大盂鼎,是目前所见有长篇铭文的青铜鼎中最大的2件,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为配合该展,上海博物馆将于2021年7月中旬在上海举办“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邀请数十位国内学者围绕商周考古新发现、青铜器与金文研究、古代文明研究展开研讨。

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2021年7月9日-10月12日

该展由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故宫博物院藏漆器1.8万余件(套),其中清代漆器数量占比最大。该展聚焦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漆器,精选其中100余件,以清代宫廷用漆器中常见工艺门类,将展览划分为雕漆、描饰与金漆、戗金彩漆与填漆、镶嵌4个单元;另外还加入了仿漆瓷器单元,力求呈现这一时期漆器工艺的风格特色、艺术审美、卓越成就及其深远影响。

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1年5月21日-

河西走廊地区文化厚重,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出大量彩绘画像砖。这些画像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神仙异兽、桑蚕农耕、出行射猎、宴饮起居、百戏娱乐、服饰车舆、建筑居所等多种题材。该展分“图画天地”“生活百态”“宁平降福”3个单元,通过258件(套)彩绘画像砖及相关文物的展示解读,首次大规模集中地展示了河西走廊地区魏晋彩绘画像砖精品及相关文物。

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2021年7月1日-10月15日

河东是山西南部古名,亦可泛指山西。山西出土的大量商周青铜器,造型典雅,纹饰精美,诉说着中国历代的文化、艺术成就;山西域内的青铜冶铸遗址,拥有采矿、冶炼、铸造三环节齐备之技术形态,凸显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发明创造;山西孕育的青铜文化,见证了中原商周文明体系与北方半游牧和游牧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该展以山西青铜文化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共分5个单元:“商土西疆”“封邦河东”“文质相应”和“晋风流转”,第五单元则全面回顾了北京大学和山西在考古方面的合作历史。

其他 OTHER

打工人文化宫:“打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上海|明当代美术馆

2021年6月-7月

该项目计划从20世纪上海工人文化宫及其对城市文化生活的实践出发,来反观“网络社会”中“996”的忙碌的“打工人”的日常文化生活现状。此项目戏仿上海工人文化宫的文化项目组织结构,以“小剧场”为中心,以3项剧场表演、2场衍生活动(独立书店、城市文化考古)和系列对谈讲座为主体,以观察“网络社会”中的劳动者——打工人的文化、生活及当代状况。

树,树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21年7月9日-10月10日

该展通过呈现近30位(组)来自中国、拉丁美洲、印度、伊朗以及欧洲的艺术家涵盖绘画、摄影、影像、裝置、手稿等不同形式的200余件作品,共同探索环境这一全球性问题。展览试图以3条叙事线索唤起地球生命交响曲中属于树木的华美乐章:从林奈植物学到植物神经生物学等与树有关的科学知识,结合自然深思、梦幻移位与工艺手工的审美沉思,以及森林砍伐和超级大火给地球带来的生态悲剧。展览将结合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有力证词,展现树木的壮美与富饶。

成为安迪·沃霍尔

UCCA北京

2021年7月3日-10月10日

该展展品精选自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馆藏,涵盖绘画、摄影和电影等媒介近400件作品,对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艺术生涯进行全新审视。其中包括首次于安迪·沃霍尔美术馆之外展出的摄影作品和文献物品,特别聚焦于安迪·沃霍尔身为摄影师和实验电影制作人的艺术实践。展览分“缘起”“摄影师沃霍尔”“电影作为客体”“沃霍尔重塑”“非物质”5个章节展开,还特别设置了“波普工厂”互动体验区。展览之后将巡展至上海UCCA Edge展出。

一场探索去中心化而又亲密无间的展览

北京|OCAT研究中心

2021年5月14日-8月8日

该展览是策展人李石影在“2020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中获胜方案的最终呈现,也是由OCAT研究中心发起的延续性项目“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第三届成果的展现。展览成型于策展人对存在于现代语境自由主义之外的独立人格的长期构想,和对革新时常会面临的、互相矛盾的理想形态的探索。参展的7位艺术家以全然不同的成长背景与社会经验共同呈现“乡村图景”与“动荡都市”两个主题。

猜你喜欢

美术馆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加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