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非遗保护传承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认同初探

2021-08-20李晓丹

大学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实现文化价值观认同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高校在读大学生对非遗的认知状况普遍不够理想,高校在其教育教学的普遍性意义上稍显作为不足,在其群体性广泛性上则显得铺开不够。高校加大对非遗教育教学的投入可以增强青年大学生对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有利于促进非遗的传承及发展,帮助吸纳教育型移民这一最具竞争力的移民群体。高校开展非遗主题教育教学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建立并形成非遗活态传承的教育教学实践新范式,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认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大学生教育;文化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識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8-0099-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也将其简称为“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实现文化价值观认同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高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的研究发现,高校应该也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以厦门高校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此问题做了实证研究。

一、闽南非遗保护传承状况和高校相关教育教学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 2001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推动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重视本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内容为闽南和台湾地区所共有,海峡两岸主要采取了普查、搜集、保护、传承和研究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和研究,总体工作状况良好。

其一,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机构,如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修建了诸如闽台宋江阵博物馆等博物馆,多次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等,立足于海峡西岸文化圈,面向世界,以宣传、展示闽南文化为使命。

其二,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以厦门为例,截至2019年3月8日,厦门市“共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1项,省级36项,市级16项,合计64项”[1]。

其三,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等,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 为活态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展示评台,如组建了民俗表演团队, 派专业人员加以扶持、指导和培训等。

其四,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论著、研究报告等,其中有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状况进行了研究。以厦门为例,也有学者着眼于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别特殊视角进行研究,如对漆线雕、中秋博饼、个别区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进行研究等。

其五,教育领域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主要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学童化。以厦门为例,幼儿园、小学的闽南童谣教育等做得较到位,这是恰当的,也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因为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即为厦门老百姓通过对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创新,对自己的乡土文化怀有一种认同感,从而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创造力。

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在科研方面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论著、研究报告等,二是开展了教育教学。

以厦门为例,2019年9月到11月,课题组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对厦门高校大学生的厦门非遗认知现状、认同程度等进行了调查。之所以设计两套问卷,主要是考虑到高校的生源特质。厦门高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厦门本地生源,另一种是到厦门高校就读的非厦门籍学生。不同的生源往往会对厦门非遗持有不一样的看法。

对上述两个群体的基本调研结果显示,高校在读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普遍不够理想,高校在其教育教学的普遍性意义上稍显作为不足,在其群体性广泛性上则显得铺开不够。

二、高校教育教学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非遗的保护传承,高校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事业的发展。我们以厦门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厦门高校的生源特质分为两种类别来讨论。

毫无疑问,对厦门本地生源开展非遗方面的教育、实践,可以增强厦门本地人对乡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促进非遗的传承发展。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到是否愿意为厦门的非遗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时,83.65%的大学生回答“愿意,厦门本地居民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和传承厦门的非遗”;11.54%的大学生选择“无所谓”;只有4.81%的大学生选择“不愿意”,因为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对于“如果您的父母是某一非遗传承人,您愿意传承下去吗?”这个问题,74.04%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乐意”,21.15%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4.8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而针对“如果有宣传厦门非遗的活动”这个问题,75.00%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有力出力,出谋划策,提供资源,积极协助或者积极参加。

而对非厦门籍学生进行厦门非遗的活态传承教育教学,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帮助厦门吸纳教育型移民这一最具竞争力的移民群体,帮助毕业后留在厦门的教育型移民群体更好地实现文化认同,愿意扎根于厦门,并致力于更好地建设厦门。

厦门的教育型移民是指从厦门市外考入厦门的高校且毕业后留在厦门工作的群体,还有就是外地高校非厦门籍的毕业生来厦门应聘并留在厦门发展的群体。

跟其他类型的城市移民群体相比,教育型移民具有以下几大比较优势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其一,年龄优势。绝大部分教育型移民年龄在20岁至35岁之间,属于青年群体,这部分移民群体生产性功能很强,潜力巨大,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很有好处。

其二,智力优势。几乎所有的教育型移民都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高,又有专业技能,其中一部分人还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这同样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很有好处。

其三,创新优势。教育型移民属于青年群体,他们有青年敢闯敢干、开拓创新的精神。不仅如此,一般来说,相比较于原住民群体,这类移民群体会更容易接受新观念和新技术,更具有开拓精神和冒险意识,他们所具有的创新优势能给原住民的社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拉动当地创新创业[2]。

其四,融入性优势。已有的研究表明:教育本身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同时还是社会阶层之间的准入壁垒[3]。在融入新社会、新生活的过程中,教育型移民比其他移民群体更具有融入性优势,因为教育年限越高的人更可能取得移入地的户籍并找到稳定的工作,由此受到的社会排斥也较少。

我们从以上几大优势可以得知教育型移民是极具竞争力的,把教育型移民吸引到厦门、留在厦门,必将有利于厦门的城市发展。

选择厦门高校就读的非厦门籍大学生有可能就是日后的厦门教育型移民,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包括厦门非遗在内的厦门文化的相关宣传教育,有利于其较早地或更大程度地对厦门文化进行认知进而认同,使其更愿意留在厦门。我们的调研结果印证了这一点。

在我们的问卷调研中,548名非厦门籍大学生对“您毕业后会选择在厦门工作、生活吗?”这道题做出了以下选择:49.27%的人选择“如果可能,还是想留在厦门”, 13.32%的人选择“一定尽自己所能留在厦门”(其总倾向性达到62.59%),另外有30.11%的人选择“无所谓,随缘,走一步看一步”,只有7.30%的人坚定地选择“离开厦门”。

在表达想留在厦门的非厦门籍大学生中,对“如果您毕业后想选择在厦门工作、生活,您是否愿意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多多了解厦门本土的社会风俗文化(包含非遗)?”这道题,44.90%的人表示“非常愿意”,44.61%的人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愿意”,10.20%的人表示“视情况而定”,只有1个人表示“不愿意”。

我们的调研结果表明:对非厦门籍大学生进行厦门非遗的活态传承教育教学,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哪怕这些在厦门高校就读的非厦门籍大学生坚决地选择在毕业后离开厦门,他们也会是厦门文化传播的良好载体。

在我们的调研中,坚定地选择“离开厦门”的那7.30%的人中,选择(可多选)离开厦门的原因及其占比如表1所示。

在坚定地选择“离开厦门”那7.30%的人中,离开厦门后对厦门非遗整体的态度如何(单选题)?其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以上调研结果可知,仅就厦门城市发展而言,在厦门高校开展厦门非遗教育教学实践,至少具有下面几大益处。

其一,加强厦门本地青年大学生对厦门乡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更有利于促进厦门非遗的传承及发展。

其二,帮助厦门吸纳教育型移民这一最具竞争力的移民群体,帮助毕业后留在厦门的教育型移民群体更好地实现文化认同,愿意扎根于厦门,并致力于更好地建设厦门。

其三,离开厦门的非厦门籍高校毕业生是厦门文化传播的良好载体。

三、大学生保护传承非遗的热情调查和高校据此可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我们的课题调研结果表明:在读的大学生群体对保护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高涨的热情。其中,以厦门为例,最让课题组感到意外和振奋的是下面的这个调查结果,因为它突破了“公地悲剧”的课题组理论预设。

课题组经过反复思考、讨论,在针对厦门籍本地生源的问卷调查中,设置了以下3道付出性需要层层递进的调研选择题及其分析。

第一道题是“您对以厦门非遗为主题的相关课程感兴趣吗?”——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完成这个任务最简单,不需要付出特别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道题是“如果学生会有宣传厦门非遗的活动,您会怎么办?”——会占用大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求其付出更多。

第三道题是“如果您的父母是某项非遗传承人,您愿意传承下去吗?” ——这是要求大学生付出最多的。

以往的调查经验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存在着个人利益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发展相互冲突的社会陷阱,即 “公地悲剧” (tragedy of the commons):假设某个村庄有一片牧民可以自由放牧的公共用地,大多数牧民更可能选择多养羊,而很少考虑草地的承受能力问题。因为多养羊自己就能多获取收益,而草场退化的代价则由整个村庄负担。“每个人都被困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中,每个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人口问题、污染问题以及军备竞赛问题,均具有与此相同的结构[4]。

本课题组的调查先从理论上预设了非遗传承中“公地悲剧”的存在,即大家都认为社会发展中非遗的保护传承很重要,但是要每个个体为非遗传承有所付出,尤其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利益的时候,很多人却选择不付出,因为付出是自己的付出,而非遗的不断遗失却是需要整个社会集体负担的结果。

但是我们的问卷调研突破了这一点,在厦门非遗的保护传承问题上,厦门高校的厦门籍大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公地悲剧”状态存在,而是很愿意为厦门非遗的保护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具体如我们的问卷调研结果所呈现的那样,上述3道题正向选择的比例并没有因为需要个体付出越来越多而逐步减少,而是呈现了越来越多的势头。可见,这部分大学生有很高涨的热情想为非遗的保护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既然大学生对非遗保护传承有很高涨的热情,那么高校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如何建立并形成非遗活态传承的教育教学实践新范式。

其一,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们的问卷调研中,我们设置了这样的1道题:您對厦门非遗整体的态度是怎样的(单选题)?其调研结果如表3所示。

可见,愿意主动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不是太多,但如果高校多多创造相关的机会,就会有更多大学生愿意了解看看。

其二,在课题组对大学生的问卷调研结果中,举办活动、开设课程是大学生更愿意接受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

其三,在全体本科生都应该学习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中,组织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等,可以采访非遗传承人,也可以调研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情况等。

在上述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组织、指导学生对厦门非遗进行口述调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四,根据授课班级情况和所指导的学生社会实践情况,引导学生将部分厦门非遗项目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与拓展研究,比如可结合音乐工程相关专业学习与拓展研究闽南童谣、歌仔戏、厦门南乐等,结合设计艺术相关专业学习与拓展研究珠绣手工技艺、漆线雕技艺等,结合土木工程与建筑学相关专业学习与拓展研究嘉庚瓦制作工艺等,结合传媒与文化传播相关专业学习与拓展研究春仔花习俗、中秋博饼习俗、闽南皮影戏等。

在上述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引导大学生将部分厦门非遗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与拓展研究。比如在厦门理工学院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外国语学院组织开展了“指尖上的文化传承 心怀中的文化自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这个社会实践学生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根据其专业课程中华才艺的学习内容,他们需要接触并学习非遗,并向外国友人宣传中国非遗、闽南非遗。这个团队在2018年、2019年这2个暑假的社会实践中,他们采取实践教学的形式,针对小学生开展皮影制作、嘉庚瓦等闽南非遗相关课程,在对非遗的宣传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可见,高校完全可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教育教学实践新范式,以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并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可以说是文化界、教育界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全球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传统的手工艺似乎已经落伍,整个社会也为机械化、集团化的生产方式模式化,我们要保护的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创作观念受到很大冲击。所有这些共同造成了整个社会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年轻一代很少接触、不了解、不尊重本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甚至在努力逃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4]。在这一背景下,强调高校青年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存形态的开发、保护、研究、传承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但也恰恰是文化界、教育界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感使得这项工作任重道远。

非物质文化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它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和正在培育着世世代代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或进行有效的文化价值观传播。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一脉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闽南非物质文化的优势,唤醒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众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自觉,促进祖国的早日统一。

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还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地区发展历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它不仅以人为本,传递生活情感,而且弘扬社会伦理道德,爱国爱民。毫无疑问,现阶段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必将继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新一批省级非遗:我市八项目上榜[N].厦门日报,2019-03-08(A05).

[2] 李晓丹.福建吸纳教育型移民的发展策略初探[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16-121.

[3] 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关于中高级白领职业阶层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21-25.

[4] 郝樸宁.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社会承载形式[J].学术探索,2008(3):123-131.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重大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