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绿色通道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价值分析

2021-08-20罗燕陈淑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溶栓死亡率

罗燕,陈淑芳

(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湖北 武汉 430415)

0 引言

临床研究显示,急性脑卒中疾病发展迅速,且病情危重,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紧急有效治疗,则患者死亡率高[1]。因此诸多研究提出,在有效时间窗内尽快给予患者溶栓治疗,缩短再灌注时间,则可明显提高预后效果[2]。传统的急诊通道已经不能够适应于现代化发展的社会,而且由于各项抢救流程的不完善,导致抢救效率低。基于此急诊绿色通道在各医院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其目的在于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不受任何阻碍的接受治疗,继而提高生存率[3]。本文借鉴诸多经验建立合适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收治时间: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和观察组(急诊绿色通道干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50~79岁,平均(60.23±2.58)岁;平均发病时间(3.11±0.26)h。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52~80岁,平均(60.36±3.02)岁;平均发病时间(3.19±0.25)h。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护理人员先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神志、病情的监测,随后通知本科室值班医生以及神经内科医生参与救治;并引导患者家属进行缴费、办理住院手续等。观察组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具体操作如下:

(1)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小组的成立,选取8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参与研究,小组成员根据既往患者抢救情况、检索文献等方式,重新制定脑卒中患者抢救流程,且逐步改进与完善;急诊大厅设定24小时分诊人员,其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对脑卒中疾病掌握程度高,可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分诊;另外对分诊人员培训急诊绿色通道的流程,提高其思想意识。

(2)急诊通道环境完善:从急诊大楼开始粘贴醒目标签,并且将科室路线以简洁明了的方式粘贴,并邀请其他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试验,确保准确无误地找到各科室;务必保障急诊通道的通畅性,避免延误时机。

(3)微信急诊通道的建立,该通道为微信群(包含急诊科、影像学科、实验室、神经内科、手术室等),群中每天报备各科室值班人员以及联系方式等;患者一经确诊由专人负责上传患者临床资料,所有人员在3分钟之内回复,并且处于备战状态;急诊一线医生负责通知二线医生,护理人员分工合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完成抽血、生命体征监测等工作;溶栓二线医生对患者评估后没有溶栓禁忌证时,则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静脉溶栓时间、静脉溶栓前等待时间、静脉溶栓后康复出院时间。②统计两组的干预后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死亡率。③对比两组前、后的脑梗死面积以及NISS评分,其中梗死面积判定[4]:所有的患者给予颅脑C/MRI进行检查,根据Pullicino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脑梗死的面积为T(cm3)=π/6×L(最大长轴)×S(短轴)×Slice(层厚);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SS)评分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判定[5],其中得分<3分为梗阻面积轻;得分>6分意味着存在大动脉阻塞;>15分则有较大梗塞面积梗塞。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2.0分析数据,两组的计数、计量资料[n(%)]、(±s)、行χ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抢救效果对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静脉溶栓时间、静脉溶栓前等待时间、静脉溶栓后康复出院时间明显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抢救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的抢救效果对比(±s)

组别 静脉溶栓时间(min)静脉溶栓前等待时间(min)静脉溶栓后康复出院时间(d)对照组 44.11±3.69 24.55±3.02 12.36±1.09观察组 22.36±3.21 15.16±2.58 8.44±1.02 t 28.475 15.137 16.814 P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对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死亡率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对比[n(%)]

2.3 两组的脑梗死面积以及NISS评分对比。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脑梗死面积明显小,NISS评分明显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脑梗死面积以及NISS评分对比(±s)

表3 两组的脑梗死面积以及NISS评分对比(±s)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有差异,*P<0.05。

组别 脑梗死面积(cm3) NISS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组 8.11±1.02 4.41±0.85* 15.11±2.02 6.11±1.01*治疗组 8.23±1.05 2.20±0.47* 15.63±2.01 4.01±1.02*t 0.525 14.569 1.168 9.368 P 0.601 0.001 0.246 0.002

3 讨论

有研究[6]指出,急性脑卒中疾病是威胁对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有全部脑血管疾病的60%~80%,发生的原因与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引发脑部缺血、缺氧等有关,继而造成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经过研究者以及临床工作者们不限努力发现,在最短时间内疏通狭窄血管,恢复脑缺血半暗带、建立侧支循环,减少梗死面积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办法[7]。

急诊科一般是脑卒中患者的第一站,若在该时期内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干预,则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参考诸多研究方案,设定了适合我院情况的急诊绿色通道,取得了较好效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静脉溶栓时间、静脉溶栓前等待时间、静脉溶栓后康复出院时间明显短(P<0.05),在研究中先是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小组,对其进行专门培训,并且设定24 h专业分诊人员;同时改善急诊科环境,建立微信群(群名为120),确保患者第一时间能够被接待,并且完成各项检查,并且可以使医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患者情况,最快建立急诊方案;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案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保证了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急性溶栓治疗,因此提高了抢救效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19.51%),观察组的死亡率(4.88%)低(P<0.05),黄方[8]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相比于对照组(20.00%),观察组的死亡率(3.33%)低(P<0.05),其认为优化急诊流程后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同时各环节合理安排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在有效时间内得到救治,明显降低了死亡率。

本文对两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脑梗死面积明显小,NISS评分明显低(P<0.05),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后,患者在最快的时间内确诊病情,且接受溶栓治疗,明显缩短了溶栓等待时间,便缩短了再灌注时间,进而患者的神经功能得以改善,预后效果也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利于生存率以及预后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溶栓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效果观察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一种基于“绿色通道”思想的短信下发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