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国内外中医药防控近视研究文献的比较分析

2021-08-16邓景鹏李鸿涛亢泽峰佟琳张君冬霍蕊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文针刺中医药

邓景鹏,李鸿涛,亢泽峰,佟琳,张君冬,霍蕊莉

近视(myopia)是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病证[1]。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 年发布的 《世界视力报告》[2]显示,全球视力损伤或失明人数超过22 亿,其中中国近视人数已超过6 亿人,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67.00%。目前,西医治疗近视主要以光学矫正、药物干预和手术3 种手段为主,其中药物干预以0.01%阿托品药物疗效较好,但高浓度的阿托品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3]。中医药防控近视的方案有很多,其中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案由于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优点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4]。鉴于此,笔者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集合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工具CiteSpace5.7.R2 对国内外中医药防控近视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机构分布和用药规律等信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CNKI 和WOS 为数据来源。为防止漏检,对中医“近视”的古今病名、干预措施进行充分考虑,得出近视的古代病名有3 种,分别为“近觑”“近怯”“能近怯远症”[5]。构建检索式:CNKI 为(主题=近视or 主题=近觑or 主题=近怯or 主题=高度近视or主题=能近怯远症or 主题=视力下降or 主题=屈光不正or 主题=假性近视or 主题=视力不良or 主题=高度近视眼or 主题=近视眼or 主题=轻度近视)且(主题=中医or 主题=中西医or 主题=传统医学or 主题=中药or 主题=针刺or 主题=穴位or 主题=外治or 主题=推拿or 主题=气功or 主题=外敷or 主题=针 灸);WOS 为 [TS=(myopia or high myopia or pseudomyopia or low myopia or ametropia)]and [T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acupuncture or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r needling or tuina or Chinese herbs or acupoint or qi gong)]。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19 年12 月31 日。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采用中医方法或理念防控近视的相关文献;(2)文献类型为期刊文献。

1.2.2排除标准(1)与本研究内容不相符的文献;(2)文献类型为新闻、通知、会议摘要等相关文献;(3)作者、关键词年份等关键字段不全者;(4)重复文献。

1.3 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对国内外研究中医药防控近视的论文的发表时间、作者、机构、研究热点、用药规律等进行对比分析。将检索结果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X 9.1 中,对文献进行去重。使用CiteSpace 5.7.R2 绘制国内作者共现图谱。时间跨度:建库起至2019 年,时间切片为1 年。节点类型选择作者、机构、关键词。选择标准为每个时间切片的前50 个高频关键词。其余参数默认。

1.4 统计学方法

将去重后的文献导入Excel 2019 中,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频数统计,利用线性回归方法绘制年度发文量图表。

2 结果

2.1 纳入总数

共检索出文献913 篇,其中CNKI 875 篇,WOS核心集合文献38 篇。按照前述纳入和排除标准,去除中文文献60 篇,英文文献10 篇。最终纳入文献843 篇,中文文献815 篇,英文文献28 篇,其中英文文献中有24 篇是来自国内研究机构的学者发表的,仅有4 篇是国外机构发表的。

2.2 年度发文数量

以每3 年为1 个时间区间(鉴于1959 年至1978 年间文献量少、跨度较大,暂不做要求),将843篇文献按年度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国内中医药防控近视的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1959 年,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汪宝麟[6]发表于《黑龙江医刊》的《针刺治疗近视眼的临床观察》一文。此后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在1983 年—1994 年、2004 年—2019 年2 个阶段上升较快,1995 年—2004 年发展则较为平稳。其中,2019 年达到最高值为48 篇。国外中医药防控近视的文献最早发表于2001 年,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徐辉碧[7]发表于《Pharmacological Research》的《A study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yopia with nacre on chicks》一文。国外期刊发文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发文量最高是2019 年,发表6 篇文献(图1)。

图1 1959 年—2019 年国内、外中医药防控近视领域年发文情况

2.3 作者

2.3.1作者统计及核心作者 843 篇文献中,中文文献有1,708 位作者,英文文献有137 位作者。中文文献发文量≥5 篇的作者有11 人,其中毕宏生为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发文量为15 篇;英文文献发文量≥2 篇的作者有11 人,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张佩华和付少举,发文量为4 篇(表1)。

表1 发表中医药防控青少年近视的国内、国外文献前11 位作者及其发文情况

根据普赖斯定律[8],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核心作者发文数量占全部论文数量的50.00%。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量为:m=0.749×nmax1/2,nmax 指发文数量最高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中、英文文献的nmax分别为15 篇和4 篇(表2),故m 值分别为2.90 和1.50,即中、英文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分别为3 篇和2 篇。本研究中,中文文献发文量≥3 篇的作者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12.35%,英文文献发文量≥2 篇的作者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17.10%,皆<50.00%(表2)。

表2 中、英文文献作者发文数量统计

2.3.2作者分布与合作情况 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2),得到N(节点数)为1382,E(连线数)为2017,密度为0.0021 的作者共现图谱。每个节点代表1 位作者,节点圆圈的直径越大,代表发文量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不同作者之间具有合作关系,连线颜色依据上方色度条从左往右所示,代表共现关系时间从早期到近期的变化,即越靠近右侧的颜色,代表作者间在距今较近的时间内发生了合作关系[9]。

国内该领域中存在5 个主要团队(图2)。研究团队1:以毕宏生[10]为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研究团队2:以窦思东[11]为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三联、四联疗法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研究团队3:以陶晓雁[12]为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采用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研究团队4:以李志英[13]为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治未病指导推拿联合配戴个性化近用眼镜对儿童近视眼的防控作用;研究团队5:以谢祥勇[14]为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磁疗棒眼周穴位按摩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度近视。

图2 国内作者共现图谱

由于外文文献量较少,利用CiteSpace 未能形成稳定的国外作者共现图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外相关学者之间合作较少。

2.4 研究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及其二级单位是该领域中最大的研究团队,他们之间的合作较其他机构更为紧密。机构间的合作多以各中医高校及其二级单位为主,跨省份、跨地区的合作较少。此外,亦有个别研究力量较强的独立研究机构,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图3)。

(1)对两组患者手术后血肿清除情况、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2)分别在术前、术后7 d、术后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指标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有北京东亚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3)分别在术前、术后14 d采用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42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好。

图3 国内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英文文献中排名前5 的研究机构中排名前4 的研究机构皆来自中国,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代表(表3)。

表3 CNKI 和WOS 中中医药防控近视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

2.5 研究热点

为使结果更具代表性,将含义相同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如“针灸治疗”“针灸”合并为“针灸”;“青少年近视眼”“青少年近视”合并为“青少年近视”等。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图4)。发现最大的节点为“近视”,出现频次为249 次,其次为“青少年近视”,为208 次。排名前10 的关键词中,与中医治法相关的关键词出现了6 次,分别为“针刺”“耳穴疗法”“针灸”“推拿”“穴位按摩”“中药”。

图4 国内中医药防控近视关键词共现图谱

外文文献高频关键词排名前5 的分别是“myopia(近视)”“auricular acupoint(耳穴)”“retina(视网膜)”“acupuncture(针灸)”“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穴位埋线疗法)”。

2.6 证型、治法治则和用药规律

对文献内容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证型、治法治则的文献共有22 篇。可归纳为5 类: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心阳不足;脾虚气弱;气虚血瘀。相应的治法治则为补肾疏肝、益气养血、行气活血、健脾益气。

利用中药防控近视的文献共52 篇。对中药名称规范后,共有中药110 种。其中,出现频次超过20 次的有当归、党参、枸杞子、决明子(表4)。参考《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年)并按中药功效进行划分和统计,得出明目药有26 种、补益药19 种、祛湿利湿药10 种、行气活血药9 种、清热药9 种、活血化瘀药8 种、疏风解表8 种、安神药6 种、消食药5 种、开窍醒神药3 种、通经活络药2 种、收敛固涩药2 种、止咳化痰药2 种、温里药1 种。

表4 高频中药关键词统计(频次>10 次)

在中药的用法上主要有中药内服(出现频次21 次)、熏洗眼部(10 次)、外敷(7 次)3 种方法。此外,联合治疗也是中医防控近视的一大特色,相关文献共有161 篇。其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法≥3 种的有25 篇,多以针刺或针灸、按摩推拿与中药结合为主;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共有19 篇;其余均采用中医2 种治疗方法,例如针刺联合中药、针灸联合按摩推拿以及耳穴治疗联合推拿按摩等。

3 讨论

通过对年度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可发现国内外中医药防控近视研究领域发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1)年发文量虽短期有波动现象,但整体呈上升趋势;(2)国内外年发文数量均不高,其中国内年发文量最高未突破50 篇,国外未突破10 篇。不同点:(1)国内相关研究较国外起步早;(2)国内上升趋势较国外快。以上对比说明,利用中医药防控近视的研究正被更多的学者关注,目前国内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国外仍处于萌芽阶段,原因可能与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较慢和作用机制不明确有密切关系。

对国内外发文作者和作者合作情况的统计,发现国内学者的发文量普遍大于国外学者的发文量,但都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国内学者之间合作多存在于各自的研究单位及二级单位,跨校、跨地区的合作较少,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深度不够,且学者群较分散,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较少。

对主要研究机构统计和可视化分析,显示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集中在中医院校,如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国外则集中在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国外均发表相关文献的机构只有山东中医药大学,说明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对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发现3 个现象:一是“青少年近视”频次明显高于其他关键词,这与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密切相关。二是“针刺”“耳穴贴压”“中药”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排名较靠前,其中“针刺”在中英文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均高于其他关键词,说明利用针刺防控近视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15]表明针刺能达到推行经气、气至病所、气至有效的效果。三是“假性近视”出现频次较高,说明假性近视是中医药防控近视的重要研究对象。四是中医联合治疗近视的研究近年来也逐渐成为热点,以针刺、按摩推拿与中药内服结合为代表。

对证候、治法治则分析,可看出现代医家认识近视多从虚、瘀而论,病位主要集中在肝、肾、脾,用药也多以明目药和补益药为主。中医学认为目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脏腑精气的濡养,若肝肾亏虚,精血乏源,不能上充于目,则会引发眼功能失调。结合用药规律,笔者认为,中医防控近视,以补虚为主,尤其是注重滋补肝肾,同时兼用行气活血化瘀之药。

近年来国内外利用中医药防控近视的研究呈上升趋势,国内研究领先于国外研究,但总体来看该领域的发展还未达到成熟状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研究方向单一,主要集中于中医治法疗效方面,生理病理机制的探讨较少;(2)研究力量分散,学者、机构、高校之间合作较少;(3)核心作者群和起主导作用的研究机构尚未形成。故建议相关协会和部门从战略高度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行业内的规范研究,深化研究机制改革,促进不同地区、机构合作,促进行业内部交流;加强学者、机构之间的合作沟通,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由于本研究采集的数据源仅来自CNKI 和WOS 两个数据库,数据类型为期刊论文,数据不够全面,使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要使研究更加准确,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

猜你喜欢

发文针刺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