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拼音教学中“Y、W”的问题

2021-08-11陶昱霖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

陶昱霖

【关键词】语文教材,《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教学

2020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修订出版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下简称“第三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三版教师教学用书将“Y、W”由“声母”修订为“隔音字母”。第二版第二单元教学要点是“正确认读a、o等6个单韵母,b、p等23个声母……”,第三版第二单元教学要点修改为“正确认读a、o等6个单韵母,y、w2个隔音字母,b、p等21个声母……”。本文分析了“Y、W”修订的依据,并针对将“y、w”作为声母进行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提出教学建议。

一、修订依据

《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本次修订的最主要的依据。《方案》中,“Y、W”列在“字母表”中,并未列入“声母表”和“韵母表”,可见,《方案》研制者认为“y、w”既不是声母,也不是韵母。我们通过回溯《方案》的研制过程来分析字母“Y、W”的设立依据。周有光等《方案》研制者发现,汉语拼音按词连写时两个音节界限是否清晰、易于辨识,是由后一音节韵头字母和前一音节韵尾字母的连接关系决定的,如“piao”是“皮袄”还是“瞟”?“xini”是“信义”还是“细腻”?分析了大量易混淆音节之后,研制者采用加符法和变字法解决音节混淆的问题:加符法是当词语后一音节是以“a、o、e”开头时,在前一音节后增加隔音符号“”,如上文的“皮袄”就写为“piao”;变字法是当词语后一音节是“i、u、u”开头时,其字母形式分别改写为“v、w、vu”,如上文的“xini”改写为“xinyi”。采用加符法和变字法后的音节界限清晰、易于识读。

《方案》将符号“”定名为隔音符号,改写使用的字母“Y、W”列入“字母表”(见图1)。周有光认为,“y、w这两个字母,就其一般性质来说是半元音字母,就其在韵母中的地位来说是韵头字母,就其对于音节分界的作用来说是隔音字母”。从以上论述可知,将“Y、W”列入声母既不符合学理,也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是须要修订的。

二、将“Y、W”作为声母进行教学存在的问题

把“Y、W”当声母教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解决拼音教学中教学内容多、多音素长音节拼读困难等问题采取的变通教学方法,至今已五十多年。第三版教师教学用书仍采用“y、w”作为声母教学的方法,“y、w在《汉语拼音方案》中是起隔音作用的两个字母,教学时把这两个字母当作声母来处理,是为了少教一些复杂的拼写规则,降低学习难度”¨。

把“Y、W”当声母教的优点是减少了识记韵母的数量,“va、yao、you、yan、yang、yong、wa、wo、wai、wei、wan、wen、wang、weng”等音节采用拼读法教学,韵母“ia、iao、ian、iang、ua、uo、uai、uan、uang、ueng、Qan、iong”等采用介音“i、u、0”加后面韵母的拼合法教学,韵母数量减少至24个,降低了学生识记的难度。“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等9个不便拼读的韵母采用整体认读方法教学。

将“v、w”作为声母进行教学也会引起一些问题。

1.造成教学者和学习者对“y、w”以及《方案》产生认知偏差

卜祥忠等2016年的调查显示,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均把“v、w”列入声母表内,声母数量为23个。李宇明认为语文教科书是通过对语言生活的引导来促进语言文字规范的,其权威来自编纂者的学术威望,是社会公认的典范性。语文教科书将“Y、W”当作声母,列入声母表,因教科书的典范性和权威性,我们对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接近87%的受访者认为“Y、W是声母”,教科书的处理方式对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影响不言而喻。将“Y、W”当声母教后,“ya、yao"等零声母音節和"ia、iao"等韵母的对应关系变得不明显了,以至于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汉语拼音有且只有24个韵母,且认为“iong”“uan”不是韵母的比例分别是43%和32%,有的教师认为《方案》与现行拼音教学没有关系,这些都是将“y、w”当作声母教后给教学者和学习者带来的认知偏差。

卜祥忠等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把“y、w”处理成声母是不妥当的,教材的编写应该尽量符合规范标准,即使变通,也不能与标准相抵触。小学教材编写者认为汉语拼音教学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协调知识的难度与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对《方案》认知的偏差是长期把“y、w”当声母教,且《方案》长期在语文教师培训中缺位造成的。汉语拼音教学内容主体是《方案》,为提高拼音教学质量,采取变通教学法是可以的,前提是应保持《方案》完整、正确,在此基础上找到落实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推行规范之间的平衡点。

2.打破原有结构,造成拼音识记、拼读困难

传统音韵学根据有无韵头以及韵头的性质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体现了汉语语音的系统性。将“y、w”当声母教后,原本整齐对应的四呼结构被分为可拼读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不利于讲解拼合规律和方法,变通处理后造成的例外、特殊的规则,也给拼音识记和拼读带来了新问题。

以整体认读音节教学为例:记忆方面学生要记住与整体认读音节对应的9个韵母;读音方面,学生须要记忆这9个音节是不能拼读的,有的学生见到“ye、yue”会按拼读法拼读,以致无法顺利读出音节;字形方面,学生要记忆加换音节的首字母规则,“ye”是换音节首字母,“yi、WU、yu、yin、ying、yue、yun、yuan”是加音节首字母;书写方面,学生须要掌握“v”与“0、0e、0n、Qan"拼合省写两点的拼写规则。复杂的多重规则同时作用于9个音节,小学生掌握起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12个可拼读音节,部分韵母采用拼读法拼写后的读音与原韵母读音不同。如“yan”和“Jan”。有一线语文教师反映,教"yan”时,用-y,和“an”拼读后的读音与单独发“ian”不一样,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知道,汉语拼音的鼻韵母音节由元音与鼻音韵尾紧密结合在一起,“ian”的实际发音是[i8n],使用拼读法教"yan”的读音是[ian],这是因为韵头i与an之间紧密结合的字母关系被割裂了,读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同样,“ian”与其他声母相拼时,用声母+介音“i”+“an”的三拼法,“bian”会读为[plan]、“nian”会读为[nian],造成一系列的读音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要求掌握的3500字中,以“Jan”为韵母(含零声母)的有]75字,给学生普通话学习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除“van”外,“you、wei、wen”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y、w”的教学建议

1.以“变字法”简化变写规则

《方案》研制者采用变字法解决音节混淆问题,以“i、u、0”开头的韵母,其字母形式分别改写为“y、w、yu”。我们尝试按变字法整理了“i、u、0”开头的韵母和零声母音节(见图2)。深色部分是统编教材中与“v、w”“i、u、0”有关的教学内容,是零散的、规律不明显的。加粗部分是采用拼读教学的韵母和零声母音节。由图2可知,23个韵母使用变字法后,4个增加音节首字母:i(yi)、in(yin)、ing(ying)、u(WU),19个是改写首字母,根据记少不记多的记忆方法,学生只需记住4个增加音节首字母的韵母;以“vu”替换“0”,“0e、0n、Qan”由加音节首字母变为改写音节首字母,省略了解释“v”与“0”行韵母相拼省写两点的拼写规则。

2.以“i、u、0行韻母”为学习框架,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汉语普通话的韵母系统

教师可以“i、u、0行韵母”为框架进行教学,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以“0”行韵母为例,3个韵母(0、0e、0n)和4个整体认读音节(vu、yue、yun、yuan)分列于拼音单元第2、11和12课,“(Jan”未作为韵母进行教学,“yuan”成为相对独立的、特殊的、须要单独识记的整体认读音节。教学时间跨度大、识记内容多,加上一年级学生年龄尚小,不具备分析知识内在关联的能力,整体认读音节往往成为拼音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复习“0”“0e”“0n”人手(见图2),引导学生找出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之间的规律:3个韵母作为整体认读音节时,将“0”改写为“vu”,引导学生分析“yuan”和“Oan”的对应关系,通过补充“Oan”帮助学生掌握4个韵母和4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对应关系,可以降低识记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理解汉语拼音的规律。

3.“v、w”的读音教学

“v、w”开头的零声母音节和以“i、u、0”开头为韵母的读音教学同样可借助图2完成。一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节和韵母之间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是作为韵母时使用,一个是白成音节时使用,二者读音基本相同,教师只需教其中一个的发音。二是读音教学时应采用合读的方式,而不是拼读。这是由于汉语拼音中,字母和语音,拼写形式和实际发音之间并不是像照镜子那样简单的反射关系。如上文谈及的“yan”和“ian”正是如此。三是增加合读的训练量,采用同声同韵训练法,如可用声母“l、j、q、x”配合图2“i行韵母”列进行同声母练习,用声母“g、k、h、zh、ch、sh”配合图2“u行韵母”进行同声母练习;训练“iao”,可用声母“b、p、m、d、t、n、l、i、q、x”配合上声调连续练习……目的是通过反复训练帮助学生熟悉韵母的发音,避免拼读引起发音不准确。

4.对教学者的要求

教学者应对《方案》有正确、全面的了解。《方案》与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主要的差异来自教材对“v、w”的处理,因此对教学者来说,一定要对《方案》有深入理解,教学应符合《方案》自身的特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应置于完整的《方案》中分析。《方案》不是对拼音教学的干扰,相反是有助于拼音教学的。这么说,并不是说要把《方案》的拼音知识体系全盘教给小学生,而是要根据拼音体系的内在规律,把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主,有针对性地借助《方案》的其他韵母,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教学者应清楚区分零声母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避免教学及教学评价中因概念混淆而造成错误。零声母音节是语音分析层面的概念,指以元音开头、无辅音声母的音节,即以“a、o、e、i、u、0”等开头的音节都称为零声母音节。整体认读音节是汉语拼音教学中的概念,是为了解决部分不便于拼读的韵母问题,除与“v、w”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有“yi、WU、yu、ye、yin、ying、yue、yun、yuan”外,还有“zhi、chi、shi”。采用整体认读,目的是减轻拼读负担,有些音节不须要拼读,可直接呼读出来。如“yan”是零声母音节,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
有效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行文衔接的方法
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
结合教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