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题材生活化”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研究

2021-08-11唐广泉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生活化

唐广泉

【关键词】作文题材,生活化,实践活动

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常出现无从下笔、词不达意等问题。这一情况与作文题材的选择和实践活动结合不密切有很大关系。要想使作文题材丰富化,需要将题材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将作文写得真实到位、活泼生动。

一、“作文题材生活化”的意义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作文题材生活化对于解决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作文题材生活化有利于作文选材更贴近实践活动,而贴近日常实践的作文选材更有意义和真实感。其次,作文题材生活化有利于作文选材更契合阅读实际。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板块,而阅读作品的题材有很多來源于生活。因此,作文选材生活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阅读的理解能力。最后,作文题材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从生活中敏锐地捕捉到作文素材,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

二、“作文题材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1.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情境

(1)组织游戏活动,促进生活化教学

小学生活泼好动,开展游戏教学可以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人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带学生来到操场,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经常玩的玩具拿出来,大家一起做游戏。这个时候,学生们的游戏兴趣就被激发了,有的玩踢毽子,有的玩丢沙包,大家都玩得很开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教师要求大家结束游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当学生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问大家:“同学们,游戏玩得开心吗?”学生们纷纷回答游戏很好玩,玩得很开心。随后,教师继续跟进,“既然大家玩得这么开心,那就写一篇《我最喜欢的游戏》吧!”当教师宣布写作要求后,学生们都开始动笔。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要把优秀的作文在班级中分享。有的学生在作文中提到“我非常喜欢跳皮筋,放学后,一写完作业,我就会跟小伙伴们跳皮筋,我跳的水平非常高,没有人比我跳得好”,还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很喜欢滚铁环这个游戏,它带给我很多快乐”。采取游戏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积累丰富的素材,从而实现生活化的教学。

(2)借助生活情境,促进写作教学

生活是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生各种有趣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很小,但在学生眼里却很美,很有趣味性。例如,当学生过生日的时候,他们买蛋糕进行庆祝,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生日聚会中,和学生一起吹蜡烛,一起许愿,一起分蛋糕吃。当生日聚会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篇题为《生日心愿》的作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作文,他们能够详细表达自己的心愿,通过营造有趣的写作情境,学生可以在作文中表达真实的情感,描写更具有真实性。学生的所思所想,都能通过作文体现出来。

2.引导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

(1)在观察中觅得作文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书本上学到的是问接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真实的生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应该深思习作教学的新起点,回归儿童精神的原点,让学生走进生活,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让生活走进作文,放飞学生心灵。厚积薄发,要做到“厚积”,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是最便捷的途径。如果说积累是写作的!必要条件,那么观察就是在为写作积累素材,而生活化的素材恰恰是充满灵动性的,这种与生活相互融合的做法,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其用恰当的语言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表达。

如在指导孩子写《美丽的春天》时,教师打破传统“秀才不出门”的做法,带领孩子们走进公园,寻找春天。教师没有过多的要求和讲解,只是提示大家留心观察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寻找自己眼中的春天。孩子们自由组合,三五成群,在草地上、花丛中、树林里,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嘴说……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触摸大自然,获得了第一手资料,轻轻松松地积累了素材。

(2)在观察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是听声想象。教师借助多种手段,有目的地采撷有联系的各种声音,让学生倾听,鼓励他们根据声响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把掌声、笑声和喝彩声等生活场景中经常出现的声音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学生想象、表达时,老师不作任何限制,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在大胆的基础上,再逐步纳入合理。

二是看物联想。小学生的想象力通常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下被引发,无意性特点较明显。根据这一心理特点,习作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出示几个物件,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他们细心观察物件,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将兀/卜物件巧妙联系,构思情节,书写成文。

三是动手创作。让学生就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或正在面临的一些具体现象和实际问题,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意竞赛活动,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装饰画、创意笔筒、手工纺织物等一件件小制作精妙绝伦,“遥控电动快艇”“自动驱蝇器”等一项项科技小发明构思独特。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构思的过程和实践的经过及成功的喜悦,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可以举办“创造杯”小论文竞赛。

四是丰富学生的情感。要想让学生写出具有直J隋实感的作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指导大家从实践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培养积极的情感,让文章写作更具思想性。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各种生活化的活动,例如“植树种草”“慰问老人”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深刻的体会。例如,在进行“爱护环境”话题写作之前,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开展义务扫除活动,带领学生清理校园与走廊的垃圾,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将隋感与体会融^写作中,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

3.鼓励课外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二者之间关系紧密且相互促进。在生活作文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打破班级界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阅读作为提高作文能力的途径。例如,组织同一班级或同等水平的学生建立阅读联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联盟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将“美拍、美文、美篇”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将各种节日、活动制作成一些固定的展示内容,确定训练要点,制定“美拍、美文、美篇”训练教程。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加强生活作文练习,提升生活作文的水平。

4.构建普適性结构,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随着生活体验的不断丰富,他们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对于校本教育而言,须要建立一种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普适性结构。丰富学生学习机会最有效的途径是“学习的普适性设计”。一是识别模式系统。立足作文写作,精准识别不同阶段、不同班级学生的习作基础。二是策略系统。根据学生的习作基础,制订生活作文的实施计划。三是情感系统。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的习作基础分为整体构思、逻辑关系、词语运用、细节描写等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某一场景进行简单的叙述或写作,根据学生的叙述或写作,能够有效确定学生的习作基础。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导学生进行构思、优化细节描写等,并将学生个人的情感融入作文写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作文能力。

5.利用大数据统计,推进写作教学

生活作文须要运用科学的工具来具体推进,保证效率和效果,这就需要富有弹性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成功的教学应实现学习任务、工具和学习内容的个别化,以此满足不同学生“三个系统”的特定需要。例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将生活中的场景以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搬到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写作整体构思和细节描写,也更易于识别学生的写作基础。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构思写作主题,并把个性化的词汇和情感应用到生活作文写作中,优化差异化教学效果。在生活作文实施中,有部分内容来自教师和家长在校内外拍摄的生活镜头,学生统一写并发到“美篇”上;一部分内容来自学生家长在一些有意义的时刻给学生拍摄的镜头。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美篇”APP的登录账号,将同班同学添加为“关注”,这样每个同学上传新的美拍、美文时,其他同学都看得到,都可以对较好的词句点赞。同学们看到点赞多的词句、段落、开头或者结尾等处,自然而然地懂得了什么是好的,哪些是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老师也添加学生为“关注”,为学生的习作进行及时的点评。学生在这无可比拟的交互优势中,在潜移默化中,明辨是非,豁然开朗。这种带有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整体研究设计,在以往小学作文教育研究中很少提及。我们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一举措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原来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同学也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不错的文章。

6.营造成果展示氛围,激发写作热情

在习作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渠道,多方位地为学生营造展示成果的氛围。例如,可以通过班级及校园展示栏、学校广播站、校园报刊、学校QQ群和微信公众号等,为学生提供展示佳作的平台,鼓励学生踊跃向相关杂志投稿;可以通过展评读书笔记和“生活浪花采撷”,创建生活作文陈列馆,开辟优秀作文展示长廊;形成作家进校园的制度,邀请儿童文学作家与学生面对面。在班级成立写作兴趣小组,在学校开展社团活动,开设自由写作角,定期进行作文竞赛,让学生随时“我手写我心”。通过多种途径和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生活与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享受习作带来的快乐,真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三、结论与反思

从选材人手,让作文题材更加“接地气”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并在训练、交流中促进了其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作文选材生活化的进一步开展,学生在校内外的生活积累和感悟不断深化,形成了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绘本阅读习作、观察共享习作教学知识序列,形成了学生作文集、教师教学论文集和习作点评集,作文选材生活化的作用得到了彰显。但是在作文选材生活化课题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须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第一,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教师多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积累素材,如何写不同的事物,以及记叙一件事情的发展过程,缺乏对学习写作心理和习惯的研究,因此写作心理和写作习惯研究须进一步深化。第二,作文选材生活化的理念是在生活中发现、积累,在生活中提高写作能力。但是,生活作文不易评价,具体表现在所运用的评价标准主观、随意性强,因此课题成效的评价体系还须进一步完善。第三,作文选材生活化切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提高了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兴趣。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没有配套的校本教材和课程,只有校本课程及配套方式进一步创新,才能真正建立生活作文“以文化人”的长效机制。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也是认识的来源。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就是他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小学生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在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当作文题材的过程中,须要教师进行引导。以生活为基点,撰写真实经验,往往会让作文更加精彩。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先去感受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在写作时才更容易抒发真情实感。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