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民族自然同化下的发克头苗族村落文化

2021-08-11李彩丽

下一代 2021年4期
关键词:苗族

摘要:苗族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一个民族。发克头苗族村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阿子营镇,属于阿卯支系的花苗一支。该村周围被汉族村落围绕,在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民族自然同化背景下,依然能够保持其文化独特性,与其传承苗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笔者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该村的文化,尝试对其传统文化进行剖析。本文着重分析被汉族“包围”的苗族人民在花山节、婚姻习俗两方面的情况,从而映射出在民族自然同化下的苗族村落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自然同化;苗族;花山节;婚姻习俗

一、发克头苗族村简介

(一)村庄基本概况

发克头苗族村位于阿子营乡西边的半山坡,距离阿子营村委会5公里,海拔2100米。经村长介绍:全村60户左右,不足200人,全部为苗族。村中老一辈人(50岁以上)主要从事务农、放牛等生计,年轻一辈(20-40岁)村名大部分在外打工,较少一部分在家务农;10-20岁左右的青少年多数在校学习。全村以种植烤烟、玉米等经济作物和养殖黄牛为主要经济来源,雨季时节,上山采野生菌也为部分村名提供了不少的收入,部分村名卖野生菌收入达几千甚至上万元。老一辈村民大多数不识字,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该村的村民们不能较快地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导致了经济发展滞后。

(二)历史沿革

据村长所述,“发克头”村的来源有二,其一是该村从贵州迁移至阿子营镇,村名“发克头”来源于隔壁村子“贾郎古”村的苗语发音,用苗语讲“贾郎古”村时,别人就知道是发克头村。另一种说法是从周边地区(无具体所指地区)搬迁过来所形成的一个村子,发展至今近 150 年。(无相关资料佐证)但多数苗族同胞认同第一种说法。瞭望台是该村地理标志,为林工站所建,有长达 20多年的历史,其目的是登高观察是否有火灾发生。这种站在高处来观察远方的方式与苗族先祖十分相似。回顾历史,苗族祖先蚩尤在带领族民逃亡时曾多次爬树观察四方情况,打探军情。笔者猜测现今建立瞭望的目的是纪念祖先,但是目前缺乏史料支撑,真实情况还有待考证。

(三)村庄建设情况

发克头村地处半山区,山路环绕,弯道较大。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铺设了水泥路,交通便利。但是,下雨常导致路面湿滑,过往车辆在下坡处有打滑等危险。通过了解,该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对于村中事务处理未设有专门办公场所及文化展示栏,事情通知主要通过村中的大喇叭以及口头转告等方式。因为村中未创办小学, 该村适龄的儿童都到阿子营乡镇小学学习,周一至周四住校,周五下午回家,每周回家一次。同时,该村无医务室或诊所,一般情况下村民生病只能先到阿子营镇医院初诊,大病到昆明市里进行治疗。

二、花山节---文化符号

百年以来的大迁徙导致苗族越迁越远、越迁越散,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其传统文化---花山节在历史进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个别项目渐渐偏离了最初的文化发展方向,其中部分原因是受到汉民族自然同化,但是大方向上还保留最初的内涵。“民族自然同化不是强迫于人,不是借助于暴力和特权等强制手段的,而是不同民族之间自由地发生发展的,一个长期的‘自愿选择过程、自然接受过程和自然适应的过程。”1发克头苗族村族民在日常生活中必定会与汉族接触,因此慢慢的学习了汉语,这是苗族去适应外部环境的一个表现。花山节,又叫“踩花(山)”或者“跳花”,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苗文化的代名词。据《中国苗族通史》记载: “跳花节主要是男女青年交友择偶和群众性社交娱乐的节日,由来久远,相沿成俗。花山节作为一个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举办,有明确的固定项目、固定举办者的大型节日,其内容丰富,包括:踩花山、芦笙演奏、斗牛比赛、爬花杆等。于每年七八月份举办,一般在立秋当日开始举行,举行两至三天,每年的同一时间,苗族同胞男女老少皆着盛装前往花山场期待该年会有怎样的精彩。

(一)花山节来源---历史记忆

据发克头村王村长说,关于花山节的来源有以下两种说法:第一说法,苗族祖先蚩尤为了召集族人来共同集会商量抵御外族的侵犯,因此在山头醒目的地方立花杆并挂上彩旗告知远处的族人前来集合。在战争中,蚩尤牺牲,后人为了纪念其为民族英勇奋战而选择用立花杆来祭祀,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了花山节。第二种说法,苗族各个寨子之间相隔较远,平时少有走动,因此选择的定一个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来联络感情,并且穿上民族服装载歌载舞,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这种聚会慢慢就发展为了今日的花山节。

(二)斗牛比赛---文化共享

斗牛比赛是各民族齐聚一堂密切民族关系的重要环节。在外族人眼中,花山节与斗牛比赛是同义词。斗牛比赛是开放式的项目,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人去到花山场去观看斗牛比赛。去到花山场的还有汉族、彝族、外国友人等来自不同地区、接受不同文化的人。最早的斗牛场只是用竹编的栅栏包围四周,经济条件渐转以后用铁丝网,直到近几年政府赞助用水泥砌成墙,人们皆围在四周观看比赛。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是不少穿着苗族传统服装的苗族同胞爬上枝繁葉茂的树上观看精彩绝伦的斗牛赛。在调查中一位苗族少年说到:爬到树上看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由于人群拥挤,周围无落脚之地;其二是自小观看过太多次这样的比赛,觉得在高出看的更精彩,观看角度最佳;其三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祖先带带领族人躲避战乱四处奔波的时候,总是会爬上树查探各方情况,因此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怀念祖先。在整个斗牛比赛过程中,所有人都会将所有注意力放在场下的两头牛身上,还会互相打赌看哪方是胜者。在多民族背景下,这种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节日庆典活动,苗族人民既发扬了其传统文化,又加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响应国家民族政策,顺应时代潮流。据《中国苗族通史》记载: 花山节既是男女青年交友择偶的最佳机会,又是夫妇求子的最佳日子。苗族同胞们会相聚举行歌舞表演、情歌对唱等,芦笙作为苗族传统乐器,是最具特色的苗族音乐“助手”。苗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节日庆典上自然少不了青春耀眼的少男少女婀娜的舞姿和美妙的歌喉。借助表演的方式来展现自我,如果互相有看对眼的少男少女即可结成一对,喜结良缘。苗族同胞们共同参与表演的方式,更能从中获得温暖和安全感,加强了民族认同感和族群集体感。

(三)爬花杆---被遗忘的“花瓣”

在几百年来的大迁徙中,苗族的祖先曾多次爬上高高的树来窥探军情、打探前进的漫漫之路、召集走散的苗族同胞。在历史的进程中,树是几百年来苗族历经遥远迁徙的苦难和苗族人民团结一致、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历史见证。后人为了纪念其伟大的祖先将这一伟大的“见证者”延续下去,慢慢演变为了花杆。爬花杆祭祖作为一个传统项目,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斗牛比赛上,爬花杆被渐渐忘却,会的人越来越少,近年来基本不再举行。据相关资料记载,挂杆上面所栓的彩带能够为没有子嗣的夫妇带来子嗣。世人都赞誉苗族是能歌善舞的花朵,那么爬花杆和吹枪就好比花瓣,少了“花瓣”那么花朵还会完整吗?阿子营镇作为“百合之乡”,以百合花闻名,如果将两者最具特色的“闪光之处”结合,开展生态旅游,将苗族花山节纳入旅游项目之一,重点打造苗族传统文化项目,既能带动了阿子营镇整体的经济发展,又将苗族传统节日发扬光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其传统习俗爬花杆也将会被人们注意。

三、婚姻习俗---血缘纽带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时代进步、经济发展,苗族独特的婚姻习俗:近亲结婚、非法定年龄结婚等与我国法律相悖的习俗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多数苗族同胞仍然在延续这一习俗。

由于经济落后、对教育重视程度不高、超生情况普遍,父母想要其子女早日为家中减轻负担,会让自己子女还未满十八岁前就走进婚姻殿堂,因此在苗族村落早婚现象及其普遍。多数父母以及长辈会在子女十五、十六岁就为其选择配偶并举行婚礼,配偶多数为近亲,这也解释了不同姓的苗家人之间称谓混乱的原因。在阿子营镇有一个说法:“结婚,是人一生中除了生老病死以外最重要的事情”,不论男女,到了适婚年龄就会将结婚这件大事提上日程。但是苗家人的适婚年龄与汉族不同,汉族的一般在成年以后结婚,而苗族最小的在十二、十三周岁,多数在十六七岁为多。苗家人一般先举行婚礼,到法定结婚年龄以后去登记结婚,有孩子的同时去为孩子办理户口登记。这种情况在苗家人中不足为怪,但是如果身份转换一下,发生阿子营镇的任何一个汉族村落,未成年结婚生子会被周围人诟病多年,甚至成为“伤风败俗”的例子在周围村落人的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就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虽然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走出苗寨,接触到外部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是多数人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老一辈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之中的多数人依然会选擇同一寨子或者隔壁苗寨的人结婚、非法定年龄举行婚礼,因为在他们骨子里的认知中,这是苗家人的传统习俗,需要传承下去。他们作为新一代的传承者,需要传承先辈人的习俗。近亲结婚在汉族人的观念里是有悖伦理的行为,但是苗家人却认为是亲上加亲、保证其子孙后代血缘纯正的正确选择。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该村全部住户为苗族,这反映了苗家人在缔结婚姻上对配偶的选择依然坚定选择苗族血统来延续苗族文化。笔者从小在阿子营镇长大,从小在与苗族同学的接触中了解到,苗族同胞认为汉族或者其他民族不能完全理解或者接受苗族文化,他们结交朋友的时候一般不与外族同学深入交流,多数都是本民族的朋友在一起。在历史上,苗族同胞饱受压迫,因各种原因多次被外族欺凌。他们认为不与外族做过多的交流是团结一致的最佳选择,也是为了不被其他民族欺负时的有利的保护伞,这也是苗族选择同族结婚的原因之一。

在苗族婚姻中,女性在婚后的发型变化也是苗族婚姻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女性的发型在少女时期与汉族无异,但是在婚后会将头发盘起来,这是苗族女性为人妻、为人母的象征,代表了其身份与家庭角色的转变,也体现苗族女性继承了先辈女性习俗。几十年前苗族新娘的婚服由其母亲亲手制作,通过传统织染手艺,从丝到布,再从布到婚服,每一个步骤都亲历亲为。目的之一是其母亲在缝制婚服的过程中表达母亲对女儿的祝福与心愿;目的之二是传承织染手艺,将祖辈留下的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结语

在民族自然同化的背景下,苗族花山节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展现了苗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非苗族同胞,是传承与发扬其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苗族独特婚姻习俗中的近亲结婚、在非法定年龄举办婚礼的观念在被传承下来的过程中,几乎没有被周围汉族影响,与该村全部为苗族同胞和村落氛围息息相关,这对苗族族群的稳定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有助于其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49-155。

[2]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M].贵阳 : 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3]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4]王万荣.苗族“花山节”的起源及其研究价值[M].文山学院学报.2012.10.第25卷第5期.

[5]云南省民族学会苗族研究所.苗族的迁移与文化[M].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

[6]薛丽娥.苗族“花山节”来源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 3) : 85- 88.

[7]赵斌.苗族婚姻习惯研究[D].辽宁大学 2011 年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作者简介:作者:李彩丽,1996年01月出生,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研究生在读,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苗族
雷山:秘境苗乡的千年记忆
补妆
3D打印如何更好地推广凉都苗族文化
盘发·刺绣
盘发·刺绣
花样云南(三)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五彩斑澜——湘西苗族民间艺术
山之恋 苗族姐妹 碧湖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