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动”的小学英语课堂

2021-08-09曾艺艳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音乐元素歌曲歌谣

【摘要】近年来,随着小学英语课堂的普及,英语的学习呈现低龄化学习模式。然而,由于城市与乡村的经济水平差异,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师资力量、学生质量水平以及学校的设备问题等。对学生有极大吸引力的音乐元素已经与英语课堂融为一体。通过音乐元素与小学英语课堂的融合,激发小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头等大事。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使用不同的音乐元素,而不同的学生对音乐在英语课堂的应用吸收效果不同。针对学生知识吸收的不同,出现了音乐元素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希望本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提高音乐元素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音乐元素;歌曲;歌谣;小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曾艺艳(1991.08-),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漳州市芗城金峰实验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

早在2001年,教育部便提出必须重视小学英语的教学。对于英语教师,如何能够引起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是一大难题。小学的课堂中,需要利用更多的媒介吸引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其中,较为实用以及新颖的是音乐元素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优美的音乐、跳动的音符不仅能够活跃气氛,更能让学生在乐中学,最终实现快乐学习。

一、 教学中运用音乐元素的可行性

1.农村小学英语的现状。小学阶段是学习和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使用九级目标体系。标准中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三年级可以开设英语课程。一级目标在小学四年级前完成,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二级的教学目标在于学生能够掌握500-800的词汇,会进行简单的交流,会阅读简单的英语故事。在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导致城乡的教育水平也有所不同。农村小学教学硬件设施的缺乏,致使农村小学的课堂无法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英语教师匮乏也是导致课堂效率低的一大重要原因。师资的不足,导致一个教师一人多职,一线教师的压力增大,教学任务繁多。在此教学困境下,有效的教学手段尤为重要。

2.应用音乐元素的理论基础。音乐元素能把语言知识生动化,情景化,将知识与趣味,抽象与形象结合起来,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搭起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桥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王露 2019)。因此,音乐元素成为当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

从心理层面上,音乐能够使人身心放松。心理学中,艾宾浩斯提出,学习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遗忘并不是马上就遗忘,而是遵守先快后慢的记忆规律。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将朗朗上口的音乐融合在教育教学中,日复一日地音乐熏陶,学生就能够牢记歌曲中的知识点,从而巩固记忆。将音乐元素融入课堂中,利用学生对音乐的旧知,将新知与旧知融合在音乐中,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认知,巩固记忆。

二、 音乐元素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

1.歌曲。歌曲是音乐元素与课堂融合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歌曲以一些优美的旋律或者学生熟悉的旋律通过“唱”的方式表现课堂主题。歌曲中包含一些蕴含语法的长句子。学生能够通过唱有韵律的歌词,以此来记忆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在小学英语课本中,各教材编者也将歌曲编入学生的课本。国内的英语教科书版本很多,大部分的英语教材都包含了英语歌曲的学习。

Please Stand Up这首歌曲摘自外研社三年级上册第三模块。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能够用英语说出门、窗户、桌子、椅子等一些物品。Please Stand Up这首歌曲明朗轻快,朗朗上口,配合TPR全身反应活动,学生动起来,唱起来,在欢快的气氛中记忆了本单元的重点单词。本歌曲,歌词包含了重点句子以及重点单词,学生学会了歌词,在语境中习得了语言。歌词中不断重复“Please...”和“Point to...”的句型,巩固学生在课堂所学,复习旧知。通过吟唱歌曲,重复唱出语言点代替了传统枯燥的机械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歌谣。在一定程度上,歌谣与歌曲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对于歌曲,歌谣形式较于随意,倾向于“说”的形式。有韵律的歌谣,或者赋予押韵的歌谣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相对于长歌词的歌曲,简短附有节奏感的歌词,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下面,笔者将以外研社教材为例,进行研究。

Are you going to run?这首歌谣取自外研社四年级上册第九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本首歌谣 “Are you going to run? Are you going to swim? Are you going to jump?  Are you going to win?”不断重复着本节课的目标语言 “Are you going to... ”突出重难点。教材中使用本首歌谣,开门见山,引出本课“运动会”的主题和重点句型,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生的学习应结合实际的语境中进行。符合本課主题的歌谣在课前就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境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能指导学生,通过替换词语,套用句型,进行自创歌谣。在自编歌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入自身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增加歌谣的趣味性。由此,学生便能实现自我学习,快乐学习。

3.其他形式。除了英语教材上的音乐元素,一些教师也能够自己创造富有音乐元素的顺口溜或者诗歌。教材上的一些歌曲或歌谣不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自编一些富有节奏感的诗歌,以此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一些语法规律或者需要记忆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记忆的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记忆。例如,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字母的书写,一些规范书写规律需要学生记忆。因此,有些教师使用以下带有韵律的标准书写规则。

这首字母书写规则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让原本死板的记忆规则变得具有趣味性。字母书写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初学阶段,学生容易与拼音的书写混淆。朗朗上口的书写规律更容易被学生背诵,学生就能够将字母书写得更加规范。

三、 如何促进音乐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1.吸引注意力,导入新课。好的开始能够给一节课堂平添几分精彩。学生从一个学科到另一门学科的学习需要有过渡时间。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导入有其困难性。教师既要考虑趣味性,又要符合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若能选择一首朗朗上口的音乐作为课堂的导入,就可以生的心思快速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中。

外研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模块第一单元“It's big and light”的教案设计中,在新课导入环节,我将教材中第一部分的Let's chant的歌谣作为导入环节。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是谈论事物的特性。在语法方面,本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This... is... 和 It's... and... 以及It' s too... for you.等主要句型描述事物的特性。本节课的目标语言比较简单,学生在三年级以及四年级中已经学会了用This...和It's…这两个句型进行描述。歌谣中,重复吟唱“It's...”和“It's... too... ”的句型,每一句都有押韵。在新课导入中,Let's chant歌谣的导入,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能够通过歌谣的导入,举一反三,由此学习新知。

2.调节情绪,推进课堂。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注意力随着身心成长呈递增关系,年龄越小,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在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在义务教育阶段,单节课的课程设置为40分钟。对于小学生,课程时长较长,注意力难以集中40分钟。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歌曲的教学,可以缓解学习气氛也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张洁 49)。

三年级上册第八模块第一单元“Is it a monster?”主要学习一般疑问句Is it...以及一般疑问句的回答。学习了新课后,在课堂巩固拓展环节前,笔者设计了一首歌谣,如下:

Cat Cat Cat   Is it a cat? No, it isn't. No, it isn't.

Dog Dog Dog Is it a dog? No, it isn't. No, it isn't.

Monster Monster Is it a monster? Yes, it is. Yes, it is.

这首歌谣配上欢快的节奏,轻松愉悦,朗朗上口。在歌谣开头有三个重复的单词,便于学生记忆。在学习了较长的课文后,本首歌谣也将本课的重点单词以及句型融为一体,让学生对所学新词和句型有所小结。欢快的节奏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与课文相结合的歌谣内容又可以推进课堂,为之后的巩固拓展练习做准备。

3. 总结课堂,升华主题。在学习了一节课的内容后,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识接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若再灌以大篇幅的词汇语法总結课堂,学生会缺乏耐心对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进行总结。

高年级的音乐元素选择性较少,但高年级的音乐选择更加偏向于学生情感的熏陶。在外研社六年级下册第九模块的学习中,教材以一首Goodbye My Friend的歌曲结束本节课。Goodbye My Friend这首歌曲符合学生临近毕业的情境。这首歌在内容上对课堂进行了总结,让学生对整节课所学的新知进行有序地梳理。在情感态度上,本首歌加深了学生对即将毕业的心情, 增加了师生之间的友情。

四、结语

音乐元素的运用,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元素就是英语课堂上的跃动音符,让枯燥的单词记忆以及语法知识“乐”动在课堂上。音乐元素的运用,不分地点,不分时段,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歌曲或者歌谣运用在不同的教学中。作为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要致力于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露.音乐元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9(07).

[3]陈琳.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

[4]张洁.利用英文歌曲促进英语教学[D].职业技术教改探讨,2006.

猜你喜欢

音乐元素歌曲歌谣
甜甜的歌谣
捉蛐蛐儿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西方音乐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