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论苏诗“尚理”

2021-08-09祝青娟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理趣全诗哲理

祝青娟

中国诗坛历来有唐诗和宋诗的区别。“唐诗重性情,以形象韵味取胜;宋诗重说理,以议论理趣见长”,这已成共识定论。除词作之外,苏轼作为诗人也颇有成就。他的诗作,把“理”与“趣”结合起来,给人以启迪和审美感受,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他的许多诗作中,我们都可以读出“理趣”盎然的诗句来。

一、移情入理,在咏物中蕴含“理趣”

苏轼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每到一处都饱览当地风光,深受启发而感悟人生。于是他笔下的日月星辰、山河草木无不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如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前两句中,诗人从横、侧、远、近、高、低、中等七个不同角度,写了庐山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生动准确地表达了庐山雄奇多姿的壮美景色。然而,最耐人寻味的还是三四两句的精警议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水到渠成之笔。诗人敏锐地察觉到,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也由于人们活动的局限性(身在此山中),他们往往搞不清其中的真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可谓本诗的弦外之音,诗外之意。

苏轼在此以“理”入景,用理语概括出景象所包含的深刻哲思,这也许正是它千古盛传的原因所在吧!

寓哲理、规律于山水景色之中的诗作还有很多,再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十八个字,写透了那令人心醉的西湖景色,由“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描写,直接跳到后两句的议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高度概括化的理性语言极为精当,使全诗浑然一体,成为西湖定评。后人索性称其为“西子湖”,可谓“才高意远、造语精到”。读完全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言外之理会启发我们的心扉。

二、在叙事抒情诗中融入哲理

苏轼的一生颇多坎坷,屡经宦海浮沉,萍踪不定,突如其来的“补外”或调遣,常使他与亲朋面临生离死别。因此,他以独到而深切的体验,再加上他敏锐的观察力,无论大事小事,经过他的艺术加工,就构成了叙事抒怀诗的“理趣”。

如有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简直就是诗人在满怀情感地探索人生奥秘。开头一句颇富哲理的人生感叹,引出前半首诗,用“雪泥鸿爪”这样贴切、奇警的比喻,来概括人生的短暂和萍迹的不定。他除了对人生征途的深沉思考外,还满怀深情地对初次经过渑池的往事加以回忆。当再过渑池,老僧已死,壁坏诗亡,感慨万千。在后半首诗中将死者形迹的消亡与生者踪迹的消失相互对照,突出地说明了“雪泥”上的“飞鸿指爪”是偶然的存在,最终都将归于泯灭。而尾联:“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的小小生活镜头,过去确实存在,却仅是再度闪现一下,就进一步印证和深化了前面“雪泥鸿爪”的人生哲见。因此,“飞鸿指爪”这个意象全在议论的气氛中显现,它不是唐人笔下具体的景中之“物”,而是诗人为表情达意而高度概括出来的象征,显得情理并茂,耐人咀嚼。

苏轼不但能从亲身经历中总结哲理打动读者,而且从凡常小事的叙述中阐发哲理也往往给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譬如《於潜僧绿筠轩》诗: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是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这首诗借叙述於潜僧的寺居“绿筠轩”,遍植绿竹,歌颂了其高雅节操,批判了物欲俗骨,从而调侃人生。诗以叙事起笔,在“嚼肉”与“爱竹”的强烈反差中,突出雅俗的严格界限,而“无竹令人俗”“俗士不可医”二句,着重突出了俗的无可救药和作者鄙夷情感,最后两句则用典故对俗士进行了尖刻的嘲讽和戏谑。诗歌融叙述与说理于一炉,使日常小事上升为超凡脱俗的立论根据,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苏轼的许多诗就是这样,以他对生活深刻的体验,通过描绘生活场景或生活细节,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既有形象,又有理念精魂,把形象描绘与哲理概括高度统一起来。

三、纯发议论,以理娱人

苏轼一反唐人规律,独辟蹊径,脱离唐诗依靠景物抒写情怀的创作窠臼,纯以议论写了许多以理育人的诗篇,最著名的要数《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全诗通篇用琴来喻说,但句句意在琴外,表现了诗人对事物之理的探索。琴一弹就响乃习闻常见,很少有人想为什么不谈就不响。“放在匣中何不鸣”,诗人意识到,琴声必须借助外部力量发出。“若言”二句,则又进一步指出,光有外力琴聲也不能发出。有琴无指不行,有指无琴也无声,只有弹拨琴弦,才能奏出音乐。这就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中,内因外因之间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我们又可以从中联系到社会的人与事而产生联想:有雄伟韬略的人才,就像能够发出音乐的琴,但不能被人使用,那就如“放在匣中”而 “不鸣”的琴。反之,无论君主多么英明,如果不会使用人才,也绝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得好。诗人是否在创作此诗时想到常被提及的君臣关系问题,已不得而知;但诗人要求为国为民有所作为而得到承认,在其文章中时时可见。全诗构思奇特,纯属议论,但却字字生辉。

四、论诗、书、画中的理趣

苏轼多才多艺。诗、书、画各门艺术样样精通,见解也常常体现在诗中。因此创作了许多有关诗、书、画理论的诗歌,阐明了他的创作主张,也揭示了种种艺术规律。

苏轼说书法的风格不一,就说“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要总结书无定法,就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难推求”。虽为议论,却透出苏轼随意挥洒书写,点评书画时的景象。而“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思实与诗同出”,表明了诗画艺术的统一与相互渗透的规律。这些诗也构成了苏诗“理趣”的一个方面。

苏轼认为,只有画家心如槁木,与自然融为一体,才会“人禽两自在”。他想告诉我们:只有不惜付出代价,才能得到所求的东西。又如《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读诗而知画,短短四句,“实践出真知”的哲理,渗透于全诗的景致之中。如陈邦炎所说:“苏轼的这首题画诗,却还写了要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之‘暖,要用思维才能想出的鸭之‘知,要靠经验和判断才能预言的河豚之‘欲上。这些,无论在自然界或在画幅上,都不是目所能见,是通过诗人想象和联想得之于视觉之外,得之于画面之外的。”这些共同构成的诗中之理,却不是有意的标示,而是自然地流露,让人揣摩。

由此观之,苏轼各类题材哲理诗所表现出来的“理趣”,构成了苏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特点。这种“尚理”的诗作特色,影响了整个宋代诗歌发展的潮流和趋向。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三中学

猜你喜欢

理趣全诗哲理
劝学
言近旨远,发人深思——小议诗的“理趣美”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理趣课堂:有意思与有意义
“理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理趣理念的提出与优化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