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气食俗在幼儿园大班食育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2021-08-09潘颖

教育界·下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园

潘颖

【摘要】将节气食俗引入幼儿园食育活动中,借助二十四节气为幼儿传递食物的生长规律、饮食规律等,能够帮助幼儿更深刻地学习食物有关的知识,提高食育活动开展的效果。文章围绕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将幼儿园大班作为对象,探究节气食俗在食育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节气食俗;幼儿园;大班;食育活动

一、引言

幼儿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也是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教育,其教育内容应注重多样性和全面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提出:“幼儿园应当将幼儿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充分说明幼儿园要关注幼儿的健康发展。食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注重食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有重要的意义。

二、节气食俗及其在幼儿园大班食育活动中的作用

(一)节气食俗的含义

节气食俗指的是每个节气对应的饮食习惯或者各个地区在不同节气时的饮食风俗。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会对人们的生理规律产生重要影响,而饮食又与人体五脏存在直接关联。所以要想健康生活,必须要跟随节气变化及时对饮食进行调整,只有饮食符合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规律,才能够对身体带来更好的作用。

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节气饮食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饮食风格不同,所以在不同的节气中流传着不同的饮食风俗。比如,在冬至,很多地区都要吃饺子,尤其是北方地区,大部分都要在这一天吃饺子;而江南水乡也有冬至之夜全家聚在一起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饮食习惯,这是与气候以及天气变化存在直接关系的,遵循二十四节气饮食,能够促进人们身体健康。

(二)幼儿园食育活动

幼儿园食育活动是指针对幼儿所开展的以食物为主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在动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理解和接受多种多样的食物,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食育活动具体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认知方面、情感方面、动作技能方面。认知指的是教育幼儿对食物进行认识,包括认识食物的功效、颜色、名称等;情感指的是食育文化有关的熏陶,如教育幼儿爱惜食物等;动作技能指的是与食物有关的活动,如引导幼儿自主采购食物,种植食物,或者简单烹饪食物等。

(三)节气食俗在幼儿园大班食育活动中的作用

将节气食俗引入到幼儿园大班食育活动中,一方面能够让幼儿根据不同的节气了解饮食变化的规律,掌握更为丰富多样的饮食技巧,另一方面能够使幼儿通过各个节气了解食物种植、收割等有关知识,提升幼儿对食物的认识深度,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比如,在芒种的时候,南方劳动人民要忙着种稻,而北方正是收麦子的好时机。引导幼儿学习这种食物种植有关的知识,可以促进幼儿建立与食物之间的情感,提升饮食的积极性,并减少对食物的浪费,树立节约观。

三、节气食俗在幼儿园大班食育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一)根据二十四节气开展丰富多样的食育活动

1.创建节气特征的食育环境

创建食育环境是食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幼儿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为幼儿营造相应的环境,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知识和学习知识,这样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增强感染力。环境创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影响,并发挥浸润式教育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年龄、兴趣爱好等创设以“食物”为主题的走廊、墙面等,也可以创建食育展览区,并进一步将食育展览区划分为种植区和水培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的资源利用情况、物质环境情况等开辟一块符合幼儿特征的种植区域,结合二十四节气天气情况在对应的节气中种植有关的蔬菜水果,并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生长的具体情况。这样幼儿参与到不同食物水果的生长过程中,在感受种植带来乐趣的同时,体会种植的不易,更加珍惜食物。水培区指的是以水资源培育为主要生长环境的植物种植区。教师可以在水培区中放置一些喜水的植物,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选择水培植物,观察其变化,也可以引导幼儿种植水稻,感受水稻生长的过程,体会大米的来之不易等等。

2.开展节气食材为主的美食制作活动

食育主题活动是帮助幼儿快速积累食育知识和经验,提升食育技能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要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主题活动。

比如可以在冬至的时候开展“快乐厨房”主题活动,教师提前准备有关的材料,引导幼儿在冬至当天包饺子。在包饺子之前,教师要为幼儿讲解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使幼儿明白冬至的含义、吃饺子的寓意等,并做好包饺子过程的管理,使幼儿在参与包饺子的过程中感受动手的乐趣,并学会各种材料搭配的营养价值。

教师还可以定期带幼儿到附近的蔬菜基地、农场或者果园等参观体验。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讲解每一种食物或者水果的营养价值,对身体所带来的好处等,让幼儿对食物进行观看的同时深入了解其对人们身体的作用,并直观感受每一種食物或者水果的颜色、形状等,加深记忆。

另外,二十四节气都有对应的食物,比如春分吃辛干发散之物,包括洋葱、香菜、油菜等,不宜吃酸味食物;清明宜吃水果和蔬菜,少吃刺激性食物;小满宜吃绿豆、赤小豆、丝瓜等;立冬宜吃牛肉和羊肉;大雪宜吃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幼儿园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气开展不同的美食制作活动,引导幼儿参与到美食制作过程中,也可依据二十四节气对每月食谱进行改进,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二)家园合作,促进食育效果的提升

节气食俗涵盖诸多内容,不同节气对应的食物较多,且我国食育文化丰厚,幼儿难以短时间内完全掌握这些内容。因此,幼儿园应当循序渐进引导幼儿学习,同时将家庭纳入食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家园合作提升食育的效果。

1.借助生活教育渗透食育内容

幼儿园教师要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将二十四节气对应的饮食文化传递给家长,并引导家长按照节气食俗为幼儿制作美食,督促家长完成有关的食育活动,并借助录像、拍照等手段为教师反馈食育活动的情况。这一方面能够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更好地发挥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在自主动手操作中学习简单的营养搭配,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另外,幼儿园应当加强生活教育的渗透,比如在每一餐进餐之前为幼儿唱食育儿歌,并播报这一餐食物的搭配效果、营养价值等,使幼儿在循序渐进中掌握更多的食育知识。

2.开展亲子食育活动

亲子食育活动是为幼儿传递食育知识的直接手段。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开展亲子食育活动,未必一定要在幼儿园内部开展,也可以在公园、郊外等人少地广的区域开展。比如,可以开展“食育”为主题的春秋游活动,家长提前准备有关的食材,然后带领幼儿一同制作美食,相互之间还可以交换美食或者品尝对方的美食等。在制作美食过程中,幼儿园要及时为家长和幼儿讲解二十四节气对应的知识,帮助家长和幼儿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提升食育的效果。还可以开展“亲子美食节”,师、幼、家长一起商讨制定班级美食节食谱,以体现时令季节特征为主的食材为主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亲子美食制作活动,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良好效果。

(三)开展食育系列课程,循序渐进融入食育内容

幼儿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形成时期,并且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幼儿循序渐进地讲解,很容易导致幼儿记忆的知识被遗忘。所以为了提升食育的效果,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食育知识,幼儿园应当开展食育系列课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为幼儿积累这方面的知识。要构建系统的食育体系,确定每周食育课程的主题,并开展对应的食育活动,在每日都为幼儿普及一点食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还要为幼儿讲解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内容,让幼儿对二十四节气有一个全面了解,然后讲解每一个节气对应的食物知识,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帮助幼儿学习更多的食育文化。

四、结语

幼兒园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且正处于兴趣爱好的形成时期,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认知特点引导幼儿掌握食育知识,帮助幼儿建立对食物的兴趣,感受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推动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由于不同的节气对应的气候条件不同,而气候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发展,所以应当通过饮食调整来应对这种变化,保持身体健康。幼儿教师要借助二十四节气开展有关的食育活动,使幼儿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感受节气文化与食育文化,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李慧娟,蔡淑兰.幼儿园开展食育的意义及促进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37(04):41-44.

邰文宇.幼儿园食育的定位与食育内涵的四重境界[J].教育观察,2020,9(20):44-45,111.

王瑜,曾艳,黄程佳.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幼儿园食育课程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估[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5):775-779.

李艳,李想.食育教案绘本化对推进我国学龄前儿童食育的研究[J].经济师,2019(10):70-71,73.

张秋萍.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8(08):70-72.

王瑜,黄程佳.重庆市城乡幼儿教师营养知识、营养教育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02):118-121,126.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爱“上”幼儿园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团体辅导在独立学院思政课大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