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引导下的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1-08-07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15500王燕袁秋亚顾丽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危重症天数满意率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15500)王燕 袁秋亚 顾丽丹

20多年以来,ICU(重症监护室)在临床上已快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医学专科,其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具备鲜明的专业技术特色[1]。院内感染,指的是住院患者于医院之内受到的感染,既有患者在住院时期出现的感染,又有患者在院内既已受到感染,却在出院之后才出现相关的症状,当然,患者在住院之前就已有的感染亦或处在潜伏阶段的感染不在此列[2]。因为住进ICU的是危重症患者,其中大部分存在潜在性内科病亦或存在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经历,导致ICU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增大[3]。如今,ICU通常集中了院内的危重症患者,本科于2019年5月~2020年8月,为本院ICU危重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引导下的护理干预,旨在提升我院的护理质量,为临床干预ICU危重症患者提供借鉴。以下是相关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方式分析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并从中选出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或其家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②全部是住进ICU的危重症患者;③不存在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心、肾、肝等方面的严重疾病;②存在传染病亦或全身感染的患者;③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其中,观察组:27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为31~71岁,年龄均值为(46.5±7.7)岁,受教育状况:17例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或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对照组:29例男性,31例女性,年龄为30~71岁,年龄均值为(49.0±5.6)岁,受教育状况:20例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或中专,17例大专及以上。两组患者常规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策略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开展人文关怀引导下的护理干预:①创建干预小组:具备一定经验的护士、主治医生及患者家属一起创建干预小组,由1名主治医生担任组长,联系各方服务。小组创建之后,应拟定出岗位职责与具体的干预方案。②人文关怀引导下的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的健康宣教及相关的社会活动,护理人员要站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多关心、多体贴患者,打造温馨的住院氛围,构建和谐、健康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乐观、积极地对待疾病,在接受护理与治疗时,能够自觉予以协作,从而及早恢复健康。具体策略可以结合患者的教育状况、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采取多种方式,比方用音乐帮助患者缓解压抑的情绪,进而舒情达志;亦可采取移情的办法,将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本身转移开来,以减缓患者内心的焦虑。

1.3 评价指标 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如下指标:对护理的满意率、患者的身心舒适度、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在ICU的住院天数及院感患者的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相关数据,正态分布资料以(±s)描述,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描述,组间对比行独立样本t检验;而计数资料分类变量遵循正态分布,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院感发生率及院感患者的住院天数 观察组院感发生率15.0%和住院天数(25.2±3.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48.4±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未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身心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率 观察组未感染患者在住院天数、身心舒适度、对护理的满意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附表。

附表 对比两组未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身心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率

3 讨论

在治疗ICU患者时,成功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能大幅减少患者的致死率,提升疾病的治愈率[4]。因为本身免疫能力弱,危重症患者极易出现感染[5],导致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引发的交叉感染、与各类病患相处、陪护人,住院时的心理、精神因素等,同时,若住院天数增加,则感染的几率亦相应增加。若护理人员没有极强的责任意识、没有严格执行医院的相关制度、缺乏职业技能或者缺乏认真的态度,均会引发院内感染[6]。所以,责任护士应在患者入院时,拟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结合疾病特征,开展相关的健康宣教[7]。因为ICU的特殊性,不宜向患者集中介绍太多内容,通常是口头宣教,再配合书面和面对面的引导,步步推进;在开展护理干预时,应持续评价健康宣教的进行状况与落实成效,变化健康宣教策略。除此之外,亦应对相关的医务工作者开展卫生宣教。

在ICU,人们难以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许多细小的表现,结果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为危重症患者开展重症监护,在临床诊断上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此外,医学治疗除了拯救患者的性命,亦要关注其生活品质。作为调节患者心理的一种科学指导模式,人文关怀干预把人文关怀同健康宣教及应激处理灵活地结合起来,打造出一种全面的心理干预模式[8]。其既可顾及患者的内心感受,比如内疚感、挫折感等,又可顾及患者由于健康、经济、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不良影响而引发的焦虑情绪[9]。所以,治疗ICU危重症患者,既要通过药物治疗以改进病情,又要采取人文关怀引导下的护理干预模式,为患者提供高质的护理服务和心理支持。

总而言之,人文关怀引导下的护理干预能成功管控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减少住院天数,部分地改进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大有裨益,具备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危重症天数满意率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生日谜题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