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方点评在抗菌药物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影响分析

2021-08-07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466000刘文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使用率不合理药师

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466000)刘文静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药物,其品种繁多,且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较为严重[1]。为此卫生部先后开展多次专项整治活动,旨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2]。处方点评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工作,降低不合理用药率,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4]。门急诊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抗菌药物使用较多的科室。为此,本研究特回顾性收集我院门急诊的药物处方,对比分析处方点评对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整理我院门急诊2019年1月~2020年12月开具的8000份药物处方的资料。其中2019年1月~12月的药物处方4000份为对照组,其中男2127例,女1873例,年龄5~87岁,平均(54.9±11.4)岁;儿童729例,18~59岁的成年人1958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1313例。2020年1月~12月的药物处方4000份为干预组,其中男2115例,女1885例,年龄6~85岁,平均(54.4±11.7)岁;儿童734例,18~59岁的成年人1946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132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未给予处方点评,其主要流程为患者在门急诊就诊后,坐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和开具药物处方,患者在药房取药。干预组给予处方点评,主要措施为:①组建处方点评小组。由医务科牵头组建,主要成员为临床药师,负责全院药物使用处方的点评和干预工作。②制定点评机制。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相关文件,参照本院的工作现状,拟定适合我院实情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制定处方点评的工作细则、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等。③处方点评模式。门急诊开具的药物处方首先在医院的工作系统中传输到药房的临床药师处,由临床药师对处方进行点评,若点评为不合理处方,需立即传输给开方医生,并拨打电话与开方医生交流沟通,对处方进行相应的调整。除此之外,处方点评小组每月的月中和月底分别进行一次抗菌药物处方的专项点评,并形成总结汇报资料上报医务科,在医院内网上公示。④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制度,根据医生的职称分级制定抗菌药物的处方权,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的开方水平。⑤落实奖惩机制。将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与临床医师、临床药师的业绩考核以及科室考核结合起来。

1.3 观察指标 ①收集两组的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②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率。③整理分析两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④整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 对照组4000份处方中,共有1191张为抗菌药物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775%;干预组的4000份处方中,共有605张为抗菌药物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1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 在两组的抗菌药物处方中,对照组中有169张使用不合理,不合理率为14.19%;干预组中有48张不合理,不合理率为7.9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 两组在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在选择药物不合理、配伍不合理和无指征使用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n(%)]

2.4 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 干预组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605例患者,其中有40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1%;对照组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191例患者,其中有136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使得临床上的耐药菌株逐渐增多,严重影响多种细菌感染类疾病的诊疗。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严格控制是十分必要的[5]。卫生部先后下发许多文件,重点就处方的规范性、处方点评的细则等进行管理,各大医院也逐渐形成了以临床药师、主治医生为主导,外院专家为主体的处方点评模式,侧重开展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点评、把控,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现象,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6][7][8]。为提高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院特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明确制定处方点评的机制、流程、细则、工作标准等,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调动起医生、药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其能主动配合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9][10]。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抗菌药物使用的处方中,干预组的不合理使用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经过处方点评,我院门急诊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大大降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且在不合理使用处方中:两组的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和重复用药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在选择药物不合理、配伍不合理、无指征使用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我院在经过处方点评后,抗菌药物使用中无适应证使用、配伍不合理等问题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未有明显改善,如用法用量不合理等,这主要可能与医生的不良处方习惯有关,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临床医生的药学知识培训,提高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10]。此外,临床药师需严格审核点评处方,积极反馈不合理处方,严格把关。本结果中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概率,对于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处方点评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门急诊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但是依然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严格管控,持续不断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猜你喜欢

使用率不合理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差评不合理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