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将勤俭教育融入语文课堂

2021-08-06汤继锁柳为为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7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语文课堂德育

汤继锁 柳为为

摘要: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应该重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德育的基本规律入手,分析语文课堂的勤俭教育路径。

关键词:德育  语文课堂  勤俭教育  研学旅行

语文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德育中的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勤俭节约渗透进语文课堂可以把这样美好的品德不断传承下去。

一、德育的基本规律

德育是促进和推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互动发展的过程。道德认识是学生在品德中的关键部分,也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动力,是将品德进行变换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学生进行品德行为调整的一种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用来权衡和测量学生品德的关键性标志。德育教育的过程是将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组织在一起,以便同步进行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进行德育教育过程的基础,学生在活动期间,在所难免地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德育教育期间要注意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学生形成的影响,并且让三者形成统一的教育战线,而在此之中学校应该要注意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德育教育,具有教育时间长、反复教育、逐步提高的教育规律,学生个体品德的发展与形成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必须要长久坚持下去,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二、语文课堂的勤俭教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过重要指示。一直以来,总书记都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过明确要求。在语文课堂的德育教育中,可以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俭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启示。

(一)合理运用勤俭历史故事

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在语文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历史故事来培养学生们的勤俭思想。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分享我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勤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故事。毛泽东一生在饮食上都是以粗糙简单为原则,睡的是硬板床,穿的是粗布衣,据相关记录,毛泽东一件睡衣穿了20年、补了73次。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时候,毛泽东自己主动申请减少薪水、下调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还可以为学生列举共产党人方志敏将军的事迹,他经手的款项数以百万计,然而他的财产却仅仅只有几件汗衫和破袜子而已。再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了避免浪费,每天晚上她都亲自去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而且坚持英国皇家使用的牙膏一定要挤到一点残余都没有,完全用完才能换。教师通过诸如此类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明白,这些名人,节约意识都如此强烈,我们更应该学习伟人的勤俭精神。

(二)合理运用民间故事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勤俭的故事,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讲述一些民间故事来提升学生们的勤俭思想。例如,教师可以讲述在很久以前中原伏牛山下的农民故事,有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劳节约,亲自操持家务,日子过得没有什么烦恼,非常美满。传说他在将死前,把一块刻有“勤俭”的横匾留给两个儿子,并警告劝诫他们说:“你们如果要想这一生都不忍受饥饿,都能吃饱饭,就一定要按照这两个字去执行。”后来,这两个儿子在分家的时候,将这块匾锯成了两半,老大分“勤”字部分,老二分“俭”字部分。老大把“勤”字谦恭而有礼地高高悬挂在家里,每天早晨起来后干活,晚上天黑了就睡觉,年年粮食丰收。然而他的妻子却很铺张浪费,孩子们也经常将饼吃了一两口就扔了,经过一段时间后,家里的余粮就没有了。而老二自从分得父亲的半块匾后,也把“俭”字供放在客厅之中,但是却把“勤”字忘得干干净净,他不重视农事,又不肯在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比较少。就算一家几口省吃省穿,过得非常简朴,也难以维持。有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也早就什么都不剩了,于是两兄弟心中着急就将字匾扯下,并将“勤”“俭”两个字踩碎,就在这时候有纸条飞进屋内,上面写着:“只勤不俭,就好像端了一个漏底的碗,无论怎么盛也盛不满!”“只俭不勤,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兄弟俩才突然明白原来“勤”“俭”两字不能分家。后来他们把“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告诫自己和家人,之后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通过这个故事使得学生明白“勤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反省自己生活中是否做过和故事中性质类似的事情,若有的话就应当及时改正。

(三)合理运用研学成果

研学旅行是一种传统而现代的素质教育手段,也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验式课程。在旅行中感悟,在研学中成长。“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古人所谓的“知”指道德观念、思想意念和事物之理,“行”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强调知与行要相互贯通和促进,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

新学期,各地中小学的研学旅行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知”“行”相长,让广大青少年学子,在行中学,在学中知,在思中行——眼观四海风物而胸怀五岳精神,增广见闻,蕴养道德,陶冶情怀,锻炼能力,让书本照进现实,使人生不断进益。学校鼓励学生将研学中的所见所感形成文字,“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学语文研学旅行研究”课题组认真组稿、编辑,于是便有了这本《在远方——研学旅行学生作品集》。翻开这本作品集,不由感叹孩子们写出来的东西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四)合理运用名言佳句

古往今来,关于倡导勤俭节约的名言佳句很多,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引用,使得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勤俭的意义。例如,明朝朱柏庐在《夫子治家格言》中提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师借此引出我国著名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是花费和耗尽多少代人的努力和汗水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引导学生思考当冬季人们在屋子里用煤炭取暖时,可曾想到矿难频发,这一刻的温暖是用多少人的丧生换来的。以名言“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来使学生明白真正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花再多的钱也不必觉得可惜,而没有用、没有价值可言的东西不必浪费一分一厘。除此之外,教师可运用清代徐荣的“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来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白奢侈浪费的危害以及节俭的重要意义。

结语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新风尚,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更应该被高度重视和提倡。勤俭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德育勤俭教育,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其内涵和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态度、理念和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庆来.浅谈普通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20,(24):910.

[2]李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5253.

[3]龙树海.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20,(16):253.

[4]王星星.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现状及对策[J].中小学班主任,2020,(4):5556.

[5]马红霞.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19):5960.

[6]武义婷.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下),2020,(5):171.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语文课堂德育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