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画像砖石中的鼗

2021-08-04汤思雨

大观 2021年2期

汤思雨

摘 要:汉代的鼗,主要呈现为一柄一鼓,形制较为小巧,表演形态为手持播奏。鼗发展至汉代,不再仅用于祭祀、宫廷仪礼、军事、出行仪仗等雅乐场合,在贵族豪门的宴饮娱乐、世俗场合的舞台表演中,鼗的身影也屡见不鲜。汉代的鼗,不仅实现了运用场合上的“雅俗”兼具,还与舞蹈、杂技融合,成为这两门艺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实用道具。现如今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中,丰富的鼗形象,即可证明这一观点。文章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把汉代画像砖石中的鼗形象分为鼗乐、鼗戏、鼗舞、鼗舞戏四类,并对其进行分析,探究汉代鼗之奥秘。

关键词:鼗;鼗乐;鼗舞;汉画像砖石

鼗,作为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又有鞀、鞉、鼗鼓之称。鼗由一木柄穿过鼓腰而成,一般由一至三鼓串成,鼓腹两旁——左右鼓腰相对称位置——各嵌有拴绳子的纽,绳子尾端系小球,通过水平旋转木柄甩动小球敲击鼓腹发声。

汉代画像砖石被后世称为“敦煌前的敦煌”,它用浮雕、平面绘画、翻模、压印等手法,来表达图画砖的主要内容。汉代画像砖石制作精良、题材多样、图像生动,主要砌于古代墓葬之中。图画题材涉及政治经济、思想观念、建筑艺术以及乐舞杂技等各个方面,主要用于墓室的建筑构建、艺术装饰,以彰显墓主人身份,表达墓主人意愿。

从文献中得知,鼗发展至汉代,主要保留了一鼓两面革的形态。鼗的使用范围已从宫廷雅乐拓宽至民间俗乐。汉代统治阶级尊崇儒家文化,重建礼乐制度。在汉朝形成的“礼乐复兴时代”,从王室至平民,由上至下,他们将音乐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汉代人们对音乐的喜爱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在自己死后也将音乐带入墓穴之中,以此表达墓主人进入极乐世界后继续享乐的心愿,还能够起到彰显身前的社会地位的作用。如此一来,汉代主要用于墓穴之中的画像砖石,成为了记录汉代音乐的最重要文献。汉代画像砖石中的音乐图像,能使我们更为直观地了解汉代音乐文化,得出更接近史实的答案。

对汉代的鼗进行研究,笔者从汉代画像砖石所体现的音乐场景入手,将汉代画像砖中的鼗形象分为四类:第一类,鼗乐,分鼗乐独奏、鼗乐合奏;第二类,鼗戏,即以鼗为百戏道具,边奏边戏耍;第三类,鼗舞,即舞者播鼗,边奏边舞;第四类,鼗舞戏,即播鼗、舞蹈、百戏,三者共同表演。

有必要提出,汉代上至宫廷下至百姓,艺术生活都十分丰富,音乐、舞蹈、百戏等姊妹艺术常常在同一场合演出。纵观古今中外,视觉艺术为充分表达其内容思想,无一不使用夸张手法。画像砖石作为汉代文化中的奇葩,同样会出于艺术效果,运用夸张手法。匠人为使图案更加美观,会将各种艺术场景创作于同一块砖石中。对于砖石中的图像,不同的艺术专业学者会给出不同的解析。在本文中,笔者对汉代画像砖石中的鼗形象进行分析,从音乐艺术专业的角度出发,得出了四种分类结果。

一、鼗乐

(一)鼗乐独奏

河南省南阳市发掘出的大量汉代画像砖石中,南召县崔庄乡一古墓中出土了一幅鼗乐独奏的画像。此画像刻在古墓中一石柱的表面。这是我国目前所见唯一一件仅刻有鼗独奏图案的画像石(图1)。该石柱上刻有一位乐人,头戴低帽,身着长袍,屈背站立,形象端莊,右手拂袖置于身前。此乐人的左手持一鼗,鼗高举过头顶。鼗的鼓腹边的两小球飞跃于空中,呈演奏状态。虽然细节模糊,但此图生动再现了乐人播鼗的场景。画像中的乐人传达出的肃穆、优雅、神圣之感,这可能描绘的是播鼗乐人为宫廷宴饮、豪门宴会等场合演奏的场景。鼗在汉代成为一种单独演奏的乐器,或者说鼗图像成为能单独刻印在画像砖石上的乐器。这一画像,揭示了鼗的主要演奏状态中的一种,也证明了鼗在汉代人民音乐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鼗乐合奏

汉代乐队鼗乐合奏的组成人员中,播鼗者一般为一人,鼗的数量一般仅一个。目前所见的汉代画像砖石中的鼗,大多以鼗乐合奏的形象出现。对汉代画像砖石中的鼗乐合奏的形象的分析,成为鼗在汉代的形象研究的重要部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新通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图2),刻有一幅鼗乐合奏的图像。画面中共四名乐人,播鼗者位于图片左侧,相貌清晰。播鼗者身形纤细,居左跽坐(指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双手举高、右手播鼗,演奏状态活泼雀跃。汉代的鼗乐合奏中,鼗常常与建鼓相配,在鼓吹乐中使用。新通桥出土的这块汉代画像石中,展现了鼗在汉代的鼓吹乐中,与建鼓相配合时的经典形象。鼗除了与建鼓一同表演外,在鼗乐合奏时还会加入少量吹奏乐器,有时加入青铜乐器或弦乐器。鼗在汉代的盛行,使得汉代的器乐合奏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鼗戏

鼗戏,指的是汉代百戏表演时,以鼗作为杂耍道具,一边播鼗,一边杂技表演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鼗戏与鼗乐不同的是,鼗在杂耍者手中时,其形态不拘泥于竖直演奏的单一状态。鼗随表演者姿态的改变,灵活变换其演奏形态。河南省南阳市出土的鼗戏汉代画像石(图3),生动再现了汉代的百戏伎艺。画像中一共两人。图左女伎,身形娇小,着短衣长裤,表演“倒植”(倒立)或“逆行连倒”(以倒立的姿势连续向后反转)。右侧男伎,上身赤裸,大腹便便,前腿跨步,后腿半跪。男伎双手各持一鼗,播鼗时,其两只手臂向外扩展开来,手臂与地面呈平行的状态。画像砖石中所绘二人,播鼗男伎与倒植女伎相互配合、一胖一瘦,风格迥异,表现出诙谐幽默的汉代百戏表演场景。鼗在其中,不仅以它小巧灵动的形态,与百戏演员的夸张动作相映成趣,还起到了控制表演节奏,丰富观众音乐体验的作用。鼗在汉代,成为了百戏表演中,一种兼具观感与音响作用的实用道具。

三、鼗舞

汉代的鼗舞为两人以上的多人舞的模式,一般不超过五人。鼗舞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多位播鼗者的群舞,二是若干播鼗者与其他舞者共舞的群舞。鼗舞与鼗乐、鼗戏有着明显的区别。鼗乐中,播鼗者的姿态常为跽坐,偶为站立,身体处于静止状态,端庄肃穆。鼗舞中,播鼗舞者均是行动的状态,灵动活泼。鼗戏中,播鼗的百戏伎,一般仅有一位,与其他戏伎共舞,诙谐幽默。鼗舞中,播鼗的舞者一般一人以上,与其他舞者共舞,姿态婀娜优雅。山东省曲阜市梁公林村出土的鼗舞汉代画像石(图4),表现了两位播鼗舞者与其他舞者共舞的群舞的场景。这块汉代画像石中,共绘制十一人,其中播鼗者两人。图像的正中间一人,双手持鼗,曲膝起舞;图像的右下方一人,双手持鼗,曲膝起舞。从图像中,我们清晰可见,二位舞伎都是女性,身着宽袖长衣,发髻高梳,腰身纤细,体态轻盈。画像正中间的播鼗舞者,双手各持一鼗,与跳长巾舞的舞者相对起舞。鼗舞与长巾舞,二者一张一弛,配合默契。画像右下方的鼗舞者,与其他舞者有一定距离,独自起舞。这位播鼗舞者与正中间的播鼗舞者的不同之处是,独自起舞的播鼗舞者,其舞姿更加地舒展。不仅如此,独自起舞的播鼗舞者,其持鼗的形态与鼗戏中的播鼗者的持鼗形态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他们在使用鼗进行表演时,都不会使鼗拘泥于某一种单一的演奏形态。在鼗戏与鼗舞中,鼗会随着播鼗者的表演需要,改变其演奏形态。从梁公林村出土的这块汉代画像石所表现的鼗舞形象,可以看出,鼗舞与柔美大气的长巾舞相配,可以形成饱满的戏剧性乐舞画面。播鼗舞者加入丰富夸张的舞蹈动作后,还可在群舞中不与其他舞者相配,独自起舞。汉代的鼗在作为乐舞道具时,可随舞者舞蹈风格的不同,改变其器乐性格,如内敛、夸张等,凸显出了鼗作为一种乐器,与舞蹈艺术的高度契合。

四、鼗舞戏

汉代鼗舞戏是音乐、舞蹈、百戏三者同时演出的舞台表演方式,是乐、舞、戏三者高度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在鼗舞戏表演中,一定有鼗的参与,播鼗的人数,一般一至两人。鼗在鼗舞戏中的使用方式,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鼗作为鼗舞乐的表演中乐人手中的伴奏乐器,仅具有乐器的性质,不具有表演道具的性质;第二种,鼗作为鼗舞乐的表演中,舞者手中的道具,具有乐器的性质,还为舞者增添舞蹈的风格色彩,具有表演道具的性质;第三种,鼗作为鼗舞乐表演中,百戏伎手中的道具,用于控制节奏,具有乐器的性质,还为表演者增添了杂耍的夸张效果,具有表演道具的性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崔庄乡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图5),再现了汉代鼗舞戏表演的鲜活场景。此块汉代画像石中,共绘制八人,分左右两个部分。左边三人,从左至右分别为:长巾舞伎、播鼗“鋺瓶”百戏伎、“倒植”百戏伎。右边五人,从左至右分别为:鼓琴伎、播鼗吹箫伎、吹埙伎、播鼗吹箫伎、击钲伎。“鋺”为古代的凹形金属器皿,是金属制的碗。“鋺瓶”,指的是以鋺或瓶为道具的百戏表演动作。播鼗“鋺瓶”伎,头戴假面,上身赤裸,右手“鋺瓶”,左手播鼗。两名播鼗吹箫伎,头戴高帽,呈跽坐姿势,左手持箫,右手播鼗。这块汉代画像砖石上,共有三只鼗。此时的鼗不仅是百戏伎的表演道具,还是乐伎的乐器。鼗在百戏伎手中,为鼗舞戏的表演增添视觉艺术的效果。鼗在乐伎的手中,与乐队中的其他乐器相互配合,为舞蹈、百戏伴奏,控制表演的节奏,奏出美妙的音乐,使鼗舞戏这一综合艺术形式的表现得更加饱满。

鼗发展至汉代,与汉代以前的鼗相比,有了更加丰富的面貌。鼗在人民艺术生活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鼗不再仅作为乐器使用;其次,鼗不再仅用于雅乐场合。

从目前所见的汉代画像砖石中的鼗形象来看,鼗舞戏的形象的汉代画像砖石出土的数量较多。鼗舞戏的形象同鼗乐合奏的形象一样,占全部汉代画像砖石中的鼗形象的多数。鼗在汉代人民的艺术生活中,不再同以前一般,仅用于音乐生活中,还大量运用于鼗舞戏这样的综合艺术表演形式之中。鼗不再只握在乐伎的手中,停留于器樂演奏中,仅有乐器这一种性质。鼗还在舞伎、百戏伎的手中,使舞蹈、百戏更有风格色彩,增添了表演道具的性质。

汉代的社会阶级中,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均是鼗艺术的受众。鼗不仅用于雅乐场合,还用于俗乐场合。通过对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中鼗形象的分析可知,在鼗戏、鼗舞、鼗舞戏这三类形象中,播鼗者以及与播鼗者同台演出的舞伎、百戏伎,姿态夸张,着装世俗化。在鼗戏、鼗舞、鼗舞戏中,表演者动作诙谐,常出现袒胸露背的表演场景。正如《汉书·礼乐志》中所描述的:“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在“礼乐复兴”的汉代,这样的表演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以这样的形式表演的鼗,不可能出现在王公贵族高雅的宴会中,仅有可能出现在世俗娱乐的场景之中。发展至汉代,不仅在雅乐场合演奏,鼗还以鼗戏、鼗舞、鼗舞戏的方式,在世俗场合进行表演。鼗在汉代,是世俗场合的表演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鼗在汉代画像砖石中留下的种种痕迹,是研究鼗的必要参考资料,是历史遗留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

参考文献:

[1]高文.我国最早的弦鼗图像[J].四川文物,1998(13):32-33.

[2]高晋南.商周族氏铭文中的鼗鼓形态与鼗族[J].民俗研究,2018(1):72-77.

[3]周菁葆.丝绸之路上的鼗鼓与鸡娄鼓[J].乐器,2018(1):24-27.

[4]季伟.汉画鼗鼓舞形态变迁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4):37-41.

[5]季伟.汉画艺术中的鼗鼓舞形象[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5):7-19.

[6]郭学智.南阳汉画像中鼗鼓的图像学解读[J].民族艺术,2010(3):108-111.

[7]陈欣.论南阳汉画像的乐舞形态及音乐文化特征[J].黄钟,2008(3):46-53.

[8]郭学智.南阳汉画像中鼗鼓的图像学解读[J].民族艺术,2010(3):108-111.

[9]庄壮.敦煌壁画上的打击乐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4):15-22.

[10]郑延欣.南阳汉画中的乐器与乐队组合[J].许昌师专学报,2002(4):68-69.

[11]刘文荣.敦煌壁画中所见鼗鼓与鸡娄鼓兼奏图论考[J].音乐文化研究,2018(4):19-35.

[12]李幼馨.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中的音乐艺术[J].南都学坛,1992(4):14-19.

[13]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454.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