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瘀逍遥汤结合百会穴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2021-08-03王双会

光明中医 2021年14期
关键词:百会穴气滞血瘀

王双会

在临床上,脑梗死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且发病后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脑梗死后抑郁症是最为常见的[1]。一旦出现抑郁症,不但会对患者的精神、情绪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将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带来影响,最终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一般而言,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采用西药进行控制治疗,但是治疗结果并不是十分理想[2]。因此,为提高脑梗死后抑郁症治疗的效果,加强对其治疗方法的研究极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宜阳县中医院所接诊的28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予以逐瘀逍遥汤+百会穴针刺治疗,以探析该种治疗方案的临床运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宜阳县中医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接诊的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5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将上述患者均分成2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参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3.5±7.9)岁;病程3~14个月,平均(8.9±3.4)个月。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44.7±7.3)岁;病程为5~13个月,平均(8.8±3.2)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得到宜春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征得了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MRI、CT等检查,满足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中所制定的有关此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脑梗死,且中医辨证显示为气滞血瘀型;同时满足有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HAMA评分在18分及其以上。排除存在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者、精神障碍者、认知障碍者、服用过抗精神药物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等。

1.3 治疗方法入院后,所有患者皆予以常规治疗,即:脑保护、改善脑代谢、抗血小板凝集,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3]。在上述基础之上,参照组患者予以舍曲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141)治疗,口服,每天1次,一次50 mg。每个疗程2周,持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患者予以逐瘀逍遥汤+百会穴针刺治疗,其中,逐瘀逍遥汤主要成分为:白芍15 g,茯苓15 g,合欢花15 g,白术12 g,青皮12 g,当归12 g,桃仁10 g,枳实10 g,柴胡10 g,川芎10 g,红花10 g,莪术10 g,甘草6 g。以上药物取水煎煮、留汁,每天1剂,分2次服用。百会穴针刺具体操作:对百会穴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选用1.5寸毫针,采用平刺进针法,将毫针刺入0.5~0.8寸,得气后,再予以捻转平补平泻针法,留针0.5 h,留针期间,每隔5 min行针一次,针法同上。为避免拔针后出现出血症状,可在拔针后对百会穴进行按压,时间1~5 min。针刺时间:每天1次,每个疗程2周,持续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暂停2 d,随后再继续。

1.4 观察指标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加以评估;通常可将抑郁分成3个等级,即重度、中度及轻度,分值分别为24分以上、18~24分、7~17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加以检测与记录,主要检测指标包含: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HA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分别与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各炎性因子指标(IL-6、IL-8、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炎性因子指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炎性因子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例,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脑梗死后抑郁症属于“郁证”范围,此病一般是由于中风后情志不畅、郁结于心,肝气瘀滞、气机郁结,长此以往致使气滞血瘀;血瘀和气滞相互作用,最终造成疾病难以治愈[4]。故对于此病的治疗,应活血行气、疏肝解郁。对此,本研究提出采取逐瘀逍遥汤对患者加以治疗,该方中的白芍可起到养血柔肝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宁心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指出:此药具有镇静、催眠、抗衰老等作用[5]。合欢花具有解郁安神的功效。白术可发挥健脾益气的作用。青皮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当归可起到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中所包含的阿魏酸钠,存在较为明显的抗抑郁功效[6]。桃仁有活血祛瘀的功效。枳实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作用,现代药理指出枳实在抗抑郁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现代病理研究显示:该药物具有镇痛、镇静及安定的作用。川芎具备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红花具有祛瘀止痛的作用。莪术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指出:白术、桃仁、川芎、红花、莪术等药物在抗血小板凝集、优化微循环、改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7]。甘草可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可达到解郁安神、健脾益气及活血化瘀的效果。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具体位置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处;对该穴位予以针刺治疗,可起到开窍醒脑、回阳固脱的作用,在缓解患者抑郁方面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对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采取逐瘀逍遥汤与百会穴针刺联合治疗,可获得比较好的疗效。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参照组治疗后的HAM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观察组患者所用治疗方法,在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IL-8、TNF-α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治疗后,这表明观察组所用治疗方案,能明显降低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而炎性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和抑郁症的出现有较大关系。炎性因子可作用在人体大脑,致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出现可塑性变化、神经内分泌障碍[8]。其中,炎性因子能够降低脑部5-HT水平,并促使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发挥其作用,最终诱发抑郁症。而上述2种因子水平的下降,则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其抑郁症状。

综上所述,对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并抑郁症患者采用逐瘀逍遥汤与百会穴针刺联合治疗,疗效理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百会穴气滞血瘀
话说血瘀证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一穴解决“路怒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